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八年级历史学习,学生对英国有了一些了解,但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的了解,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的现象出现。
目标确定 1、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识记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等基本事实。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理解《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通过史料研读,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大单元教学框架,点出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出示图片:国王、议会、首相、三者关系怎样?议会处于核心地位,但这一政体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取得的.导入新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读“时空串联一览单元”年代尺,说出本单元大事件,定位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 环节一:自主学习教师活动: 历史解释: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解决下列问题。 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 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了议会制度。 (2)17世纪,英国开始了 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 ”的理论。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革命的发生 (1)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 《 》,重申国王没有议会的同意不得征税。后来,国王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 。但共和国的大权又落到了以 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3.《权利法案》 (1)1660年,查理二世做了英国的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 二世继任国王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2)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 ”。 (3)1689年,议会通过了《 》。以其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 。 学生活动 学生学出自己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解决问题。 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师傅。 设计意图 教师先出示单元课程内容,图示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时空观念,确定单元大观念。然后解读课题,解释君主立宪制,再让学生谈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出示导学案,学生通过自学,培养阅读课本、材料、独立思考、找出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自学后教师通过问题链式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及分析问题的高阶能力。环节二:合作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议会与王权关系怎样?这一关系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 2.英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为什么1688年政变被称作“光荣革命”? 4. 简述《权利法案》的目的、内容、意 义。 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 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集中体现在税收方面。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与英国法律政治传统严重不符,议会与王权之间斗争不断。 背景: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1629年,英国国培养学生合作学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以后的11年里没有召开议会,从而加剧了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 内容:议会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等。 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材料、图片,通过问题设置,小组合作,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分析,突破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1640年至1688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同封建势力时而进行坚决的斗争,时而又妥协退缩。因为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这就决定了这场革命的阶级力量对比,即封建势力还大于资产阶级的力量,因此,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尽管如此,这场革命使资产。 阶级在欧洲的一个大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对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师生互动,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间,领导阶级,领导人,经过,颁布的文献及意义,革命的性质及影响。(学生抢答的方式)学生看曲线图,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以及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设计表格,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并在班级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绘制表格小结,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通过情感升华,实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价值。
板书设计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根本原因 过程 结果、意义 封建专制阻碍了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通过《权利法案》;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独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 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帝制 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 1688,光荣革命,标志结束 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詹姆斯·哈林顿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里转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仅指有产者)手中。据此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 ( ) A.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利 B.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C.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 D.“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 2.这一文件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征税、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等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它是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课的教学工具主要有板书和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采用随堂板书的方式,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中心,向前推背景,向后推影响,点明本课的线索,搭建本课架构并突出核心知识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目的,以呈现材料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历史事件中,增加课堂的容量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教学条理清晰,课堂环节设置合理,时间分配恰当,充分运用历史史料、图片资料等,及时提出问题,以问导学,体现了历史核心素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调动不够灵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尝试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问题,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识记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等基本事实。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具有反复性、革命不彻底性,理解《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通过史料研读,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 4、在当堂检测环节,通过学生做题的时长和准确性,检测学生本课学习是否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