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29 15: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 科技改变生活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未来农业的主要特点是( )。
A.靠天吃饭 B.智能调控 C.人工选种
2.下列建筑不是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是( )。
A.隧道 B.水泥砖 C.大厦
3.最早的文字是( )。
A.楷书 B.甲骨文 C.行书
4.让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是( )。
A.互联网 B.电视 C.电子产品
5.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关于他发明电灯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人类的照明方式 B.改变了人类的作息时间 C.提高了人眼近视的比例
6.电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是装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
A.电暖气 B.电风扇 C.电灯
7.在摊位视频介绍区,小明学习了车轮的历史,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技术工具不会因人们需求而不断改进
B.有辐条的车轮还是不牢固,当时技术没在进步
C.工具技术的改进,可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8.未来农业的主要特点是( )。
A.使用畜力牵引 B.人力劳动代替机械作业靠天吃 C.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9.最直接会蓄积大量农药的动物是( )。
A.鸟类 B.蚯蛚 C.田鼠
10.家用电器中,装有电动机的是( )。
A.电灯 B.电风扇 C.电话
11.“院中桃花始盛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绿树碧檐相掩映,好似仙境天上来。”可以看出该建筑物( )。
A.能耗较大 B.节约土地 C.与环境相融合
12.日常生活用品一般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中的( )。
A.好奇心 B.需求 C.攀比
二、填空题
13.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是法国人 。
14.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 ,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 ,从而最终把人与 分开。
15.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社会从 时代进入 时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 产生磁,利用 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 的方向。
16.营养液栽培也叫 ,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 浇灌的栽培方法。
17.沥青是用来铺设道路的一种重要材料,因为沥青经高温加热后会 ,铺设在道路上一段时间后又会 ,使路面快速硬化。
三、判断题
18.如果电池电量不足,那么电动机会不转或者转动较慢。( )
19.经常耕种的土地比不经常使用的土地更肥沃。( )
20.家电中都有电动机。( )
21.房屋里的钢筋起美观作用。( )
22.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区别是有没有混凝土。( )
23.电动机把动能转变为电能,而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变为动能。( )
四、连线题
24.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伽利略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天宫1号
改良蒸汽机 约瑟夫莫尼尔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万户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 东方红1号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瓦特
五、简答题
25.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科技发明,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请列举出五个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
26.简述在现代工业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
27.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什么不同?
28.以甜椒种植为例,说说人工干预的利与弊。
(1)人工干预的利 。
(2)人工干预的弊 。
六、实验题
29.小明同学在做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实验过程:①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 。
②把铁丝弯成能放进塑料盒的形备用。
③将各占三分之一的石子、沙、石膏粉倒入杯中,加水搅拌成混合物。
④在一个盒内倒满混合物,在另一个盒内倒入一半混合物,放入两根做好的铁丝,再倒满混合物。
⑤用小棒将两个塑料盒内的糊状物抹平,放置一天。
⑥轻轻倒扣塑料盒,取出其中的长方形硬块做承重对比实验。
(2)实验现象: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的重物,由此说明加入铁丝的钢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比普通混凝土 (填“强”或“弱”)。
(3)在这个实验中,铁丝在中间起到 的作用。
(4)目前在我国,钢筋混凝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可用于 、 。(举两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C B C C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C B
1.B
【详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农业作为最古老的传统产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靠天吃饭、畜力牵引、人工选种都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智能调控是未来农业的主要特点。
2.B
【详解】混凝土指的是用黄沙、石子和水泥按比例加水调配而成的混合料,将其浇筑成一定的形状;而钢筋混凝土是指先用钢筋扎成一定的框架,再在框架内外浇筑混凝土,钢筋的框架在其中起增加强度的作用。钢筋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抗压抗拉性能更强,所以在建造隧道、高层建筑时,应首选钢筋混凝土。B水泥砖不是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3.B
【详解】最早出现的是甲骨文(泥板模拟),其次是竹简,最后出现的是纸。做书材料的变化,使装订、印刷、携带等方面越来越便利。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
4.A
【详解】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全球各地的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相互联系和交流,因此被认为是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电视和电子产品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但其作用和影响力相对互联网来说要小一些。
故选:A
5.C
【详解】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改变了人类的照明方式,改变了人类的作息时间,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不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意义。
6.B
【详解】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电风扇是装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电暖器和电灯是没有装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
7.C
【详解】A.技术工具不会因人们需求而不断改进,错误;技术工具会因人们需求而不断改进;
B.有辐条的车轮还是不牢固,当时技术没在进步,错误;有辐条的车轮还是不牢固,但是车轮加了辐条也表示技术在进步;
C.工具技术的改进,可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正确。
8.C
【详解】未来的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无土农业、无污染农业,人们不必再为旱涝风雹等灾害担忧。未来的农业将是: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将不再使用畜力牵引,人力劳动代替机械作业靠天吃。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
9.B
【详解】一些农药品种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一些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蚯蚓毒性很大,而且在蚯蚓体内有蓄积作用,蚯蚓又是鸟类的食物来源之一,由此在土壤生物与陆生生物之间起着传递农药的桥梁作用,所以短文中最直接会蓄积大量农药的动物是蚯蚓。
