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9 11: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后难以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唯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
“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
“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
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
(改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
材料二:
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
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其斑斓绚烂的“纯粹”美。两千年来,儒家色彩观对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山水画固然不能例外。古人寄情山水,期望在自然之中培养完美的人格。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
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红色表示忠勇,黄色表示刚猛,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
《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
(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色彩体系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作为重要的文化因子,“五色体系”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
B.起初,“五色体系”中的黄色并非皇家首选,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专用色彩,不可僭越。
C.儒家色彩观和道家色彩观的出发点不同,前者从“礼”的规范出发,后者从“自然天道”观出发。
D.中国水墨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境界,体现了道家传统的哲学色彩观,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周时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统治者利用五色服务于社会礼制,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
B.历史上,孔子反对齐桓公“以紫夺朱”,认为间色“紫”夺走了正色“赤”的地位,夺正为不“仁”,违背了“礼”的规范。
C.中国传统色彩观由儒家和道家两种色彩观组成,这种东方色彩文化体系促使了传统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D.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显示了色彩“比德”的特色,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五色体系”理论的一项是( )
A.《礼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tǒu,黄色)。”
B.《周礼》:“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
C.《宋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黄。”
D.《布经》:“业染者云,青、黄、赤诸色随人而变,亦随天气燥湿、技手巧拙而变。”
4.色彩观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郭靖、黄蓉的色彩观。
只见数十丈外一叶扁舟停在湖中,一个渔人坐在船头垂钓,船尾有个小童。
黄蓉指着那渔舟道:“烟波浩淼,一竿独钓,真像是一幅水墨山水。”郭靖问道:“什么叫水墨山水?”黄蓉道:“那便是只用黑墨、不着颜色的图画。”
郭靖放眼,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摇了摇头,茫然不解其所指。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九十九度中【注】
林徽因
三个人肩上各挑着黄色,有“美丰楼”号的大圆篓,用着六个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走完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之后,转弯进了一个胡同里去。
在酸梅汤的摊子前面,向蹲在墙角影子底下的老头儿,问清了张宅方向后,这三个流汗的挑夫便又努力地往前走。那六只泥泞布履的脚,无条件地,继续着他们机械式的碾动。
坐在洋车上的卢二爷那轻快的一瞥中看到黄篓上饭庄的字号,完全明白里面装的是丰盛的筵席。方才第三个挑夫挑街特别吃劲,摇摇摆摆地使那黄篓左右地晃……
“到市场,快点。”老卢吩咐他车夫奔驰的终点,于是主人和车夫戴看两顶价格极不相同的草帽,便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向东安市场奔去。
此刻那三个粗蠢的挑夫蹲在外院槐树阴下,用暗黑的毛巾擦他们的脑袋,等候着他们这满身淋汗的代价。一个探首到里院偷偷看院内华丽的景象。
里院和厨房所呈的纷乱固然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纷乱的主要原因则是同样的,为着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十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妇人。
管家陈升很不高兴地在问三个挑夫要多少酒钱。
“瞅着给罢。”一个说。“怪热天多赏点吧。”又一个抿了抿干燥的口唇,想到方才胡同口的酸梅汤摊了,嘴里觉看渴。
就是这嘴里渴得难受,杨三把卢二爷拉到东安市场西门口,心想方才在那个“喜什么堂”门前,明明看到王康坐在洋车脚蹬上睡午觉。王康上月底欠了杨三十四吊钱,到现在仍不肯还;只顾着躲他。卢二爷到市场吃饭,进去少不了好几个钟头……杨三擦了汗一手抓住车把,拉了空车转回头去找王康要账。
年轻的茶房穿着蓝布大褂,肩搭一块桌布,由厨房里出来,两只手拿四碟冷萃,几乎撞住了一个笑嘻嘻穿着一身软罗的小姐。
