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
3、菜园里
楼娜飞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
邮编:311200 联系电话:83083971
教材简介:
《菜园里》是人教版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第三课,课的内容较简单,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九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征,而且语言形象生动,琅琅上口。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蔬菜名称和6个生字,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实物使学生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3、能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认识蔬菜名称和6个生字,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 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蔬菜实物。
2、 多媒体课件。
3、 生活中的各种蔬菜名称设计成“菜园”图。(见付表)
4、 课前去观察蔬菜,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美术课上画各种蔬菜。
教学流程:
1、 情境引入,学习生字“菜、园”。
1、(教室周围摆上各种蔬菜,并贴上标签,布置成菜园)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些很特殊的朋友,它们是——(生观察后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是——(蔬菜),(课件出示生字“菜”)你认识这个字吗?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跟妈妈去超市买青菜,妈妈告诉我这是“菜”字,我就认识了。
我从课外书上看到过。 ……)
2、蔬菜朋友生长在哪里呢?(菜园里)
3、(课件出示生字“园”)这个字你认识吗?你在哪儿见过?
(生:我在公园里见过。
“幼儿园”的“园”就是这个字。
我妹妹的名字中有这个字。
……)
4、(课件出示课题“菜园里”)齐读课题,注意“里”的轻声要读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通过回忆生活和已有的经验自己学会生字,他们很有成就感。)
2、 创设情境说话。
1、与蔬菜交朋友。
师:咱们的“菜园里”有那么多可爱的蔬菜宝宝,你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不过,要和他们交朋友啊是有条件的,你等会儿离开座位找到自己喜欢的蔬菜后,必须看清他的名字,叫准他的读音,并说说他的模样,这样你就可以把你的蔬菜朋友和他的名片一起带回来了。(配乐《找朋友》)
(学生活动:他们纷纷离开座位,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摸一摸,捏一捏,再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并饶有兴致地说着他们的模样。)
(教师活动:在教室四周轻轻地走着,观察每位学生,分享着学生的收获和快乐,并给予个别学生及时的帮助。)
2、交流说话。
(1)师:我也跟蔬菜交上了好朋友,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师拿着实物介绍——我跟辣椒交上了好朋友,他的嘴巴尖尖的。)
(2)你也想把你的蔬菜朋友介绍给我们认识吗?
(学生活动:拿着自己的蔬菜朋友上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蔬菜朋友。如:我跟茄子交上了朋友,它长得长长的,柄上有小刺,穿着一身紫衣服。
我的蔬菜朋友是黄瓜,它全身绿绿的,身上还有许多小疙瘩。捏起来软软的,也许是烂了吧。
……
介绍完后,其他同学给以真诚的评价。)
(教师活动:适时点评学生的介绍,特别是对那些有创意的发言及时加以表扬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评价同学的发言。
如:(请鼓掌的学生)你为什么鼓掌?
是啊!**不但介绍了蔬菜的形状,还用这么好的方法介绍了它的颜色,真不错!
你们真会观察,蔬菜一定很喜欢你们。
……
从而让学生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的蔬菜朋友。)
(3)找自己最好的学习伙伴或老师介绍你的蔬菜朋友。
(学生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或老师,骄傲地介绍自己的蔬菜朋友。)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课堂,似乎就失去了他们需要的“自由”。在这种状态下,教师适当地转移学生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让他们可以自由走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交朋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蔬菜朋友,用自己独特的观点评价同学。这样,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表现自己想表现的,这就给学生一种“心理自由”。)
3、 读儿歌,学字词。
1、学儿歌。
师:这些蔬菜宝宝都跟我们交上了朋友,它们高兴极了,排起了队伍,组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你们听(课件出示儿歌,配上朗读。)
你也想读吗?那就赶紧打开书本95页,仔细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请学生评议,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评价时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对别人的不足之处要善于委婉地提出。)→同桌互读检查→齐读
2、认读蔬菜名称。(儿歌中的六种蔬菜)
师:这首儿歌里藏了很多的蔬菜宝宝,让我们把他们叫出来吧。
(指名分别读蔬菜名,读好了,课件中跳出相应的蔬菜图片。)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读得准确,读得响亮,读得亲切,如:
——对读得不够响亮的,师引导:哎呀,辣椒好象没听见,怎么办?
——对读得不够准的,师引导:你在叫谁呀?
——对读得不够亲切的,师引导:西红柿不太喜欢你这样叫他,想想看该怎么叫,再叫他一次好吗?
……
3、认读白菜、卷心菜、西红柿。(儿歌中没有出现的蔬菜名称)
师:还有三种蔬菜宝宝听说我们这里那么热闹,也赶来了,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白菜、卷心菜、西红柿,注上音节)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学生活动:争着跟蔬菜打招呼。)
如:白菜,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卷心菜,欢迎你到我们家去做客!
西红柿,你长得真漂亮,我很喜欢你!
……
(教师活动:告诉学生要一个一个来,否则蔬菜宝宝听不清楚;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引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礼貌地打招呼。)
(设计意图:通过叫蔬菜宝宝和跟蔬菜宝宝打招呼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蔬菜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这些蔬菜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从而兴致勃勃地去认识他们。这一过程更渗透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4、巩固蔬菜名称。(去掉音节认读)
师:这些蔬菜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跑到信封里去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生打开信封,拿出生字,自由认读(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组同学或离开座位请教自己信任的同学或老师→小组合作认读
检查:(1)师拿起一种蔬菜实物,生赶快找到他的词卡,举起来,并大声读出。
(2)(课件出示各种标上序号的蔬菜名称)师说序号,生说出相应的词。
5、学习生字。(上述蔬菜名称中出现的生字)
师:生字娃娃有点胆心,怕咱们过会儿就不认识他们了,那就让我们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住他们?
