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呼吁冲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
巴以冲突
俄乌冲突
呼吁冲突当事方保持理性克制,切实遵守国际人道法,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 第14课
因时而变,因势而为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程标准: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周恩来外交风云》目录(局部)
一、周恩来外交生涯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起点——延安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中国一定要管”
“传说中的周恩来”
万隆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中美关系转折的前奏和“改变世界的一周”
对日外交的“先发制人”策略
尾声
——摘编自傅红星《周恩来外交风云》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逻辑严密)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时俱进
国际:两大阵营对立;
苏联(社会主义)支持中国,
美国(资本主义)敌视中国;
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巩固新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影响外交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际国内形势
领导者的智慧
一边倒
材料二 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毛泽东
01
建国初期的外交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一 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必须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长期、尖锐、激烈的侵略威胁。美国先后在中国台湾、朝鲜、越南布置了三条针对中国的战线,并采用种种手段威胁、遏止新中国,企图给新中国的生存造成重重困难。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成立初的国内外形势。
“一边倒”和“独立自主”相矛盾吗?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明确指出,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周恩来总理明确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从这一立场出发,即使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也没有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批评和抵制。
——唐家璇《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不矛盾!
“一边倒”不是毫无原则的倒向一边,相反,它是以外交关系上互相尊重、平等和独立自主为前提的。中国始终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姿态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独立自主正是中国外交最核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的一边倒体现出了策略的灵活性。
01
建国初期的外交
三大政策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独立自主
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巩固了新生政权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不致于孤立
特点:
意识形态的色彩浓厚
的革命外交
01
建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均为社会主义国家) 9(部分新兴国家) 1(巴基斯坦) 0 0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材料四 抗美援朝发生以后,联合国大会于1951年2月通过正式决议,认定中国为侵略者,把中国作为破坏世界和平的国际叛徒从此中国长期被排斥于国际外交之外。1953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决议共产党中国不应该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并且确定一旦联合国恢复中国的代表权,美国将在下一次会议年度中停付会费。
——沈志华《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
美国利用联合国在国际舆论上污蔑新中国,并对新中国采取全面孤立遏制和外交封锁。
外交诉求
突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
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新型国际关系
1953年 国内一五计划开始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印度提出就西藏问题进行谈判
(1)背景与外交方针
02
推动外交新发展
背景
①国际:朝鲜停战,局势趋于
缓和;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②国内:一化三改造需要有利
的国际环境;
为解决中印间西藏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日内瓦会议
(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包容性与开放性)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
关系的突破。
第二次建交高潮(主要与亚非国家)
特点:
突出国家利益的
国家外交
50年代末60年代初
1964年
(2)外交成就
02
推动外交新发展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中美
中苏/俄
1950
1976
1979
2023
敌对
建交
从敌对到关系正常
从友好到关系破裂
冷战
政策
成就
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代办级外交;
亚非建交狂潮
中法建交
0
50
100
150
200
19
111
120
182
百废待兴
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
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周恩来外交风云》目录(局部)
一、周恩来外交生涯
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起点——延安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中国一定要管”
“传说中的周恩来”
万隆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中美关系转折的前奏和“改变世界的一周”
对日外交的“先发制人”策略
尾声
——摘编自傅红星《周恩来外交风云》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逻辑严密)
贰
图: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大开国门
迈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
阶段①:1970年-改革开放前
阶段②:改革开放后
尼克松:“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你握手,我很抱歉。因此当我走完梯级时决心首先伸出我的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交往了啊!”
