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精选课件(北师大版2024)(共32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4.1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精选课件(北师大版2024)(共32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1 19: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节
光合作用
(第二课时)
五个验证实验
学习目标
1.认识并默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和实质。
2.掌握验证光合作用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五个实验,理解五个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等。
条件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场所
叶绿体
产物
知识回顾: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 )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氧气
P79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原料
产物
场所
有机物
条件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P79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变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原理:
淀粉遇碘液变 ,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P72

有光 无光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暗处理
转运或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
1、步骤
P73
目的:
(2)部分遮光
目的:形成 实验
(3)光照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对照
P73
(4)酒精脱色
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水浴加热
a.溶解叶绿素用_____
b.加热酒精要用______加热的方法,目的是

酒精
水浴
大烧杯
小烧杯
酒精
清水
防止酒精燃烧
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
(4)酒精脱色
目的: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染色观察
叶片的颜色变化?
酒精的颜色变化?
酒精由无色变成绿色
实验结论:
绿叶在光下合成 。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7)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叶片遮光部分遇碘 ,光照部分遇碘 。
不变蓝
变蓝
(5)用 进行漂洗
(6)滴加 染色
碘液
淀粉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P74
清水
暗处理
碘液
染色
观察
步骤小结:
遮光
对照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P72
酒精
脱色
漂洗
漂洗
实验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P74
原理:
复燃现象可以证明待测气体为氧气。
氧气有助燃作用,从而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棒复燃。
实验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P74
实验步骤:
实验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P74
实验步骤:
①取一个大烧杯注入水,将适量金鱼藻顶端的嫩枝放置在烧杯内,然后用短径漏斗将金鱼藻倒扣在水槽里。
②取一只盛满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将试管倒转引入玻璃水槽中并将其套在短径漏斗上。
③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不久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中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④待收集约1/2试管气体后,在水中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中。注意观察卫生香或木条的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卫生香_____
实验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______
复燃
氧气
实验三、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P75
这些植物的叶片的非绿色部分不含叶绿素
银边天竺葵
银边翠
彩叶草
实验材料:
实验三、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P75
暗处理
酒精
脱色
碘液
染色
观察
漂洗
漂洗
实验步骤:
光照
实验结果:绿色部分遇碘 ;非绿色部分遇碘 。
变蓝
不变蓝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 。
在植物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素
实验三、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P76
植物 绿色部分 非绿色部分
银边翠
银边天竺葵
彩叶草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表4-1 植物叶经碘液处理结果
提示: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具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实验四、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P77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若有氢氧化钠溶液,空气中就没有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溶液
清水
实验结果:装置一叶片遇碘_ __,装置二遇碘____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 。
装置一
装置二
不变蓝
变蓝
无二氧化碳
有二氧化碳
实验四、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P77
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区
A 区
切断主脉
实验结果:
区不变蓝; __区变蓝。
A
B

无水
有水
实验五: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5.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是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化学能
7.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1.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一起来归纳
1.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 )
B
3. 下面是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B. 该实验步骤:遮光对照→照光→脱色→漂洗→滴加碘液鉴别→漂洗→观察
C. 该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D. 该实验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小明秋游钻草丛时,被植物的绿色汁液弄脏了衣服。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用什么来清洗呢?( )
A.碘液 B.清水 C.酒精 D.醋酸甲基绿
C
B
3、一种观赏植物, 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的斑纹, 经过阳光照射后, 用碘酒处理, 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却不变成蓝色。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光 B.水 C.二氧化碳 D.叶绿体
4.玉米的白化苗(叶片为白色)在长出几片叶片之后就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水分 B.白化苗无法正常运输养料
C.白化苗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D.白化苗无法正常吸收无机盐
5、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D
C
B
6.下图是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个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甲→乙→丙;
②实验步骤甲中小烧杯内是酒精;
③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④滴加碘液后,遮光部位变蓝,未遮光部位不变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7.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耗尽或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连线:光合作用的

淀粉
氧气
二氧化碳

叶绿体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