“逸九,你喝一杯什么?”老卢做东这样问。
“我来一杯香桃冰淇淋吧。”
“你去拣几块好点心,老孟。”主人又招呼另一个客。午饭问题算是如此解决了。约到逸九和老孟来聊天,老卢显然很满意了。
三个人之中,逸九最年少,最摩登。逸九看着邻座青长衫女人的睫毛,和浮起的笑涡,想到好几年前同在假山后捉迷藏的琼两条发辫,一个垂前,一个垂后地跳跃。和琼差不多大小的还有阿淑,住在对门,他们时常在一起玩,逸九忽然记起瘦小,不爱说话的阿淑来。
胡同口酸梅汤摊边刚走开了三个挑夫。酸凉的一杯水,短时间地给他们愉快,六只泥泞的脚仍然踏着滚烫的马路行去。卖酸梅汤的老头儿手里正在数着几十枚铜元,一把小鸡毛帚夹在腋下。他翻上两颗黑淡的眼珠,看看过去的花纸伞,知道这是到张家去的客人。他想今天为着张家做寿,客人多,他们的车夫少不得来摊上喝点凉的解渴。
寒暑表中的水银从早起上升,一直过了九十五度的黑线上。喜棚底下比较阴凉的一片地面上曾聚过各种各色的人物。丁大夫也是其间一个。丁大夫是张老太太内侄孙,德国学医刚回来不久,麻利,漂亮,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声望。
厨房送上一碗凉菜。丁大夫踌躇之后决意放弃吃这碗菜的权利。
坐在门槛上的小丫头寿儿,看着院里石榴花出神。她巴不得酒席可以快点开完,底下人们可以吃中饭,她肚子里实在饿得慌。一早眼睛所接触的,大部分几乎全是可口的食品,但是她仍然是饿着肚子,坐在老太太门槛上等候呼唤。她极想再到前院去看看热闹,但为想到上次被打的情形,只得竭力忍耐。
后院顿时又堕入闷热的静寂里;柳条的影子画上粉墙,太阳的红比得胭脂。墙外天蓝蓝的没有一片云,像戏台上的布景。隐隐地送来小贩子叫卖的声音,卖西瓜的、卖凉席的,一阵一阵。
挑夫提起力气喊他孩子找他媳妇。断续着呻吟,挑夫开始感到苦痛,不该喝那冰凉东西,早知道这大暑天,还不如喝口热茶!迷惘中他看到茶碗,茶缸,施茶的人家,碗,碟,果子杂乱地绕着大圆篓,他又像看到张家的厨房。不到一刻他肚子里像纠麻绳一般痛,发狂地呕吐使他沉入严重的症候里和死搏斗。
邻居积渐知道挑夫家里出了事,看过报纸的说许是霍乱,要扎针的。张秃子认得大街东头的西医丁家,他披上小褂子,一边扣钮子,一边跑。
“丁大夫‘出份子去了’没有在家,这事谁又懂得?!”门房吞吞吐吐地说,“还是到对门益年堂打听吧。”大门已经差不多关上。
张秃子跑到益年堂,听说一个孩子拿了暑药已经走了。
到张秃子失望地走回自己院子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他听见李大嫂的哭声知道事情不行了。院里磁罐子里还放出浓馥的药味。他顿一下脚,“咱们这命苦的……”
厢房里电话铃响。
“丁宅呀,找丁大夫说话?等一等。”
丁大夫的手气不坏,刚和了一牌三翻,他得意地站起来接电话:
“知道了,知道了,回头就去叫他派车到张宅来接。什么?要暑药的?发痧中暑?叫他到平济医院去吧。”
“天实在热,今天,中暑的一定不少。”五少奶坐在牌桌上抽烟,等丁大夫打电话回来。“下午两点的时候刚刚九十九度啦!”她睁大了眼表示严重。
“往年没有这么热,九十九度的天气在北平真可以的了。”一个客人摇了摇檀香扇,急着想做庄。
报馆到这时候积渐热闹,排字工人流着汗在机器房里忙着。本市新闻由各区里送到;编辑略略将张宅名伶送戏一节细细看了看,想到方才同太太在市场吃冰淇淋后,遇到街上的打架,又看看那段厮打的新闻,于是很自然地写着“西四牌楼三条胡同卢宅车夫杨三……”新闻里将杨三王康的争斗形容得非常动听。
杨三在热臭的拘留所里发愁,想着卢二爷应该得到他出事的消息了,怎么还没有设法来保他出去。王康则在又一间房子里喂臭虫,苟且地睡觉。
(原载1934年5月《学文》杂志1卷1期,有删改)
【注】九十九度,华氏温度,约等于37.2摄氏度。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挑夫为张宅运送做寿物资,“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滚烫的马路”,奔街串巷的忙乱,写尽了夏日酷热之下挑夫生活的艰辛。
B.李挑夫中暑发病,西医丁大夫置其生命于不顾,依然在张府聚会打牌,穷车夫得不到救治数小时毙命,折射出整个社会冷酷的一面。
C.寿星张老太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生育过11个儿女,出色完成了封建大家庭传宗续嗣任务,一如《红楼梦》中享受至高无上荣耀的贾母。
D.小说叙写了临近中午到晚饭时分这段时间内不同空间发生的同一事件,故事完整,描绘了“九十九度中”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众生相。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情节设置符合医学原理,最高气温超过37度时可能中暑危及生命;挑夫喝冰酸梅汤一事,为后续悲剧的发生设置了悬念。
B.小说用挑夫出场引出其它三条线头——卢二爷餐馆聚会、张宅做寿、杨三讨债,这样的安排已经预示了小说两悲两喜的结局。
C.小说横断面式结构布局,体现出抽象艺术与客观现实高度契合,是林徽因理性建筑才华与天赋文学才情完美融合的结果。
D.小说连缀各阶层的不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底层人们深切的关怀与悲悯,华氏九十九度的一天,却是现实人生的一个缩影。
8.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底层小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人物形象背后社会意义。
9.本篇小说采用了多层对照的艺术手法,结合文本,请从生活、人性、构思、场景等层面的对照中任选三种加以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聘。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有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这三处是( )
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无名C为务D居周E久之F见周G之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指玉门关,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子将隐矣”中的“隐”是“隐居”之意。在古代,隐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陶渊明就是著名的隐士。
C.汉孝文帝,是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
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周代设置,为辅弱天子之任。汉代复置,地位次于太师。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曾拜见老子,向老子问礼,老子也给予了回答,孔子十分佩服。
