(共31张PPT)
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习目标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知道其形成的历程。
掌握近代国际关系的跨度与大致演进脉络,了解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状况。
理解影响国际法的主要因素,分析国际法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01
02
03
目录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思考:中世纪的西欧,存在民族国家么?
何谓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其成员效忠对象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
材料: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12
材料: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中世纪的西欧
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制表现在:
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
一方面:政治上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的领主庄园制使中世纪的西欧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另一方面:思想领域基督教会统治意识形态乃至社会领域,形成一个统一体——基督教世界,这种普世的基督教世界掩盖了民族特性。
12
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李堃)
1455年至1485年,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两个分支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和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之间发生内战,在这场战争中,两大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如恩格斯所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
蔷薇之战
中世纪的城市
1.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贵族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城市的发展,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
(一)民族国家的早期阶段---专制王权国家形成
1、背景
12
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掀起了反罗马教会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
1、"因信称义"。
2、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3、简化宗教仪式。
4、王权高于教权。
5、建立本民族教会。
教会权威大大下降,基督教世界分裂,世俗王权乘势而起。
1、背景
(3)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12
英王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议会的支持下,他宣布脱离教皇管辖。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建立民族教会——英国国教。至此,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王权与教权合一,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英王亨利八世
法王路易十四
朕即国家
严厉镇压反叛贵族;建造凡尔赛宫,把各地大贵族宣召进宫,侍奉王室。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整顿军备,扩充兵源,把各省军队的调度权控制在中央手里;要求全体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推行重商主义。
2、表现
15—18世纪,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王权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朕即国家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朕乃君主,故可以为所欲为。
——(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
国王之于人民,雨水之于大地。
—— 西班牙格言
3、特点
国王往往就是国家,国家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腓特烈三世(1439-1493)(奥地利大公,斯蒂利亚公爵,卡林提亚公爵,卡尼奥拉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阿尔伯特一世的曾孙,卡林提亚和卡尼奥拉公爵欧内斯特之子,阿尔伯特二世的堂弟)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452年,在罗马接受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帝,是德意志最后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12
材料: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向王权倾向着它们一样。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思考:强大的王权在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王权不断加强
结束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是新兴城市(经济)的保护者
有利于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是早期民族国家的象征和情感纽带
(二)民族国家建立
1、背景
材料一 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建立,封建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法语作为民族语言被推广。从13世纪开始,对法语的赞美之词便不绝于书,例如: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最为甜美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丽、最雅致、最高贵的语言等等。到了15世纪中叶,法语逐渐从北方到南部被广为使用。
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
统一市场的形成与民族语言的隐性作用
13世纪
16世纪
英语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6世纪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1217年版《大宪章》(局部)
原文为拉丁文
(二)民族国家建立
1、背景
材料二 “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 ——陈文海《法国史》
材料三 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Nation)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着它们一样。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增强
王权的扩张与政治统一的加强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二)民族国家建立
2、标志
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
1795年7月14日法国督政府宣布定此曲为国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过的三部共和国宪法皆定马赛曲为共和国国歌。
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节,直至今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在法国,每年国庆节的阅兵式是庆典活动的重头戏。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二)民族国家建立
3、特征
(1)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2)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价值、历史、文化、语言或体制。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法的特征
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
——王铁崖《国际法》
适用主体是国家
它是各国通过协议共同制定的
具有一定约束力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自大航海时代起,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随着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是政府间的往来还是民间的跨境贸易往来,以及对跨境流动的自然人的管理,都开始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
——谢浩然《再论国际法的起源和发展》
:1530年以后,欧洲进人所谓“宗教战争”时代。这种以军政革命为诱因而爆发的战争成为早期近代欧洲国际政治的核心,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
——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
思考:国际法形成的背景?
世界需要秩序,时代呼唤理性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关系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过程
1625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荷兰人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奠定国际法的基础——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2
国际法的缘起及演变
1648
第一次以条约形式确定了国家主权与主权平等原则,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但这个体系不具有全球性;国际法初步形成。
1815
17世纪
建立维也纳体系,即建立起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外交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12
国际法的缘起及演变
外交——通过对话与谈判来解决国家分歧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外交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全面认识维也纳体系
背景 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
会议 1815年6月9日,由英、俄、奥、普、葡、法、瑞典七国签署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特点 ①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②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
③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的统治秩序,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④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⑤保持德意分裂
评价 它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新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和平与协调。“补偿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维也纳会议成了一个分赃的会议,使维也纳体系表现出鲜明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在“补偿原则”之下,维也纳会议的主宰者们按照大国的意图任意修改欧洲国家的疆界,划分新的欧洲政治版图,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利益,埋下了国家冲突的祸胎,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一战。
瓦解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评价:
(1)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禁闭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会议,以便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式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或卖出,被分割或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
——恩格斯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一战破坏
新的阶段
战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联盟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总部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 ,解散于1946年4月。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处于高峰时期,曾拥有58个成员国。
评价: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又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12
国际法的缘起及演变
国联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 和平与安全。”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
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二战破坏
战后发展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使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院
各类国际组织
国际法领域扩大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12
国际法的缘起及演变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作用的异同
同
异
①两者都宣称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②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有助于国际法实施范围的扩大。
③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干扰了国际法的实施。
①国联强调“全体一致”原则,不利于国际法的实施;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
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因此,联合国对国际法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具有更大作用。
③联合国较之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作用突出,更能推动国际法的发展。
12
国际法基本原则为各国接受,民族自决、互不干涉内政等载入国际文件
国际法的缘起及演变
国际法主体大大增加
1
国际法内容不断充实
2
国国际法形成较完整体系
3
随着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国际法也与时俱进
过去适用少数欧洲国家到联合国成员国都是国际法主体
过去主要涉及战争、和平到国际人权、外层空间、跨国犯罪等各领域
国国际法国家本位观淡化
4
各行为主体把关系全人类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等共同利益置于首要地位
12
国际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野战医院和军医院应被承认是中立的。只要这类医院内有任何病员或伤员,它们就应受到交战各方的保护和尊重 。
——《红十字公约》
材料: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 、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间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中维持正义并恪遵条约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
▲阅读上述材料,探讨国际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将国家间权利与义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由各国予以遵守,有利于防止战争与冲突,保障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促进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联合国安理会( )
A.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B.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D
B
2.一位当代中国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成立后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主要指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 )
A.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遏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