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课件(共37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课件(共37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9 12: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新课导入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了解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选必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学习目标:
1.立足时空观念,梳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通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重大意义。
3.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4.通过盛宣怀创办银行所做的努力,体会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展的艰难,升华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近代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世界市场形成背景与过程。
时空坐标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两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了紧密的关联。
世界市场的形成
01
(1)中国或印度→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小亚细亚→欧洲
(2)印度→(海路)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
(3)中国→(海路)红海→(陆路)苏伊士地带→埃及→欧洲
意大利、奥斯曼土耳其做中间商
【思考】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的特点?
这种贸易方式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贸易可能中断;
中间商多,利润低。
特点:间接贸易;
一、15世纪以前: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时间: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
(2)推动因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3)主要途径: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殖民掠夺,欺诈性贸易,奴隶买卖等。
(4)初步形成的表现:
①范围: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建立全球性的联系,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殖民扩张,建立全球的商业联系。
②国际贸易: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贸易齐头并进。
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工业革命,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工业革命
获取原料
交通改进
扩大市场
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1)时间:18世纪60S—19世纪中期
(2)推动因素:工业革命,交通运输技术,商品输出,侵略扩展,自由主义。
(3)表现: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把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70S—20世纪初
(2)推动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侵略扩展,资本输出,交通通信技术,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3)表现:①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②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时间 第一次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
工业革命后
本质 控制殖民地的市场 控制殖民地的
经济命脉
方式 开放通商口岸、 降低关税 开银行、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政治贷款
目的 都是列强大规模经济侵略、掠夺财富的手段
【知识回顾:工业革命(18c60s—19c中期)】
1851年世界博览会(第一届——英国“世界工厂”伦敦:世界贸易中心)
从1851年5月1日到10月11日,英国举办万国博览会,在伦敦海德公园里用钢铁和玻璃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水晶宫”,汇集了世界各国最顶尖的工业技术、名优特产和奇珍异宝,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展商和参观者。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亲自主持了万国博览会开幕式,她自豪地宣称,“人类能想出的一切发明”都在这里了。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来自世界25个国家商界、政界代表汇聚在水晶宫的穹顶之下,共同参与这次盛会。这次世界博览会开创了今后数十年的自由贸易的先驱,向人类预示了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无限想象力。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各地孤立状态结束
英、荷等国的殖民争霸战争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暴力掠夺
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学习聚焦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形成进程 推动事件 途径 标志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西葡,荷英法
殖民掠夺
欧洲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商品输出
交通(火车和轮船)
资本输出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经济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工场手工
业时期
自由资本
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
主义时期
初步形成
(15末-18世纪)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
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思考:世界市场
形成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②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
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4.世界市场得以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5.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①范围广、全球性、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性、扩张性:资产阶级极力向外扩张,国际分工发展,垄断企业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③不平等性:资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掠夺。
④以欧美工业国家为中心: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⑤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
6.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积极:①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②密切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改变世界面貌,推动人类近代化进程;③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2)消极:①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场,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形成的根源。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02
相关知识链接:《纲要》下 第7课
知识回顾: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物种)
贸易规模扩大(三大贸易区)
欧洲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价格革命
大量金银流入欧洲
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衰落
商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
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商业革命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解决了欧洲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商品和原料市场问题。
价格革命解决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第一要素,即资本原始积累。
欧洲社会转型
1.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商贸易中心的转变:
(1)欧洲贸易中心: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①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②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2)亚洲贸易中心:
①亚洲贸易中心: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②国际贸易的枢纽:16到17世纪,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
图2
图3
图1
思考:提取图中信息,分别说明图1图2图3反映的欧洲贸易中心及其成因,并判断其历史时期?
图1:信息:亚欧非之间进行贸易往来。
贸易中心:地中海沿岸。
原因:意大利商人从事转口贸易
时期:新航路开辟之前
图2:信息:大西洋沿岸贸易频繁,欧美非建立直接商业联系。
贸易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
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时期:新航路开辟后
图3:信息:英国控制了海上贸易,亚美非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
贸易中心:英国
原因:工业革命爆发在英国
时期:工业革命
时空观念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但实际上,想要将商船送到东印度,就必须克服诸多困难。首先,需要能经受远洋航行的坚固船只,不管是自己建造还是购买或租赁,然后还必须得进行舾装。出于安全考虑,前往东印度的航海至少需要三到四艘船一起行动。为了和东方进行商品交换,还要准备大量白银。另外,还需要雇用相当数量的以船长为首的船员、水手、医生人员,必须为他们提前发放酬劳。这一切,自然需要庞大的资金。加上往返东印度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投资在此期间是无法回收的......因此,和东印度之间的贸易,事实上不是谁都可以参加那么简单。
——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为何远洋航行需要大量资本?谁才拥有大量资本?缺乏大量资本的普通商人和民众如何在其中获利?
