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大气热力环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大气热力环流是基本的自热地理原理,也是本节的重点。它承前启后,既承接大气的受热过程,又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基础。可先带领学生从实验出发,引出空气运动的原因,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可适量运用视频、动图等形式丰富课堂形式。
学情分析:大气热力环流是本节课的重点,鉴于本节课知识相对抽象,可通过观看热力环流模拟实验视频资料,让学生去探究自然现象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观察分析、画图,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①通过实验,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②画出示意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③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重难点:①阅读教材第36页文字资料、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和视频观看,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完成目标1.②通过小组合作,绘制热力环流简单示意图,完成目标2.③通过小组合作在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示意图上,依次标出冷热、气流垂直运动方向、高低气压、气流水平水平运动方向以及具体风向,了解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完成目标3.
教学评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问:地球表面的热量来自于哪里?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有来自哪里?答: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追问:地球表面高纬度之间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吗?高低纬度间大气获得的热量相同吗?答: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开展做好铺垫。环节二:师: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性质,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大气存在着热量和温度的差异,必然引起大气运动。问:观看热力环流模拟实验视频,要求: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认真观看视频。答:总结得出一般规律: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得出结论:烟雾的运动轨迹实际反映了玻璃缸内空气运动情况,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运动。师:请同学们根据玻璃缸内空气流动路径,画一个简图,表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选择3个左右学生的绘图展示)生:独立画图。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视频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环节三:展示课件。问:如图所示,A地受热,B、C两地冷却,在A、B、C三地的近地面和上空气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如果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同时,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问:由于同一水平面产生了气压差异,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A、B、C三地近地面和上空的空气分别怎么流动?生:近地面的空气从气压较高的B、C两地向气压较低的A地流动,高空的空气从气压较高的A地流回气压较低的B、C两地。这样,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就构成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看视频和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动手完成下列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生:独立画图。设计意图通过师问生答的形式及动手画图,让学生明确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步骤,画图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师:大家分析的很准确。在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与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在理解热力环流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相反;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大气的垂直运动:经地面冷——气流下沉——气压高,近地面热——气流上升——气压低;(4)“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形式。环节四: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是很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城市风就是热力环流。城市特别是市中心由于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汽车数量多,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气温较高,形成热岛。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画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生:独立思考2--3分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统一小组思想后选出小组代表,分组展示所画图片,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及时补充不同观点。师:除了“城市热岛环流”之外,海陆风也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知识,尝试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生:独立思考2--3分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统一小组思想后选出小组代表,分组展示所画图片,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及时补充不同观点。设计意图通过画城市风、海陆风示意图,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会知识的迁移转化,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力和地理实践力。板书设计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利用15分钟时间,完成课时评价作业(六)中本节相关练习题,通过针对性习题,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迁移转化的能力,发现学生遗漏或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和困惑的问题,进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做题能力双提升。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节课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借助视频、多媒体展示针对性图片辅助学生理解,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理解的形式展示知识。
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开展顺利,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相对理想,但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练习题做题效果不太理想;本节课内容与物理学知识联系较多,应该多用实验、图表等形式来将地理原理知识形象化,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及时的小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及时把握规律,注意实践相结合,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本节难度较大,课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