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课件(共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课件(共7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30 22: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Regional integrity and relevance
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既利于行人避雨,又能遮阳。
风雨桥又称华桥、福桥,流行于南方部分地区,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降水少的地区,屋面多为平顶或平缓的一面坡,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多土质,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如撒哈拉地区。
陕西八大怪“房子半边盖”
乡间房子半边盖,
省工省钱省木材,
遮风避雨又御寒,
肥水不流外人田。
因纽特人建的冰屋有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且进入冰屋还有一条长长的通道,入口处挂着厚厚的兽皮,减少冷空气的进入。靠点海豹油灯和在石盆中燃海豹油篝火取暖,是因纽特人冬季采暖的主要方法。冰屋没有窗子,且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很好地隔热,屋里的热量不易散失。在建冰屋时,因纽特人充分考虑了气体对流的特点,冰屋内产生的暖空气向上聚集,不仅屋内的热量不易散失,而且屋内因冷热空气对流而暖和起来。其次,冰屋内壁光亮的冰壳能够把辐射出去的热能反射回来,有效阻止屋内的热量向外扩散,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的均衡性。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标呈现】
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要素组成,理解区域的整体性特点。
2.结合实例,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
3.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标解读】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区域的差异性,学会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综合思维】举例说明区域的组成要素,理解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把握区域的环境特征,理解区域的整体性。
【地理实践力】结合自己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分析自己家乡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因地制宜。
【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要素的流动实例,掌握区域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景观
Fish culture in paddy fields in Qingti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
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景观
Fish culture in paddy fields in Qingti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
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青田县与外界的人口迁移、区际贸易、文化交流等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有机食物,鱼则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等功能,鱼粪为水稻提供肥料,稻谷为鱼类遮阳,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
Contents
目录
区域整体性
01
区域差异与
区域关联性
02
因地制宜与
区域发展
03
Regional integrity
区域整体性
区域整体性
Regional integrity
01
生物
思考:图中可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
除了图中的要素,区域要素还包括哪些呢?
岩石
地貌
水文
区域整体性
区域要素
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思考:
区域地理各要素有什么关系?区域的整体性怎么形成?
村落中的房屋没有固定的朝向,主要是因为村民信奉五行,房屋主人按照个人生辰和周边自然环境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选择房屋的朝向。2012年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韩国的河回村位于洛东江一处曲流的凸岸,背倚青山,面向河流。
韩国河回村
Hehui village, Korea
韩国河回村
Hehui village, Korea
图中可以看到那些区域要素
河回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哪些区域要素有关
图中可以看到地形、水文等自然
地理要素,也反映了村落等人文地理要素。
主要与河回村保留的村落,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有关;另外,河回村分布在河流的凸岸,顺应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区域整体性的体现
The embodiment of regional integrity
02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
捕鱼
采矿
风能发电
区域整体性的体现
The embodiment of regional integrity
02
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禁捕。
亚马孙河流域
区域内各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水文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我国西北地区
区域内各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发展。
深居内陆
干旱
大陆性
气候
水文
河流欠发育
植被
稀疏
土壤
贫瘠
地貌
戈壁、沙漠为主
课堂探究
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说明区域整体性的形成
不利交通
多 高 山
多 冰 川
多大河源头
“高”“寒”
气温低、无霜期短
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日温差大
高寒草原耐寒牲畜
适宜温凉作物生长
高寒牧业
河谷低地农业区、居民区
小结
区域整体性
区域要素
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经济等。
表现: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区域整体性的体现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
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区域内各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发展。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反馈练习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反馈练习
4. 海南岛的地形对河流、交通、城市分布等有何影响?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反馈练习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海运条件好,所以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交通线也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
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特征。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regional relevance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你能说出这三幅图是在我国什么地区拍摄的吗?
区域差异的表现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01
地理位置差异
自然条件差异
区域差异的表现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0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北方“滚”的元宵,南方“包”的汤圆
文化习俗差异
为什么四川外出务工人员会选择广东省和江浙一带呢?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这些地方有着十分直接的理由,因为这里“有钱”,就业的机会很多。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Association
02
辣子鸡
钟水饺
鱼香肉丝
酸菜老鸭汤
为什么四川美食包含了酸、甜、辣、咸各地的口味?
为什么四川人既能做北方面食,还能煲广东汤煲?
