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6 07:38:45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苏 轼“乌台诗案”
唐宋八大家
“苏辛” 豪放派
书法:“苏黄米蔡”、(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1037—1101〕字 号 ,
谥号 , 眉州眉山人。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子瞻 东坡居士文 忠 整体感知:
谈谈初读感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guān qiáng lǔ
纶 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lèi
还酹江月。上阕:
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
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整体感知即景
大江东去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怀古
千古风流人物 穿
奇景壮丽 拍
卷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
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
谈笑建功笑我多情妻子早逝华发早生被贬流放周瑜:
年龄:34
婚姻:小乔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苏轼:
年龄:47
婚姻: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个人档案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一味的消极吗?将“酹江月”理解成借酒浇愁,你同意吗?如果不同意,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精神情感的自由
洒脱旷达的情怀
小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
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
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
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
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内容: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豪迈、苍凉总结全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比较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同: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
题,通过描写赤壁景色,来缅怀和赤壁有
关的历史人物 。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异:1 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2 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3 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姓名
丁科卿
电话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教材分析
本词是宋朝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同时也代表了宋代豪放派词的最高水平,是作者在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宏伟志向不得施展的情况下写就的,表现了作者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能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态。因此在苏词中就具有了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进行过诗词鉴赏,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老师灌输得较多,自己感悟的较少。所以,高一的学生能够初步的感悟鉴赏诗词,但对于从哪些方面去鉴赏诗词以及如何更深入的解读诗词,学生还不是很熟悉。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鉴赏诗词,如何更深入的解读诗词。本词作兼具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但是学生在学习这首词时很难对其蕴含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和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2.掌握诗词诵读的基本技巧
3.在诵读品读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人生如梦”思想情感。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导入环节通过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词作的豪放之情。
2、诵读指导环节通过PPT展示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词的诵读技巧。
3、解读词作环节通过PPT图表展示苏轼和周瑜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差别,更深刻地理解本词。
4、理解本词作者感情环节通过PPT展示相关的拓展资料,便于学生很好地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课外资料、他人对苏轼的解读等理解本词中流露出的作者的复杂情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多媒体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音乐导入、PPT
鉴赏准备
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苏轼及其诗词风格,进行鉴赏前的知识储备。
根据所学说一说对苏轼的了解,并根据老师的补充进行更深入的把握。
PPT展示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关于苏轼的典故。
讲??授
教师讲授、指导、点拨
诵读、感受、理解
?
鉴??赏
诵读上阕,品味苏轼笔下的赤壁之景
要求: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细细品读,并用几个词概括出景物的特点。
理解苏轼笔下的人物形象
要求:诵读下阕,请结合诗句分析周瑜形象。
1、诵读诗歌:在音乐的烘托下,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2、品读诗歌:感受诗歌意象,并和苏词的豪放风格相联系。
音乐渲染,PPT画面直观展示。
探??究
深入探究: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深入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此更好的把握苏轼的思想。
音乐渲染,PPT画面直观展示,配音播放知识要点。
小??结
小结苏词豪放风格
学生明确豪放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PT课件
背诵诗歌
出示PPT课件,指导学生按照“写景——抒情”的顺序背诵课文。
学生背诵诗歌。
PPT课件
拓展延伸
出示PPT课件,补充苏轼的豪放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其豪放风格
学生诵读诗词,感悟苏词的豪放风格。
PPT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特色1:感悟语境,品味语言,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在整个诵读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先谈阅读感受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学生“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度指导。
特色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更是肯定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充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合作中探讨,在探讨中感悟。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给学生充足的资料、充分的自主,让学生自由地探讨、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整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大家积极讨论、大胆发言,不同观点的同学互相激发互相启迪,很好地实现了教学设想。
评价项目
5
3
1
总分
声音大小,熟练程度
声音悦耳,诵读熟练
声音适中,能熟读
声音太小,不能熟读
节奏掌握
节奏准确
停顿不够准确
读破句
感情充沛
对诗词的情感掌握明确,能准确朗诵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诗词情感变化掌握不够准确
不能读出诗词情感变化
诗词诵读评价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