图: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
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有人说:“尼克松用七天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谈谈你对“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两句话的理解。
聚焦: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01
打开外交新局面
(1970年-改革开放前)
从
民
间
交
往
到
官
方
交
往
1971年4月
1971年7月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访问中国
基辛格访华
1960年
中苏关系破裂
1961年
美国介入越战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69年
珍宝岛事件
1970年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国内外形势
现实机遇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美苏冷战暂处守势
陷入越战难以自拔自身经济实力下降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两次秘密握手,促成一次震惊世界的握手
图:基辛格访华
图:乒乓外交
聚焦: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01
打开外交新局面
(1970年-改革开放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01
打开外交新局面
(1970年-改革开放前)
1970年起
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1971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6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
中日建交
1971年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外交成就
第三次建交高潮
一条线,一大片
中美
中苏/俄
1950
1976
1979
2023
敌对
建交
从敌对到关系正常
从友好到关系破裂
冷战
“文革”
政策
成就
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代办级外交;
亚非建交狂潮
中法建交
一条线,一大片
恢复联合国席位
中美关系缓和
中日建交
0
50
100
150
200
19
111
120
182
百废待兴
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
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了什么 和平发展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国家综合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关系: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
1989年
中苏关系正常化
1997年 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2000年
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1979年 中美建交
2003年 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联合国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
G20集团国 2016杭州峰会
进入21世纪
1979
1989
世纪之交
周边关系新进展
①大国关系
②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③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④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大国关系
02
外交政策新调整
(改革开放后)
背景: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与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
外交政策: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
中美
中苏/俄
1950
1976
1979
2023
敌对
建交
从敌对到关系正常
从友好到关系破裂
敌对
建交
关系正常
友好
冷战
一超多强
“文革”
改革开放
政策
成就
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一条线,一大片
恢复联合国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关系新格局
0
50
100
150
200
19
111
120
182
百废待兴
社会主义建设
与社会
主义国
家建交;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代办级外交;
亚非建交狂潮
中法建交
三大
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图:2016年9月 G20领导人杭州峰会
叁
中国智慧
影响世界
中国声音 世界倾听
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与世界的互动空前紧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
中国外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最新版)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
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
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摘自《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走出外交新道路
(1)背景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走出外交新道路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1月)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道路。
(2)外交思想
走出外交新道路
(3)外交实践
01
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02
03
建立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交往新路
04
引领全球治理体系
改革与建设
05
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平发展,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整体推动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合作
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推动构建总体稳定、
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深化周边国家关系;
中美
中苏/俄
1950
1976
1979
2023
敌对
建交
从敌对到关系正常
从友好到关系破裂
敌对
建交
关系正常
友好
友好
合作与竞争
冷战
一超多强
多极化
“文革”
改革开放
中共十八大以来
政策
成就
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抗衡苏联
恢复联合国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遵循和平发展理念,
开展全方位外交
为经济发展创设
和平、有利环境
交往新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0
50
100
150
200
19
111
120
182
百废待兴
社会主义建设
与社会
主义国
家建交;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代办级外交;
亚非建交狂潮
中法建交
三条
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因时而变,因势而为,与时俱进
延续性,创新性
变 :国内、外的局势;具体的外交政策;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家利益
不变: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选择;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清政府的一位外交官名叫谭锦镛,因为扎着子,在旧金山被美国警察殴打,辫子像牵狗绳一样被拴在栏杆上,还被扣上手铐押到警察局,被当地华裔商人赎出来后,跳水自尽。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谭锦镛 ——
近代屈辱外交的悲情缩影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下
笃定担当的大国作为
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和平发展道路
经济:综合国力的增强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外交:超越意识形态处理国家间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巴黎协定》
“一带一路”
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P84:为什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
其动因是什么?
原因: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秉持正确义利观,中国始终支持发展中国家。
动因: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1.(2024·德州)1949年10月19日,深圳正式解放。但解放军并没有进驻香港,而是在深圳停下了脚步。毛主席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指出:“利用这两地(香港、澳门)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做最后决定。”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
B.意在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和平共处
C.直接促成中英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是基于社会制度差异的深度考量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毛主席考虑当时国内国际形势,认为维持香港现状,比收复香港更有利,香港实际上作为中国对外物资中转站,承担着中国和世界交流的窗口作用,A项正确;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不是这一做法的意图所在,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英才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中英关系正常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当时主要考虑的并非社会制度差异,排除D项。
2.(2024·沈阳)1963年,周恩来在答美国《时代》杂志记者问时说:“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问题应该由大家来共同讨论,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这种讨论,甚至把有利于少数垄断者的决定强加给没有参加讨论的国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B.秉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我国反对将关系全人类命运的问题由少数国家垄断讨论,而是应该由大家共同来讨论,这说明我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少数国家独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对于国家关系的看法,并不能体现“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和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排除B、C两项;材料内容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无关,排除D项。
3.(2024·武汉)邓小平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这两个转变”( )
A.奠定了改革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
B.提高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
C.构建了中西全面交流的价值体系
D.着眼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因素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对国际形势判断和对外政策的“这两个转变”推动我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高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B项正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排除A项;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中西全面交流”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