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2 文言文二则
孙老师
新课导入
伯牙鼓琴
新课导入
俞伯牙
锺子期
你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吗?
学习目标
1.读准“哉”“巍”“弦”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故事中人物前后情感的巨大变化。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5.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zhōnɡ
zāi
wēi
shānɡ
xián
字词识记
shǎo
wèi
锺子期 善哉 巍峨 少选
汤汤 琴弦 复为鼓琴者
部首:
结构:半包围
组词:怪哉
呜呼哀哉
笔顺:
zāi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巍峨
巍然
笔顺:
wēi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弓弦
琴弦
笔顺:
xián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
/
/
/
/
/
/
/
/
/
/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整体感知
句意: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弹。
再读课文,读懂课文,复述故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心志,情志。
◎好啊。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
岳泰山。
善哉
◎像。
句意: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高大的样子。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一会儿,不久。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汤汤
句意: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句意: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课文品读
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琴声
心声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徐徐乎若清风
皑皑乎若白雪
皎皎乎若明月
展开想象,说一说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
些景物。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悲痛欲绝
深情厚谊
阅读课本第100页“资料袋”的内容,交流体会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孤独与决绝。
不再以琴师为业
不再碰心爱的琴
对友谊的珍视
破琴绝弦意味着
破琴绝弦体现了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此为畏友也;
缓急可共,危机可托,此为密友也;
言辞如饴,游戏相承,此为昵友也;
利益相攘,危机相倾,此为贼友也。
中国古代交友的传统价值观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深情厚谊)
巍巍乎若太山
子期死,破琴绝弦(知音难觅)
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
子期
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通过讲述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课文主题
书 戴嵩画牛
/
书:书写。
书戴嵩画牛:书写戴嵩画牛的故事。
戴嵩 蜀中 以百数 玉轴 锦囊 曝晒 拊掌 尾搐 荒谬 矣 奴婢
sōnɡ
shǔ
zhóu
pù
fǔ
chù
miù
nú
bì
jǐn
yǐ
字词识记
shǔ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轴线
轴承
笔顺:
zhóu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锦标
锦旗
笔顺:
jǐn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曝露
曝晒
笔顺:
pù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由来久矣
悔之晚矣
笔顺:
yǐ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用“/”画出长句子的停顿,多读两遍。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和不恰当的停顿。
整体感知
蜀中 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 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shǔ
chǔ
hào
shǔ
jǐn
/
/
/
一日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 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 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pù
fǔ
chù
miù
yǐ
nú
bì
/
/
/
/
/
/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课文的意思;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和同桌讨论。
课文品读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哪一幅图是两牛打斗“尾搐入两股间”?
第一幅图牛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第二幅图牛尾巴翘起来摆动。
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吗?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耕
织
奴
婢
耕田种地
纺纱织布
耕田种地的农民。
纺纱织布的女佣。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请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意思。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想象趣读,走入情境
自由朗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杜处士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牧童的语句,说说他们对待“戴嵩画牛”不同的表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表现的地方?
描写杜处士的语句。
同学们觉得杜处士会在哪些时候带着戴嵩画的《斗牛图》?请你想象一下他的举止,试着说一说。
杜处士真是爱《斗牛图》呀!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做客的时候,游玩的时候……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想象画面,体验牧童的天真可爱。
描写牧童的语句。
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的?试着演一演。
小牧童,你拊掌大笑,是为何故?
1.面对牧童拊掌大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
杜处士会怎样笑、怎样说呢?
2.试着说一说杜处士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人物,我们读文章就要善于捕捉同一个词语表达的不同情感,体会汉字神奇的表现力。
书戴嵩画牛
笑而然之
拊掌大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迷信权威,认真观察事物,要向内行人请教
指出画中错误
牧童
杜处士
尤所爱
戴嵩画作《牛》
结论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讲述了牧童指出戴嵩的画中的错误的故事,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
课文主题
一、给加色字注音。
伯牙鼓琴 ( )
善哉 ( )
汤汤乎若流水 ( )
尾搐入两股之间 ( )
锦囊玉轴 ( )
zāi
qín
shānɡ
chù
zhóu
课堂练习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鼓:________ 若:________
2.今乃掉尾而斗。
乃:________ 掉:________
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
弹
好像
现在
摆动,摇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翻译句子。
·
·
·
·
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