生自己想办法记生字→交流记字方法,教师适当予以引导点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再记记生字
(设计意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记生字,这样还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更乐于接受,学得也更快。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
6、写生字“心”。
师:咱们跟蔬菜交了好朋友,我们送点什么礼物给他们呢?我有个提议,咱们写一个漂亮的字送给他们,怎么样?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心”)
(1) 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点不同的方向、位置及高低。
(2) 认识新笔画“卧钩”。启发学生形象记一记: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
(3) 老师也很想写一写,谁愿意教我。生说笔画位置,师范写。写“卧钩”时,注意讲清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
(4) 生独立书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用实物投影,评议学生的书写。(教师引导学生真诚地、准确地评价同学。)
(设计意图:老师请学生教写字,充分展示了课堂的民主、师生的平等。)
7、齐读回顾全文。
师:咱们认识了那么多蔬菜朋友,真是大丰收了,让我们再去菜园里看看他们好吗?(课件出示课文,齐读课文)
四、扩展活动。
1、师:我听说美术课大家也画了许多蔬菜朋友,今天也带来了,你带来了谁,给我们介绍一下。(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上台介绍,请3-4名学生拿上自己的画介绍。)
2、师:大家都想介绍,那咱们办个蔬菜展示会吧,把你带来的蔬菜送进“菜园里”,然后,你再去认识认识新的蔬菜朋友。(配轻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特别兴奋,把自己带来的蔬菜画先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即把蔬菜送进“菜园里”,然后迫不及待地去认识更多的蔬菜朋友,读读这张,看看那幅。)
(教师活动:教师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对有困难的同学及时给以帮助。)
3、咱们又认识了那么多新的蔬菜朋友,老师把他们都请进了“菜园里”(见付表),你认识的就在它的后面打“√”。
(学生活动:仔细认“菜园里”的蔬菜名称,认识的就打上“√”。)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自由认字的情况。)
4、交流。指名上台认蔬菜名。
5、 给认识菜名较多的同学给予奖励。
6、 这节课我们收获可真大,交了那么多蔬菜朋友,有兴趣的小朋友也可学着书上那样去写一写,蔬菜朋友一定会更高兴的。
(设计意图:这样把语文课和美术课进行整合,既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创设了一条开放的识字之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其余8个生字,会写生字“卜、又、风”,认识新笔画“横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学习过程:
一、复习蔬菜名。
1、开火车读蔬菜词卡。
2、课后练习:画画连连。
(1)独立画画连线。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这样连?
(3)展示作业。
介绍跟蔬菜有关的有趣的事情。
二、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讨论练习:用什么形式方法来练习朗读。
2、小组展示。评奖。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出其余8个要学会的生字,自己想想识记方法。
2、交流记字方法。
3、做摘西红柿的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复习“又、卜、风”,练习扩词说句。
2、学习笔画“横撇”、偏旁“几”。
3、观察田字格,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4、练习书写。
5、评议书写。
五、扩展练习。
从“我会读”这道题中,随意选词说话。
教学反思:
1、开放式的教学,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观。
这堂课把蔬菜摆进教室,让学生摸摸、看看,并以朋友的身份介绍它的样子、形状。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介绍得各具特色。这样不但充分挖掘了课堂教学资源,又沟通课堂内外,联系生活,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再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菜、园”时,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2、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们。
例如:学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蔬菜并认识词语,还可选择自己学习的伙伴,甚至可以选择老师作为自己合作的对象。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摸摸,去看看,去感受,并自己学习卡片上的词语。孩子们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整堂课下来,可以看出孩子们始终学得那么自由,那么开心。
3、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可以说,这堂课把这一点贯穿始终。小组内学习,找伙伴学习,师生共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轻松而有趣。可以说,整个过程学生是在合作的快乐中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4、师生角色的转变,紧紧扣住了课改的教学理念。
在这一堂课里,老师不再是传教者,而仅仅是一个组织者,更是一个参与者。有时教师成了学生,有时学生又成了教师,有时教师和学生成了学习伙伴。课堂氛围是那么宽松,那么自然。
当然,本堂课也有待于商讨的地方,比如:
1、学生读儿歌的时间稍少了一点?以读为本嘛。
2、在活跃的学习气氛里,是否会有“漏网之鱼”在另寻清闲,没融入到这个氛围中去?教师要及时地关注他们。
菜园里
葫芦( ) 萝卜( )
白菜( ) 藕 ( )
辣椒( ) 芹菜( )
洋葱( ) 大蒜( )
茄子( ) 蒜苗( )
黄瓜( ) 冬瓜( )
苦瓜( ) 扁豆( )
韭菜( ) 莴笋( )
南瓜( ) 豆角( )
花菜( ) 卷心菜( )
西红柿( ) 西蓝花( )
豌豆( ) 毛豆( )
香菜( ) 丝瓜( )
榨菜( ) 茭白( )
青菜( ) 马铃薯( )
共认识( )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