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9 13: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课————————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01
03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目录
CONTENTS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02
01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和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明朝的黄册
△清朝的户口登记册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商周时期
萌芽阶段
中国历史上最早对人口进行管理的记录应当从商代开始。甲骨文中,常常出现“登人”的字样,即登记人口的意思。但当时的“登人”,几乎都以人丁为计量单位,而且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口”、“人”等字,但却很少出现“户”、“家”的说法,因此后人推测,商周时“登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还不具备后代户籍制度所具有的多重功能。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生死。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周礼·秋官·司民》
“王登人五千征土方”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二)战国时期
形成阶段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纷纷实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军事力量,对人口管理和控制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户籍制度的形成。
秦国:什伍制度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一旦发现形迹可疑者要及时上报,使“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管子·禁藏》。
什伍连坐法
思考: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
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维护社会稳定、限制农民迁徙,稳定农业生产的需要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三)秦朝时期
分类登记
一般百姓建户籍、宗亲贵族建宗室籍、官吏建宦籍、商贾建市籍
(四)汉朝时期
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是西汉王朝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该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
为国家赋役征收提供依据;
强化了基层的社会治理
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东汉,战事频繁,户籍散乱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五)魏晋时期
黄籍、白籍、土断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魏晋时期连年战争,产生大量流民,导致政府地方管理和徭役征发难度加大,从而重新制定户籍分类标准,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六)隋朝时期
大索貌阅
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文帝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一场户籍整顿的全民大检查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朝时期
主户、客户
思考:导致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地主、自耕农等)
(2)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①宋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②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加强,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
宋代凡属有常产的税户,都划为主户。其中一小部分居住于城镇,称为坊郭主户,根据房产等的多少区分为十等。大部分主户分散于农村,称乡村主户,根据常产的多少划分为五等。主户根据占田多少、户等高低承担国家的赋役。客户一般不承担赋役但要向地主交纳地租。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七)宋朝时期
主户、客户
思考:由唐至宋,赋役征收标准和户籍制度各有何变化?影响如何?
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容,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涌入城市。
变化:赋役征收标准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户籍产生主、客户之分。影响:①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使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③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八)元朝时期
诸色户计
元代参酌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习惯,因地制宜,建立户计制度,将全国人民依阶级、职业、宗教等之别为标准,编纳入诸色户计之内,一体适用,且世代承袭,不得任意变更。
民族 户别
蒙古人 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
色目人 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
汉人 南人 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阴阳户、礼乐户、僧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儒户、河西户、契丹户、舶商户、淘金户、女真户……等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九)明朝时期
黄 册
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推行户帖制度
黄册是户口登记簿,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每一土地进行编号、绘制图形、确认产权,登记在册。状如鱼鳞,所以得名。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十)清朝时期
永停编审
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伴随固定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户籍制度成为单纯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再具有财政功能。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朝代 主要措施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两晋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户籍散乱
黄籍白籍
大索貌阅
唐承隋制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黄 册
永停编审
严格户口登记、限制人口迁移是传统户籍制度的主要特征,摊派赋税役、加强治安管理是传统户籍制度的重要功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户籍制度分配和调节土地占有,然后再通过户籍征发赋役。其总体趋势是户籍制度逐渐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分离,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步减弱。
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
巩固练习
(2024年浙江卷1月)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2023年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C
B
巩固练习
南宋开始盛行以职业划分户种的做法,到元代发展为“诸色户计”,各色职业户均要向官府提供不同的劳役。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这反映出( )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政府重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C.户籍政策的变动具有开放性 D.私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
唐代实行外出人员报告制度。按规定:离乡外出必须申请过所(通行凭证),由里正(地方官)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外出人的户等、本人外出后赋税是否有人代为承担等,然后开具证明申报上级审批是否给予过所。这一制度旨在( )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保护地方文化传承
C.维护传统伦理孝道 D.保障国家财政收人
D