风险大,成本高,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的人少。
新式商业经营方式:金融机构,股份公司(商品交易所、百货公司、银行﹑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世界:
①交易所:中世纪时,集市是交易的主要方式。集市通常一年只举办1到2次,难以形成连续的交易。1531年,安特卫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商品交易所。1571年,英国创建了伦敦皇家交易所。这些商品交易所,就是今天期货市场的雏形。
1513年,安特卫普 商品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 粮食交易所
伦敦 综合交易所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 旧址
伦敦皇家交易所
中世纪的欧洲集市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②银行: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③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
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往往代表的就是货币,而“行”则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把办理与银钱有关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最早见于太平天国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
1580年,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世界上最早银行“威尼斯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
1694年由英国皇室特许苏格兰人威廉 · 彼得森(WilliamPaterson)等创办,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1852年,法国商人布西科在巴黎左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百货公司乐蓬马歇,意思为“好买卖”
④百货公司:是一种大规模的经营日用品为主的综合性的零售商业企业。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百年来,百货公司仍是零售商业的主要形式之一。美、日、法等国的大型百货公司,销售的商品多在25万种以上,最高的达到50万种。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⑤有限责任公司:1892年,在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相维为英国 法国、意大利等国所采用。最早的有限责任公司立法为1892年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1919年的法国,1938年的日本也相继制定了《有限公司法》。
⑥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起一种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a,性质:具有部分国家职能、对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对外贸易的商业公司。
b.特点:享有国家授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垄断贸易;殖民扩张。
◎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思考:阅读材料,分析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的特点、性质及影响。
特点:
①享有国家给予的各种特权: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缔结条约、立法权
②垄断贸易
③殖民扩张
④双重性:商业公司、殖民机构
影响:
①对世界: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创新
②对欧洲: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带去了灾难;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性质:商业性垄断贸易机构,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的双重性质。
文明的发展
知识拓展:东印度公司
1、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财富;争夺殖民霸权。
2、属性:是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机构。
3、特点:享有充分自主权;集政治、军事、商业职能于一体;主要势力范围在东南亚;排挤竞争对手;采取集资运作方式(资本运作);赢利丰厚。
4、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5、消亡原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政策,开放五口通商,取消十三行贸易特权。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盛行;东印度公司政府保护、商业垄断、拥有特权、暴力掠夺等特点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被取消。
英属东印度公司及其鸦片仓库
经营方式 表 现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银行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证券交易所 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
百货公司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有限责任公司 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贸易公司 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知识总结: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近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先施百货公司
上海汇丰银行老行楼
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客观上有助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马关条约》签署
灾难:成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并逐渐被列强控制了经济命脉
(2)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②表现:
a.银行: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b.股票市场: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c.百货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
1865年汇丰银行“汇款丰裕”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
发行银元、银两特权
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②局限:起步晚;发展不独立(官僚干预、外资干预)由官僚主导到官商合作;具有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
艰难成长——中国近代银行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督办铁路公司事务的盛宣怀指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勿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他主张银行商办,“用人办事,悉以汇丰章程为准”。法、奥两国领事先后找盛宣怀商谈,要将中国通商银行并入法、奥商银行,“均经外务部严词竣拒之”。
(2)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3、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
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变为大众化商品。
奴隶成为商品
走私鸦片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
欧洲市场
18世纪后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普惠性商品种类增多
罪恶性商品种类增多
4、商品流通种类增多:
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海上
马车夫”
荷兰
英国击败荷兰
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
英国击败法国
“日不落帝国”
英国完成
工业革命
“世界工厂”
世界贸易中心
多中心
多极化
世界格局
葡萄牙
西班牙
称霸世界
16世纪 17世纪 17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表格数据反映了一战前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观点)
新兴工业国家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大,而作为守成大国的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一家独大的地位不复存在,开始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内容)
趋势:单中心格局→多中心格局
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原因?
①殖民霸权: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18世纪中后期实现世界殖民霸权。
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③经济政策:
1852年开始,英国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工业发展。
④强大海军为对外贸易提供了保护
⑤具有海上交通的便利条件
19世纪中期的英帝国版图
延伸思考: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又会有哪些新变化?
【真题研析】
1.(2024·广东·高考)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随后几十年间,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制品比伊朗的丝绸更受欢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伊朗( )
A.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 B.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C.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伊朗)。根据材料“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展,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市场,导致伊朗纺织业受到冲击,由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说明伊朗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C项正确;伊朗并非英国独占的殖民地,还有俄国也侵略了伊朗,排除A项;大量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冲击了其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英国对伊朗的经济侵略,这不利于伊朗民族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真题研析】
2.(2024年浙江卷1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段话旨在( )
A.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B.反映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C.阐明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世界)。据材料“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民族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是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根本动力,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促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而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排除A项;材料所述“交往和分工”指的是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交往和经济分工合作,认为生产方式的进步促进了各地区的交往联系和国际分工的扩大,“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列举材料的部分关键词,未能点明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生产力发展推动世界连为一体,“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真题研析】
3.(2024年浙江卷1月)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之后咖啡馆逐渐风行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人也有计划地在殖民地生产咖啡。1882年,第一家国际性的咖啡交易所在纽约开张。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成了全世界咖啡生产的中心,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咖啡传入亚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②咖啡传入欧洲源于启蒙思想家的大力宣传
③拉丁美洲成为全世界咖啡生产中心与近代不合理国际分工密切相关
④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得益于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和现代世界。咖啡传入亚洲不晚于6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建立是在近代以后,①错误;咖啡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与新航路开辟有关,而非源于17至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大力宣传,②错误;拉丁美洲成为全世界咖啡生产中心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殖民统治,大规模种植咖啡,拉丁美洲形成单一经济结构,沦为殖民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反映近代不合理国际分工,③正确;近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促使咖啡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日常消费品,文化的交流使得饮用咖啡风气的日益流行,因此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得益于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的交流,④正确。③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世界市场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
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
工业革命后
最终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后
促进
巩固、活跃
贸易中心转移
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商品种类的丰富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荷兰、法国、英等
商业强国崛起
贸易规模和
资金流动量大
空 间
内 容
商品贸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