辣子鸡
钟水饺
鱼香肉丝
酸菜老鸭汤
川菜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多元化特色,这是四川地区原住民与外来移民共同创造的成果。历史上多次移民对川菜调味料及调味特色形成的影响,人口迁移不仅丰富了川菜的调味料品种,而且强化了川菜的调味传统,促进了川菜调味特色的最终定型,使川菜呈现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格局。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Association
02
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小结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差异
自然要素差异
人文要素差异
区域间的流动
区域关联
区域关联的影响
改变
影响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发展方向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 该图主要反映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关联性
2. 能正确表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人口
迁移方向和区域特征的是( )
A.①→②→③ 关联性
B.③→②→① 整体性
C.②→①→③ 差异性
D.③→①→② 过渡性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俄罗斯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本土没有热带海滨风光,所以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理想的旅游度假地。
体现了区域间的差异性特征。
3. 俄罗斯是海南岛最大的境外客源地,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度假天堂,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而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都是由区域地理环境中的自然、人文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必修1、选择性必修1):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地形、土壤、生物等。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必修2):人口、乡村和城镇、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
特定的 地理环境条件
区域发展
归纳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发展的方法
结合自身的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
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分析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
案例分析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用教材10-11页的图片和文字,开展案例研究,完成下列表格。【优先使用地图信息】
项目 区域 地理环境 发展特点
同 异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长三角    
气候条件 松嫩平原        
长三角    
耕地条件 松嫩平原        
长三角    
矿产资源 条件 松嫩平原        
长三角    
Geographical position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北纬44°~48°
东北地区的中部
长江三角洲
北纬30°~33° 附近
东部沿海中部
长江入海口
我国东部
松嫩平原
对内外联系不方便,商业贸易欠发达 ,城市较稀疏
长江三角洲
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城市密集
项目 区域 地理环境 发展特点
同 异 地理位置 松嫩 平原 我国 东部     北纬44°~48°,东北地区的中部   对内外联系不方便,商业贸易欠发达 ,城市较稀疏 
长江 三角洲  北纬30°~33°附近,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 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城市密集 
地理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Climatic conditions
气候条件
Climatic conditions
气候条件
松嫩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长江三角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热量条件更好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松嫩平原
大豆
玉米
小麦
旱地
长江三角洲
水稻
油菜
棉花
水田
项目 区域 地理环境 发展特点
同 异 气候条件 松嫩 平原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种植玉米,春小麦和大豆;西部发展畜牧业
长江 三角洲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热量条件更好  水田;一年两熟到三熟 ;种植水稻、油菜、棉花 
地理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Cultivated land conditions
耕地条件
松嫩平原
黑土为主
长江三角洲
水稻土为主
土地平坦、肥沃
松嫩平原
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而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三角洲
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项目 区域 地理环境 发展特点
同 异 耕地条件 松嫩 平原 土地平坦、肥沃 黑土为主;土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均产量高
 
长江 三角洲 水稻土为主;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利于机械化生产;人均产量低 
地理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Mineral resources conditions
矿产资源条件
松嫩平原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矿产资源贫乏
项目 区域 地理环境 发展特点
同 异 矿产资源条件 松嫩 平原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成为重化工业基地 
长江 三角洲 矿产资源贫乏   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 
地理位置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太湖平原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水稻
蔬菜
油菜
花卉
其他
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原因。
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非农用地的增多,耕地比重下降。
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等。
活动
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差异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
方位观较强
墙体严实厚重
屋顶坡度相对较小
楼间距较大
建筑成本较高


方位观较弱
墙体轻薄
屋顶坡度相对较大
楼间距较小
建筑成本较低
南方
原因?
活动
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什么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为什么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而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尽量面南背北;南方冬夏获得热量变化较小,冬季气温较高,对正南正北考虑较少。
北方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活动
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为什么北方民居屋顶坡度、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民居屋顶坡度、房屋进深较大,房屋高度较高,房檐较宽?
南方降水多于北方,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房檐加宽有利于防止雨水对房屋底部墙壁的侵蚀和乘凉;房屋进深和高度增大是因为人们对保温要求降低而对通风纳凉要求提高。
活动
从南北方城市住宅楼差异看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分析修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的自然原因。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分析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的原因。
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课后活动
请收集其他传统民居或者你家乡的建筑风格、饮食、服饰等资料,分析其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小结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两个区域的区域要素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也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 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距冬季风的远近 D.纬度和距冬季风的远近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棉花;松嫩平原——玉米、春小麦、大豆
B.长江三角洲——水稻、油菜;松嫩平原——玉米、冬小麦、大豆
C.长江三角洲——小麦、花生;松嫩平原——玉米、花生
D.长江三角洲——小麦、甘蔗;松嫩平原——玉米、甜菜
反馈练习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3~5题。
3.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降水多 B.风力大 C.日照强 D.气温高
4.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
5. 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
A.渔业 B.林业 C.种植业 D.牧业
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6.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板书设计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区域整体性
区域差异与
区域关联性
因地制宜与
区域发展
区域要素
区域整体性的体现
区域差异的表现
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关联的影响
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发展的方法
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
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局面。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北方地区严重缺水,这反映了区域(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关联性
2.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关联性
随堂巩固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下图 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3~5题。
3. 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我国石墨烯产业
智力核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销售市场广阔 ②加工成本低
③科技水平发达 ④国家政策倾斜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随堂巩固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图下 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3~5题。
4.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
大力促进该产业的( )
A.市场拓展 B.产量提高
C.技术创新 D.空间集聚
随堂巩固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成立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如图下 所示),统筹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发展。我国亦将石墨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据此完成3~5题。
5.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的河北,与京津加强
石墨烯产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C.拓展劳动力就业途径
D.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随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