B.老子认为生意真正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愚钝。
C.《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晚于孔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14.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表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特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②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元祐四年,苏轼因论事忠直与旧党不合出知杭州,两年后,苏轼被召还朝,作此词。②谢公雅志: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病死于西州门,未能实现其“雅志”。③西州路:羊昙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他有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大哭而去。
15.单选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苏轼的寄赠之作,对象是参寥子,苏轼与他志趣相投,成为知心好友。
B.“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两句,体现了苏轼经历世事变幻后的自释以及达观。
C.用谢安典故,既是安慰友人,同时照应上阕的写景抒情,表现苏轼的归隐之志。
D.下阕写苏轼与友人相约他年同游西湖,共赏春山美景,表现二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16.简答题
词人夏敬观评价本词“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与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
(2)《大学》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 “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论语》中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 ”。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称,《百年孤独》构思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他都不知道怎么写第一句话。毫无疑问,构思一部小说的开头特别需要勇气。马尔克斯的勇气是给了一个时非其时、地非其地的新解。他站在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同时拢住了过去与未来,他不必圈两块地,指几个人,要他们干什么、干什么,而是一尾鱼一样灵巧地游进了时空宇宙,让叙述获得了新的自由。譬如吴清源的三三星天元名局,第一手拍在“三三”的位置,就能引发新布局的大地震。
这是《百年孤独》开头的伟大之处。如果你只是在被动地、无意识地接收文本内容,也许很难体会到马尔克斯用这句话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只有当你动笔写作,成为时空的创造者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它包含了太多重要的命题。
传说莫言早年拿到《百年孤独》,只读了第一页就嚷了出来:“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那是作家遇见作家时的剧震。小说是建筑成本最低的城市、文明和宇宙,是物美价廉的梦,作家的想象力不受画工、演员、成本的限制。当你说“要有光”(出自《圣经》:“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你根本不必处理明暗,不用打光,不用取景,你说光就是光。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第2段末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蒋介石命令堵截拦截红军,结果却是我们“相机包围”了他的骑兵并予以歼灭。
B.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C.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D.他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更大了,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
19.化用就是借用前人作品,与之结合成为作者自己的东西。请就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描述时空宇宙,在叙述方式上取得了突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提取下面材料的关键信息,为“魔幻现实主义”下定义。
①魔幻现实主义有“魔幻”的艺术效果。
②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③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④魔幻现实主义借魔幻境界折射残酷的现实生活。
⑤魔幻现实主义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
22.为组织好研讨活动,高二年级学生会决定邀请本校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给予指导。下面是邀请函正文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①为提升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②陶冶审美情操,③我们将围绕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为主题,④操办一场专题研讨会。⑤您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贵校获得了极高的声誉,⑥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在此,⑦我们特邀您担任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⑧衷心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出席,⑨恭候您莅临指导。