02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囿于财政能力与通讯手段的局限,传统中国的正式官僚体制只能到地方州县一级,县以下的地方基层该如何治理?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一方面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步下移,一方面州县以下的基层社会以士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为主导进行地方自治,两者相辅而行,交融互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一)基层组织形态
乡里制度
1.目的:
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
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特点:
3.发展:
秦汉
唐朝
明朝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坊、村正
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基层社会治理
乡绅自治为主要方式
1.概况:
2.发展历程:
秦汉
唐朝
北宋
明朝
清朝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寓兵于农
十家牌法,王阳明创造。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国家对基层治理的干预逐步增强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特 点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 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②地方的自治色彩鲜明;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结合。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发展趋势
①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 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①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③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趋势原因
学习聚焦
封建时代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税和维护稳定。
巩固练习
明代中叶,开始推行附籍与寄籍制度。所谓附籍是指“各处逃移人户悉有(宽恕)其罪,许于所在官司附籍,纳粮当差”,寄籍是指保留原籍的同时可在外挂籍寄居。这表明当时(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赋役负担的减轻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社会流动性增强
D
(2023年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B
巩固练习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中国古代政府实施该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人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B
《后汉书·百官志》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此可见,当时( )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维形出现
A
03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救济目的
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生活,以维护统治
救济类型
政府救济(主体)和社会救济(辅助)
明代敖英《东谷赘言》记:“我朝设养院以养民之鳏寡而无告者也;惠民药局以济疾病之穷者也;漏泽园以葬无主之死者也;课守令积谷而为殿最以赈凶岁之饥者也。”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救济内容
弃婴养育
助学济困  
贫病救治
养老善终
理丧恤葬 
失业救济
《湖州婴儿局增田记》中规定:“诘其所从来,真弃儿乃书于籍”,“使乳母乳之,月给之粟”,“择媪五人为众母,长众乳,各哺其儿又一人。”  
高斯得《江东提刑司新创药局义阡记》“捐司存羡钱百万,创业药局。制急于民用者凡五十品,民有疾咸得赴局就医,切脉给药以归”
元代贡师泰《义阡记》:“凡孤贫无依,羁旅无归者,皆得葬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救济举措
政府主导的救济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以调节粮价;
隋唐时期,政府建立储粮制度以防治饥荒灾害;
唐朝开始,设立收容贫老、孤儿和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名常平仓,民便之。——(《汉书·食货志》
△陕西大荔的丰图义仓,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慈禧太后朱批"天下第一仓"。
避免“谷贱伤农”
防止“谷贵伤民”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一)社会救济
救济举措
民间力量的救济
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范仲淹购置义田用作宗族公产以周济族人,并附设义学供族人子弟免费入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义庄。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二)优抚政策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鳏寡孤独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
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礼记·王制》载,汉代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持官府颁发的鸠枚可享特别优待:出入官衙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可免税务;且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
古代老人的优待证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P103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大明律》规定:“凡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1)保障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受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中“仁爱”“民本”思想的影响;以法律的强制性弥补道德自觉的不足。
(2)难以落实。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封建社会吏治的腐败以及监管体制的缺失,导致其大多成一纸空文。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积极:
①经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政治: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③思想:弘扬了传统道德。
思考: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有何进步性和局限?
局限:
①缺乏稳定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②覆盖面相对较窄,享受社会保障的机遇不均等。
③其本质目的是为维护统治。
巩固练习
欧阳修、苏淘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与使创有范氏义庄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家”等。这一风气逐渐“重义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深人社会生活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
A
(2024年江苏卷)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B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巩固练习
董熠在《救荒活民书》中记载:“(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赈(卖出);义仓以赈济;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家;又遏(买入)有禁,抑价有禁。”这表明( )
A.赈济的对象没有选择性 B.否定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C.赈灾救助措施的多样性 D.富民没有参与灾荒赈济
C
开皇五年,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劝募当社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由当社为首的人负责管理。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文帝命令西北诸州的义仓改为州或县管理,劝募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纳税。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义仓从根本上解决了饥民问题 B.义仓客观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C.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不断加强 D.隋朝农业发展,农民富足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