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素质评估
历史试题卷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汉谟拉比法典》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计量单位)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向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类酒妇应被检举。”该规定旨在( )
A.用立法规范市场行为 B.强调保护私人物权
C.维护竞争中契约精神 D.说明法律的普适性
2.中世纪西欧庄园里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所有。农奴还需上缴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材料表明( )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 B.庄园内农奴遭受沉重剥削
C.封建庄园领主掌握了司法权 D.中世纪王权实现高度集中
3.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使西欧从冰封千年的封建土壤中开始解封并迸发出新的气息。这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变革。材料表明( )
A.雇佣关系作为新的生产关系在西欧被普遍确立
B.西欧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C.西欧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D.租地农场主和手工工场主作为新兴力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4.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这一变化说明( )
A.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只知追求享受而不思进取
B.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人们都不再相信永恒的幸福和永远的地狱
D.天主教会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人类历史上罪恶的奴隶贸易,是伴随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探险活动开始的,如下图所示:从欧洲到非洲叫出程,从非洲到美洲叫中程,从美洲到欧洲叫归程,因这条航线呈三角形,故也称这种罪恶的奴隶贸易为“三角贸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殖民者在“归程”中带回的是蔗糖与烟草
B.殖民者在“出程”中主要输出黄金白银
C.地图中“中程”目的是增加欧洲的劳动力
D.该贸易促进了非洲地区经济开发和发展
6.新航路开辟后小麦、燕麦和甘蔗传到美洲,玉米、马铃薯等美洲作物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全世界的农业社会获得了更多样化的农作物。从而引发了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也成为了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材料表明( )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B.新航路开辟后,农作物大交换使得世界各地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农作物得以交换,推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下图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对比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形成的方式是( )
A.暴力革命
B.宫廷流血政变
C.颁布法律文献
D.自上而下的改革
8.美国宪法制定期间,联邦派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并呼吁各州批准宪法;而以南方大种植园主、纽约大地主等构成的州权派则主张地方自治,反对加强联邦权力的宪法草案。这表明( )
A.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建立一个专制的政府,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南方种植园主企图分裂国家,寻求独立
C.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分配问题产生了矛盾
D.美国宪法有不足之处,存在种族歧视
9.法国革命的确受到了美国革命很大的影响,不过在当时来说,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并没有法国本土的思想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大。这表明( )
A.美国革命对法国大革命没有影响 B.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C.美国人直接帮助了法国大革命 D.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
10.里格期一斯科菲尔特推算的英国人口数量(1541—1871年),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B.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人口增长
C.医疗水平的进步促进了人口增长 D.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口增长
11.1851年,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诞生:1863年,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诞生: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第一国际”。这表明( )
A.工人运动出现联合斗争趋势 B.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C.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12.如图反映的是( )
A.拉丁美洲掀起独立运动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13.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是开办工场的场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很快俄国拥有了85个五金企业和军工企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轻工业工场。彼得一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学习西方文化 B.追求民族独立
C.确立资本主义 D.实现富国强兵
14.据俄国诺夫哥罗德省的一个调查材料统计,1861—1870年间给外出做工的农民所发的长期护照是5.92万份,1891—1900年间增加到184.5万份。至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雇佣工人已达900万人以上。这说明1861年改革( )
A.使俄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B.解放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C.为资本主义发展积聚资本 D.保留了大量封建社会残余
15.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日本( )
明治政府 聘雇外国人士总人数1873—1875年连续三年超过500人
工部省 1874年支付给外国技师的薪资占该年经费的33.7%
东京大学 1877年创设时,全校教授39人,其中27人是外国人
A.谋求国家独立 B.加强中央集权
C.积极学习西方 D.加紧对外扩张
二、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453年,阿拉伯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 】 改正:
(2)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 】 改正:
(3)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开始试车,这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开始。
【 】 改正:
(4)《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最终促使北方扭转了战局。
【 】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无数思想家的梦想。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并概括它的主要主张。(4分)
(2)材料二示意图所体现的权力分配是如何确立的,这样的分配体现了什么原则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
18.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围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一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图二 1850年英国棉纺织工厂
材料三 近代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四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英国的工业化对我国发展有哪些启示 (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苹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
——摘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给俄国带来哪些变化。(4分)
(2)指出材料二中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并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个人在时代变化中所起的作用有着怎样的认识 (2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素质评估
历史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B A C C C B A A A D B C
二、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1)× 把“阿拉伯帝国”改为“奥斯曼帝国”
(2)× 把“麦哲伦”改为“麦哲伦船队”
(3)× 把“蒸汽时代”改为“铁路时代”
(4)√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法律文献:《人权宣言》。主要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
(2)确立方式:通过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原则:三权分立,相五制衡。(4分)
(3)趋势:民主代替专制:法治代替人治。(2分)
18.(1)原因: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劳动力充裕;行会较早瓦解;对传统农田的圈占。(4分)
(2)影响: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4分)
(3)启示:重视科技创新: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关注民生等。(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变化:社会结构变动;等级关系松动;贵族特权受限;资产阶级成长;工业企业增加。(4分)
(2)首要目标:维护国家统一。积极影响: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6分)
(3)认识:个人在时代变化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历史发展;个人应顺应时代潮流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