六、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
有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中国传统色彩观并非仅由儒家和道家两种色彩观组成,还有其他如阴阳家等色彩观对其产生影响并共同构成体系)
  2.C(中国传统色彩观并非仅由儒家和道家组成,还有其他如阴阳家等对其有影响)
  3.D(该选项强调色彩随人、天气等变化,未体现 “五色体系” 中关于正色、间色以及与五行、五方等配属的理论内涵)
  4.①“五色体系” 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②“五色体系” 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③儒家色彩观从 “礼” 的规范出发,维护社会礼制,推崇 “纯粹” 美和 “比德”,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④道家色彩观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影响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奠定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开辟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
  5.①郭靖看到的是自然的五彩斑斓,体现出他对现实世界丰富色彩的直观感受,是一种质朴、实在的色彩观。②黄蓉将眼前景色形容为水墨山水,反映出她受道家色彩观影响,追求以墨造型、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超脱尘世的审美倾向。
  二、文言文阅读
  10. AC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11. A(文中未提及是玉门关,应是函谷关)
  12. 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等,与孔子积极入世思想不一致)
  13. (1)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五百年后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2)世上学习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学习儒学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
  14. ①孔子的话表现出老子学问高深莫测,如神龙般见首不见尾,体现老子思想深邃、境界超凡。②孔子对老子的高度评价,显示出孔子有虚心好学、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特点,也表明他对不同思想的尊重与包容。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D(下阕主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以及归隐之志等,并非着重写相约同游西湖赏景)
  16. ①上阕开头以 “有情”“无情” 对举,写江潮涨落,蕴含着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有幽咽怨断之音。②“问钱塘江上…… 几度斜晖”,通过对钱塘江上景色的发问,感叹人生短暂、古今变迁,情感低回深沉。③“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看似达观,实则在经历诸多波折后的自我排遣,其中仍有壮志未酬的幽咽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17.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 B(均表示特殊含义,A 表示反语,C 表示特定称谓,D 表示直接引用)
  19. ①化用了《圣经》中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句话。②通过这种化用,形象地说明了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想象力不受限制的特点,能够自由创造,使表达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20. ①原文使用比喻修辞,将马尔克斯的叙述方式比作鱼游进时空宇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其叙述的灵巧与自由,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②原文 “新的自由” 比 “突破” 更能突出马尔克斯这种叙述方式带来的独特效果,强调其对传统叙述方式的创新意义。
  21. 魔幻现实主义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为创作原则,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借魔幻境界折射残酷现实生活,从而达到 “魔幻” 的艺术效果。
  22. ③“围绕以…… 为主题” 句式杂糅,可改为 “围绕‘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主题”;⑤“贵校” 用词不当,可改为 “我校”;⑥“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 的主语应是 “您”,可改为 “您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佩”;⑧“拨冗抽身” 语义重复,可删去 “抽身”。
  六、写作
  23. 立意:①追求精神富足,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在物质之上构建精神家园。②物质与精神应平衡发展,用物质基础滋养精神追求,以精神境界提升物质生活品质。③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事物能引领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命境界,不可忽视其对心灵的滋养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