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25 19: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
八 年 级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成绩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70分)
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1-5题。
1.接近乙与丙分界线的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 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
2.关于甲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稻田遍野甘蔗甜 B.黄土遍地常流失
C.降水稀少多沙漠 D.旱地麦浪苹果香
3.与图中甲、乙两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1月10℃等温线 B.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区域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泰州市分布于( )
A. 甲 B. 乙 C.丙 D.丁
5.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在图中哪一地区可以见到( )
A. 甲 B. 乙 C.丙 D.丁
6.下列地形区与其土壤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红壤 B.东南丘陵﹣黄土地
C.黄土高原﹣紫色土 D.东北平原﹣黑土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7-10题
7.图中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 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8.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A.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 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 发达的水运条件 D. 丰富的矿产资源
9.下列对东北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被称为高原湿地 B.“红土地”广布
C.是干旱的宝地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0.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湿润 D.炎热干燥
11.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界限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地形地势 C.气温和降水 D.夏季风
12.“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述的是我国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
A.广州 B.昆明 C.南宁 D.贵阳
13.玲玲来自海南省,她说的话可信的有( )
A.我们经常到户外溜冰 B.我们的房子是平顶的
C.我们那儿的人喜欢游泳
D.春天,我们经常受到沙尘的侵袭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成说 B.地震说 C.火山堆积说 D.风成说
15.甲 乙 丙演示图,显示了森林 草地所具有的哪些作用( )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
16.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 豪放 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17.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 吊脚楼 B. 蒙古包 C. 平顶屋 D. 四合院
18.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传统民居,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 B.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C.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19.外国游客准备在北京参观旅游,他们能看到的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是( )
A.故宫 B.奥运会 C.鸟巢 D.敦煌壁画
20.虽然北京的交通发展迅速,但是堵车现象仍然存在,下列治理措施中,你认为可靠的是( )
A.全部限制私人购车,一律坐公交车 B.上下班时间间隔加大,错开车流高峰
C.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状况 D.外地车辆一律不能进京
21.距离北京最近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2.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23.各种国际会议在北京频繁召开,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是( )
A. 政治中心 B. 交通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文化中心
24.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25.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6.我国四大区域中人口最少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7.下列山脉中属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的是( )
A.天山 B.雪峰山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脉
28.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此线以北多旱地,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D.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29.台湾岛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30.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来看,华北平原属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1.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海上运输业 B. 加工工业 C.博彩旅游业 D.金融贸易业
3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33.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为了城市的扩展,他们都采取的措施是( )
A.都积极向外移民 B.鼓励居民到祖国内地工作
C.减少公共设施用地,以增加住房 D.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
34.下列不属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是( )
A.香港大学为祖国内地培养人才 B.内地游客去港澳地区旅游、购物
C.粤港经济合作 D.港澳为祖国内地提供原料、燃料
35.香港某公司的技术人员打算到祖国内地就业,考虑就近原则首选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北京 D.哈尔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30分)
3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甲图所示区域降水 ,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⑵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铁路线①是 铁路。
⑶丙图所示地区中,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a地——石油工业 B.b地——种植业 C.c地——林业 D.d地——渔业
⑷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其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 。(多选)
A.自然资源 B.资金 C.转口贸易 D.土地
3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⑴黄土高原东起 ,西到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至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⑵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是 。
A.塬 B.梁 C.峁 D.坝
⑶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
A.跨流域调水 B.大力发展种植业C.退耕还林还草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⑷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至少两点,2分)。
38.读“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图”和“台湾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台湾岛东临 洋,西隔 海峡与祖国大陆 省相望。
⑵台湾岛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如 、 等,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台湾岛东部以 (地形)为主。
⑶去台湾省旅游,可以观赏该省最大的湖泊 。欣赏台湾 (少数民族)原住民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丰收节的节目表演,感受同根同源的文化
⑷台湾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_________的交界处,因此多地震。
⑸说出两个关于台湾的美称 、 。
3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读图,回答问题。(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中A是 海。
⑵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原因是 。
结合图中信息说说,为缓解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增加能源供给? 。(两条即可,2分)
⑶上海宝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度联考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A B D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C C D A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A B C D C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D D B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30分)
36.⑴少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⑵一 青藏 ⑶A ⑷AD
37.⑴太行山 秦岭 ⑵D ⑶C
⑷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地表缺少植被覆盖;降水集中,多暴雨;人类活动等
38.⑴太平 台湾 福建
⑵香蕉 菠萝 西 山地
⑶日月潭 高山族
⑷亚欧板块 ⑸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东南盐库等
39.⑴黄海
⑵人口、城市密集,能源需求量大,资源缺乏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⑶水运便利 市场广大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