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第1-16课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关于金字塔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B.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大 D.反映了古埃及法老的无限权力
2.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先祖创造这些文字主要是为了( )
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 古代印度 中国
古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梵文 甲骨文
A.对外交流的需要 B.生产生活的需要
C.记录战争的需要 D.祭祀祖先的需要
3.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的是( )
①太阳历 ②阿拉伯数字 ③六十进位法 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
A.强化了等级制度 B.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
C.推动了海外贸易 D.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5.右侧是古希腊雕塑成果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B.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6.“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都是西方著名的谚语。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掷铁饼者》 《米罗的维纳斯》
A.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斥着暴力
C.当时许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D.罗马文化涌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7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
A.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B.德意志、法兰西和英格兰
C.法兰西、英格兰和意大利 D.德意志、意大利和英格兰
8.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该材料描述的是( )
A.希腊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西欧封建城市 D.欧洲大学
9.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此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0.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1.下列表格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
A.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12.幕府统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下列内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武士团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B.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
C.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幕府频繁参与皇室、贵族间的权力斗争
13.右图是李老师设计的西欧中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框处应该填写的是
A.西欧的庄园经济走向成熟
B.西欧封建制度的最终形成
C.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D.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14.“在新型的商品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已不满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要求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不再受到干扰和阻挠,他们对现存的文化不满,但他们自己又太年轻,不足以创造一种新文化以取代他们厌恶的中世纪天主教的旧文化。”这反映的是
A.手工工场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B.阿拉伯人对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贡献
C.中世纪经济的繁荣促使大学兴起 D.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5.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 B.殖民扩张促进世界物种大交换
C.列强从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 D.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历史原因
二、辨析改错(8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法老哈佛拉统治时期,古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 】
(2)2世纪,罗马共和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其为“内湖”。
【 】
(3)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
(4)1588年,英国打败了葡萄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1)材料一中“法典”指的是什么 该“法典”对后人来说,具有怎样的价值 (3分)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据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什么。如何理解罗马以法律征服了世界 (3分)
材料三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摘编自《全球通史》
(3)查士丁尼命人编写该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治理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据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 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政治制度” (4分)
材料二
遣唐使
改革时的日本 唐朝
政治 中央 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经济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中图一遣唐使回日本后推动了哪次重大社会变革 对比图二表格,说说日本这次改革的特点。(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改革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欧洲文艺复兴示京图
图一《文艺复兴示意图》 图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三 《三角贸易示意图》
(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位于图一的 处(填字母);图二中代表西班牙王室利益的航线是 和_____(填字母);三角贸易的终点是图三_____处(填写序号)。(4分)
(2)根据以上三幅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5 CBCDA 6-10 DABCD 11-15 ABCDA
16.(1) × “哈佛拉”改为“图特摩斯三世”
(2)× “罗马共和国”改为“罗马帝国”
(3)√
(4)× “葡萄牙”改为“西班牙”
17.(1)《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2)《十二铜表法》罗马法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深渊,成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律的基础。
(3)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4)如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
18.(1)成年男性公民 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它具有狭义性和阶级性。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大化改新。效仿唐朝政治经济制度。
(3)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改革创新。
19.(1)C B D ③
(2)观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论述: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孤立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角贸易给欧洲殖民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这是欧洲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