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王衍(字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常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典故:阿都物
第15课 失之贫弱 得之富昌
—— 货币的使用与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
重 点: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难 点:货币演进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壹
一览众“钱”世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活动:结合材料以及课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所能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人们很难去衡量到底一只羊能换多少兜水果,几只羊才能换来一头牛......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特殊商品,牛羊、贝壳、宝石、盐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易。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1.生产力的提升,
2.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唯物史观)
货币含义: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在商品交换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
学习任务一:梳理中国各个时期货币演进历程
北宋 :交子
夏:海贝
秦:半两
元 :宝钞
明清 :白银
商:铜铸币
汉:五铢钱
结合P87-89,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中国各时期的货币。
唐:开元通宝
春秋战国:多种多样式的铜铸币
学习任务一:梳理中国各个时期货币演进历程
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由纸币宝钞向白银货币化的演变
探究一:结合P87-89,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中国各时期的货币演变的趋势。
贰
史海寻“钱”迹
中国近现代货币的演进
◎袁大头
◎法币
政府开始
铸造银元
晚清
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中华民国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8年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
1999年启用第五套人民币
新中国建立后
◎人民币
政府发行银元券失败
1935年法币改革,禁止银元流通,白银收归国有。
抗战、解放战争,法币贬值崩溃
1948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
金圆券崩溃,民间重新使用银元
◎金圆券
任务二:梳理晚清至今的主要货币形式及其演进历程
人民币
发行原则
经济发行
计划发行
集中统一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
货币的发行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为什么人民币能够长期保持币值稳定?
探究二:
吸取中国历代货币政策的经验教训;强有力的人民政权的支持(强大的政府公信力);
;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综合国力的提高;制度保障……
货币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国家政局的变化,统一和分裂。
政治因素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造纸技术,特别是印刷技术的进步,对纸币的出现非常重要。
战争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货币的发行。
国际局势的变化,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白银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军事因素
国际因素
影响中国货币演变的主要因素:
启示
延伸思考:谈一谈货币能发挥哪些作用?
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
珠穆朗玛峰图
人民大会堂
布达拉宫
经济:
流通、支付、贮藏、价值尺度、世界货币
政治:
政治宣传、国家认同、国力体现
文化: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国
欧美
18---19世纪
币权即国权,币运即国运
17世纪
1.(2020·全国Ⅲ卷·2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真题演练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B
叁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钱”世今生
世界货币体系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1816—1929
1944—1971
1976—至今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英美两国在各种的历史时期,担当着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货币变成世界货币,完全是出于自身考虑,法定货币越安全,自己的国家就越安全。
——宫崎正胜 《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
英国:
英国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
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强国,世界工厂。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4)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背景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金本位制度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以英镑为中心;
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确立金本位货币制度: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金本位制的推行,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有利于币值和汇率的相对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等同于黄金,有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确立和巩固。
金本位制的形成
金本位制的特点(内容)
金本位制产生的影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
材料: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背景
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需要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
二战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黄金
美元
各国货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内容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WB)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职责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银行贷款对象最初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影响
积极: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
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
消极:
美元取得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P91学思之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等手段,稳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发展;
同时,促进各国贸易的发展,以便各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时间:20世纪70年代
过程(表现):
1971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
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布雷顿森林制度最终解体。
影响:美元地位削弱,但仍处于中心地位;货币体系出现多元化趋势。
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瓦解的原因有哪些?
体系本身的弊端;
美国实力的衰落,贸易逆差,美元贬值;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
西欧、日本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世界其他地区国家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繁荣;
越南战争导致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1976-现在)
建立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
特征(内容)
黄金非货币化;
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有助于各国保持国内经济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016年SDR篮子货币权重比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基础货币,这是新兴经济货币首次被纳入SDR,也是人民币第一次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不再以黄金的代表者出现,美元直接成为世界财富的代表。在牙买加体系中,美元的货币权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又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内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世界经济经常动荡和国际收支失衡。
从金本位制到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哪些认识?
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它的不断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的结果。
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以英镑为中心的
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国际金本位制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货币演变过程及趋势
货币产生原因
探寻货币演变的推动因素
金本位体制(英镑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中心)
多元格局的国际货币体系
本课小结
国际经济实力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格局
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
1.(2024·银川)春秋以前支付手段多用贝,至战国时期形成了布币、刀币、环钱三大青铜货币系统。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上述变化说明( )
A.商业功能转向逐利增财
B.青铜文明走向鼎盛
C.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
D.民间支付多用铜钱
C
[解析] 根据材料“其中布币由农具演变而来,刀币来自实用刀具,环钱可能仿自纺轮。此外,黄金逐渐用作支付,但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还是铜钱”,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影响了货币形态,说明货币形态受生产力影响,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变化,无法得出商业功能的变化,排除A项;货币的变化,不能看出青铜文明的状况,排除B项;“民间支付多用铜钱”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D项。
2.(2024·合肥)《史记》记载,秦统一后,废除原六国各种形制和材料的货币,推行了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史记》中又有“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的描述,后世出土的铜钱也符合此说;据睡虎地秦简记载,秦代符合标准的织布也可作货币。这反映出( )
A.秦朝实际货币政策比较灵活
B.《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
C.当时法定发行货币包括实物
D.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
A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虽然推行统一的铜币半两钱,但是半两钱不是唯一的货币,各地货币重量不完全一致等,反映出秦朝实际的货币政策比较灵活,A项正确;《史记》的记载比较混乱的说法不符合事实,也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织布虽可作为货币,但是并非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工商业发展较迟缓的信息,排除D项。
3.洪武初期,市面上主要流通铜钱“洪武通宝”,然而因铜料极端缺乏,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百姓仍习惯于使用元朝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这反映明初(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铜币
B.铸币工艺水平有所下降
C.百姓习惯决定货币政策
D.经济形势影响货币政策
D
[解析] 根据“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最早”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与铸币工艺水平无关,排除B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