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将进酒》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将进酒》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5 22:24:10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酣畅淋漓 豪情飘逸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学习目标1.诵读全诗,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提高鉴赏诗歌名句的能力。
2.知人论世,诵读品析,掌握分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3.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初读提示:
1.读准字音:
将进酒qiāng 金樽zūn
烹羊pēng 岑夫子cén
馔玉zhuàn 恣zì
欢谑xuè 沽酒gū
斟酌zhuó 千金裘qiú
2.王安石说李白的诗“词语迅快”。看来,非高声诵读不能传达其情感气势。
要求:自由诵读2分钟
读吟诵提示 感情的大起大落是这首诗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哪几个阶段的变化?诵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愤狂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李白的人生经历探内容:
1.各中情感如何通过吟诵传达出来!
2.导学案诗句赏析
(注意炼句题答题技巧!)
3.我的疑问:
酒对李白的诗有什么作用?
要求:组长明确分工,先一对一讨论,然后组长带领跨层交流,明确小组观点及存在的疑难。
动手,动脑,动心,激情高效!展要求:1.惜时高效,语言简洁,脱稿展示!
  2.条理清楚,分析具体到位,有总结有分析,力争有所总结、拓展、补充。
3.★非展示同学诵读全诗,进一步领会诗歌特点。我的疑问:自由展示析要求:1.点评同学范读相关语句!然后点评(规范、方法和规律)。
2.其他同学认真记录,用红色笔修改,并及时质疑、补充。
(注:质疑每人次酌情加1—2分)我的疑问:自由点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愤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水文化: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悲:对青春已逝,年华不在的感慨;手法表达:比兴(黄河)
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反衬悲: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评价: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欢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难言的惆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问题:圣贤有可能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孔子、孟子、屈原、贾谊之流。
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
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三国 曹植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狂诗人的愁源于何处?“且为乐”——“万古愁”
“必有用”——“不复醒”
“必有用”——“不足贵”
“不足贵”——“不复醒”乐的短暂,愁的悠远用世与避世的矛盾渴望仕途与鄙弃权贵愤慨与无奈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多数才人的共同命运,所以说是“万古愁”。追求精神自由碰 撞建立丰功伟业源于生命本体的愁

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反抗秩序;要建功立业,就要向传统妥协,和权贵达成和解。他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结果既做不成孔子,也做不成庄子。李白执着的两种东西是悖论式的人生追求。他希望在人生的各个向度上都取得成功,他的理想超越了时代所能忍受的极限。他是不可教训的理想主义者,千古独步的精神超人。酒的精神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和荣辱!
酒是英雄豪杰的象征,是友情的代称
曹操煮酒论英雄
李白举杯邀明月
辛弃疾醉里桃灯看剑
苏东坡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 今天,我们在李白的生命里走了一遭,便经历了诺大的一个唐朝,便提前体验了一次生命。便知道了什么是大境界大气魄大欢喜大虚空大淡漠,便懂得了豪放里自有悲凉,潇洒里自有凄怆!便多了一份怜悯,多了一份珍视,多了一份平和,多了一份超脱。便也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清新!
请为李白写一段颁奖词!
评说李白? 【授奖词】??
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与摩擦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 颁奖词写作的方法:
1.点化姓名成奇句(诠释姓名)
2.抓住特征是必须(抓住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事迹)
3.名句歌词适当引(引用诗句—对偶对称)
4.修辞主题要牢记(比喻排比)当堂检测背诵全诗!课堂小结1.总结强调学习内容。
2.总结目标达成率。
3.评出课堂表现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姓名
于翠婷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邮件
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将进酒》
一、教材分析
?????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散文各三个单元。诗歌部分,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把握诗歌的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诗歌声韵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美妙的音韵,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怀。
????《将进酒》是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作品,单元设计是通过本文的赏析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诗歌音韵、情韵、美的意蕴,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二、学生分析
1.借助《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对作者的介绍,借助课文注释,借助《高中课程新学案》30页“相关链接”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特定的时期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
2.借助《赏析指导》,借助文后赏析,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长短的变化、韵脚的转换,学会进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关键词句的揣摩、赏析、玩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变化。
4.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师与学生一同诵读,一同写作,品尝下水的快乐。
5.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或默读、朗读、齐读、指名读、品读,或小组研讨,或课堂成果展示,或教师明确,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写作。
三、教学目标
①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③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诗篇,在千古绝唱中,其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作者的相关情况,完成了学案设计的相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本节课意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析意象,把握诗人情感。授导过程中通过投放ppt,展示相关字音字形,诗歌意境,内容总结等图片和文字资料,使授课内容更直观、形象;通过实物投影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解读,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通过交互式智能平板播放音频等。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
?
?
导入语
信息技术支持
?
?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的诗中也总是酒香四溢。大家试试,你能不能对出这些名句?
(投放PPT,展示李白图片和诗歌题目。)
?今天就让我们借薄薄的一页纸,倾听李白心灵深处呐出的《将进酒》。(投放PPT,展示李白图片和诗歌题目。)
?
1.???利用基于2010版PPT的动画功能设计的动画演示,展示李白的相关诗句
2.PPT展示李白醉酒图和诗题;
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增强了课堂内容展示的形象化、直观化,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新课的兴趣、情感体验。
?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学生在教师纠正字音、字形的基础上,结合齐读以落实基础。
教师结合批改学案的情况,利用PPT将本课涉及的重要字音读法,利用ppt展示出来,对易错点在PPT上用红色字体重点强调。
?
2.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
学生听诗歌朗诵,
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感受,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1.????用交互式智能平板播放《将进酒》诗歌朗诵
2.????学生在初读和听读的基础上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总结诗歌的总体感情基调,教师将总结的结果和朗读提示用PPT展示出来,进而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节奏。
用交互式智能平板播放古典音乐《十里埋伏》,创设意境。
? 3.三读诗歌,把握情感。
?1)在二读的基础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并小组交流。
?2)小组展示。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结合学生展示的情况给予评价与点拨。点拨中注意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抓关键词分析情感并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感情的把握。
?3)师生小结。
1.教师投放PPT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2.学生将展示的学案进行实物投影展示,直观、高效体现学生自学与讨论成果,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在对学生展示的情感解读的点拨过程中,适当用PPT展示,指点诵读。 在学生自由诗句分析并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师生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主题等。教师在归纳的基础上用PPT展示相关内容。
?
4.?拓展提升:四读诗歌,读出文化。
1.?利用基于2010版PP投放“酒的精神”指导学生理解李白的“万古愁”。
?
2.用交互式智能平板播放古典音乐创设情境。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在导入环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十分重要。在导入环节,我先利用PPT投放李白饮酒的相关诗歌,诗题和李白饮酒的图片,用直观的文字和画面调动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之后请同学听配乐朗诵,初步感受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作者情感,尽快融入诗歌氛围。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效果直观实效,也使得课堂环节更加优化,紧凑合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