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由桥梁、人工岛、隧道三部分组成,总长约55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于2009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10月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的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它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三地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课前提示P75
习近平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
这反映了中国哪一方面的建设成就?对!交通运输的成就。那么,现代交通运输有何新变化?又有何影响?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1.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图片等方式熟悉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海造船业的发展状况,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搜集世界航空业的发展历程、中国飞机制造业及航空业的发展历程等相关史料,认识世界航空业的发展,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现代中国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培育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
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多重影响。
时间轴
时空史观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逻辑来看,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性。
01
陆海交通的发展
回顾:汽车是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谁被称为“世界汽车之父”?
1.汽车的发明
(1)1885年10月德国人卡尔 · 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但在20世纪以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卡尔本茨和“奔驰1号”汽车
(2)福特T型车的问世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
①时间:1908年
②地位: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③设计: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
地位: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3)新中国汽车工业:
1949-1960 初创阶段:
兴建汽车工业,研制第一辆载货卡车和小轿车。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961-1980 探索成长阶段:
兴建“二汽”等一批汽车制造厂和配套厂。
1981-至今 快速发展阶段:
成立合资汽车公司,国产汽车迅速崛起。
◎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①
②
③
时空观念
◎ 1958年毛泽东观看国产第一辆小轿车东风
【思考】中国第一辆小轿车制造的背景是什么?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红旗 L5
比亚迪仰望
2.高速公路
(1)世界
①含义: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②原因: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
③出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④发展: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思考】哪些因素推动了高速公路的诞生?
①社会经济的进步
②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战争的需要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2)中国: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
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91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2.高速公路
◎1988年建成的上海嘉沪高速
◎中国高速公路示意图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徐丽等《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成就巨大,投资主体多元,投资形式多样。
意义:①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④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⑤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
历史解释
3.高速铁路
(1)世界高速铁路: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
◎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2)中国:
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起步
发展
“走出去”
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伊安高铁二期通车
中国高铁,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张“中国名片”,展现新时代“中国制造”的魅力。中国高铁也被外国人评为“新四大发明”之一。
材料 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铁规模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展望到2030年,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国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
【问题探究】P80
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1958年后……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
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①青藏铁路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密切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汽车 世界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
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58年,新中国
制造了第一辆国产小轿车;2021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02亿辆。
公路 世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高速公路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在德国,二战
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中国 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2018年港珠澳大桥;2021
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91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铁路 世界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 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022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2万公里。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思考点】概括20世纪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①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②高速化、便捷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
③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④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1.世界的航运业
(1)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2)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3)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二)海上交通发展到新高度
◎英法海底隧道
◎航海雷达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海洋交响乐号。长361米重近23万吨,可以载客6680名。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2.中国造船业
(1)表现
①1978年前,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②1982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国际市场份额超过40%。
(2)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融入市场,发展迅速。
(3)原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02
航空的发展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1914年,美国开通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从旧金山到洛杉矶
1919年,欧洲开通定期的国际航班
20世纪70年代,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宽体客机“波音747”
◎美国国内主要航空线路
二.航空的发展
1.世界航空的发展
◎飞行者1号
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布质和木质转变为金属,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喷气式飞机所代替。
◎ 1919年德国生产的全金属民航客机
时空观念
2.中国航空的发展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飞机、定期航线等数量众多,航空事业发展迅速。
二.航空的发展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
◎国产C919大飞机
【学思之窗】中国的民航领导体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点?为什么?
1949-1979年间,民航领导体制变动频繁,总体上是一个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化的行业,实行军事供给制。(原因:计划经济、航空资源紧张)
1980年后民航实现了“军转民和企业化”的变动。(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经济上: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政治上: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府对发展交通运输大力支持;
③科技上:科技创新成果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03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交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
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清·大龙票·近代邮政
◎现代物流业
◎魏晋·驿使图
◎元·深青驿站遗址
2.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①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②城市区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公共马车
◎有轨电车
◎地铁
◎公共汽车
郑州东区职能规划
3.改变了人们生活观念,时间观念增强
①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②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导致早高峰晚高峰交通拥堵现象
③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温故知新】近现代交通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
①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②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变化。
③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对国家建设
对城市兴衰
对信息交流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
④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缩短人流物流时间、影响城市规划、影响人们时间观念、推动大众旅游)
材料一 通过交通,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交通产业自身也创造国民收入,并直接带动旅游无烟产业的发展。
——《交通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材料二 从文明演进的脉络看,交通运输发展是人类追求交流联通的自由意志挑战时空阻隔的过程及结果,成为技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阶的重要标志。
——《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国道路》
材料三 交通拥堵、航班延误、各类突发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时间浪费、人员伤亡,不仅损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对人文环境造成混乱和伤害。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探究: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家国情怀
(1)积极影响:
①科技:促进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
②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
③社会:加快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变丰富人们生活。
④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信息传播,开阔视野。
(2)消极影响:
①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等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和人员伤亡
②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拥堵现象会日益严重。请你针对的城市拥堵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加强政府干预,合理交通需求控制;②加强公交交通优先;③增加道路交通投资供给;④优化改善交通组织;⑤提高交通信息化程度。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知识延伸
家国情怀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陆上交通(汽车、高速公路、铁路)
陆海交通的发展
航空的发展
海上交通(海底隧道、中国造船业)
世界(空中航线、国际航班)
日常生活方式、观念变化
中国(民用航空迅速发展)
世界成为“地球村”
工作与生活便捷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本课小结
典例研析
1.(2024·丹东)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
A.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交流 B.国家实力的对比决定商品种类
C.交通网络发展助力国际贸易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C
[解析] 根据材料“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可知,国际铁路交通网络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国际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德国的国家实力对比,排除B项;“一带一路”是2013年提出的,排除D项。
2.1890年,美国60%的街车线路仍在使用马匹作动力;到了1920年,几乎每个城市和集镇都有了街车服务,而且在这些街车系统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有轨电车。由于这30年间电车在美国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被称为“电车时代”。美国“电车时代”的到来( )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缩小了城乡经济差距
C.推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 D.加剧了城市拥堵状况
C
[解析] 根据材料“到了1920年,几乎每个城市和集镇都有了街车服务,而且在这些街车系统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有轨电车。由于这30年间电车在美国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可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当时行驶在美国城镇的有轨电车极大地推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C项正确;美国“电车时代”的到来,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无关,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城镇运行有轨电车有利于改善美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材料无法反映有轨电车的使用能显著缩小美国城乡经济差距,排除B项和D项。
3.如图反映出( )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
B.紧张的国际形势阻碍了人们出行
C.铁路修建总里程数在逐渐减少
D.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
A
[解析] 通过观察图中曲线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后半期英国铁路乘客的下降反映出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A项正确;紧张的国际形势并非二战后英国铁路乘客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铁路乘客而非铁路修建总里程数的逐渐减少,排除C项;材料没有和其他交通工具比较,不能说明英国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