10.B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风扇用到了电动机。电灯和电话中不包含电动机。所以B选项正确。
11.C
【详解】建筑物的美不仅表现在自身的造型、色彩上,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根据对建筑物美的体现, 诗中表现了“绿树碧檐相掩映”,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统一,如同“仙境”,体现了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
12.B
【详解】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钢铁、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纸等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日常生活用品一般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中的需求。
13.约瑟夫·莫尼尔
【详解】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是法国人约瑟夫·莫尼尔。他用细小的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里外两面都涂抹上水泥砂浆,干燥后,花盆就结实了。
14. 科技发明 恩格斯 自然力 动物
【详解】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科技发明,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地改变,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带给人们便利、快捷和舒适。例如爱迪生在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当时他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了40小时。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
15. 蒸汽 电气 电 磁 电流
【详解】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16. 无土栽培 营养液
【详解】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特点:①用非土壤基质或者容器固定植株 ②用营养液浇灌。无土栽培能够在沙漠、戈壁滩、海岛等无土地区种植作物,具有省工、省水、实现作物早熟、高产、避免土壤病虫害传播、无污染等特点。
17. 熔化 凝固
【详解】用于铺筑道路的沥青,以适当性质的原油经常减压蒸馏获得。沥青经高温加热后会熔化,铺设在道路上一段时间后又会凝固,使路面快速硬化。
18.√
【详解】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如果电池电量不足,那么电动机会不转或者转动较慢。题干正确。
19.×
【详解】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所有的植物都要从土壤中吸取矿物养分。随着作物的收获,土壤会因矿物营养越来越少而变得贫瘠。他建议通过施撒矿物肥料来给土壤补充养分,这就是人造肥料。人造肥料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养活了更多的人。经常耕种的土地比不经常使用的土地更加贫瘠。
20.×
【详解】能量是可以转化的,在转化过程中所利用的设备我们称作能量转化装置。电动机也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而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很多家用电器都运用电动机提供动力来工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电中都有电动机,比如电饭煲。
21.×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钢筋是人们生活在常见的建筑材料,房屋里的钢筋起支持作用。
22.×
【详解】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区别是有无钢筋。加入钢筋后,建筑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显著增强。
23.×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发电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明朝万户是最早为飞天梦而献身的人,他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名字叫:东方红1号卫星。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开启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天宫一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是法国人约瑟夫 莫尼尔。他用细小的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里外两面都涂抹上水泥砂浆,干燥后,花盆就结实了,这就是第一个钢筋混凝土产品。世界上制作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他是观察月球的第一个人。
25.候风地动仪、飞机、汉字激光照排、听诊器、电灯、天文望远镜。
【详解】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机械地震仪.该地震仪能在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王选院士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就是激光照排在中国的应用技术,王选团队研制出激光照排技术,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法国名医林奈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他发明了听诊器。爱迪生在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的第一盏电灯,当时他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了40小时。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26. ①冰箱压缩机里有电机,洗衣机靠电动机洗衣服;②油烟机里的风机靠电机带动
【详解】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冰箱压缩机里有电机,洗衣机靠电动机洗衣服,油烟机里的风机靠电机带动,电动车靠电机驱动。小孩玩具里面能动的大部分有电机等。
27.现代农业:基因育种、立体栽培、无土栽培、化肥、滴灌、营养液、温湿光肥水,智能调控。
传统农业:手动选种、土壤、垄耕、传统绿肥、动物肥料、淤泥、看天吃饭。
【详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原始农业是以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手动选种、土壤、垄耕、传统绿肥、动物肥料、淤泥、看天吃饭。现代农业则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手动选种、土壤、垄耕、传统绿肥、动物肥料、淤泥、看天吃饭。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
28. 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甜椒产量,有利于抗病抗虫。 人工干预种植的甜椒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传的变异,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分析】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科学家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瘦肉型猪;太空椒。
【详解】人工干预是指利用人工变异培育优良品种,以甜椒种植为例,采用人工干预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甜椒产量,有利于抗病抗虫等,弊端就是人工干预种植的甜椒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传的变异,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等,所以说,人工干预有利有弊。
29. 食用油 强 抗拉 建高楼 修桥梁
【详解】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1)做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承重对比实验,实验中只改变混凝土中是否有钢筋,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塑料盒在塑料盒内壁抹上食用油即可。
(2)实验现象: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硬块,其中放入铁丝的能承受更多的重物,由此说明加入铁丝的钢筋混解土的承重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强。
(3)钢筋抗拉能力强,混凝土抗压能力强,因此,在这个实验中,铁丝在中间起到抗拉的作用。
(4)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是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对于提高房屋整体质量,增强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极广。例如,建高楼、修桥梁等高大建筑都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结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