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2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精讲课件)-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01 20: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025年中考 一轮复习讲练测
生物
第02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目录
考点突破
考向探究
考情透视
目标导航
链接课标知目标,命题预测识热点,新旧对比知变化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知识串联识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
全国视角过考点,探寻真题知考向,变式感知新考法
专题进阶
拓展应用
拓展一 情境应用 拓展二 识图专攻 拓展三 时事热点
考点一 生态系统(4大考向)
考点二 生物圈(2大考向)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生态系统 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阐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运用图示或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相关知识点相关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及资料分析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判断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的写法、生物数量关系变化、食物链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有毒物质流动的特点等等。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时事热点等以文字及图示等形式呈现。 新教材中没有将藻类列为植物,所以对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以概述为“主要指绿色植物和藻类”


生物圈 认识生态系统的类型。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有关生物圈相关知识点主要以选择题和资料分析题等方式进行考查。具体考点有生物圈的概念组成、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分析评价等。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森态系统
海洋森态系统
湿地森态系统
城市森态系统
淡水森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组成
功能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起点:生产者
终点:最终消费者
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网
物质循环:随食物链积累
能量流动:能量逐级递减
生态平衡
原因:自动调节能力
常见类型
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产氧最多
地球之肾
主要消费是人
生物圈
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表面
水圈大部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生物圈
考点二
生态系统
考点一
考向01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判断
考向02 生物富集现象
考向0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考向0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
动调节能力
考向01 生物圈及其保护
考向02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森林
海洋
草原
湿地
河流
城市
沙漠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物
生态系统
环境
+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和
藻类(依据新教材)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阳光、水、空气、土壤等也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
1、生产者(植物、藻类):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
2、消费者(青虫或燕子):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食。
3、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 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可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 的关系。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光合
生产者
分解者
相互制约
生态系统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表示方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书写:起始于 ,箭头指向 ,如:草→鼠→蛇→鹰
组成:只包含 和
,不包含分解者和
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

吃与被吃
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生产者
生产者
捕食者
生态系统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条数:从 到最高级 为一条食物链,换一个路径找到下一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只要有一个不同,就视为另一条食物链),直到找出所有的食物链。
2、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减少或增加,必然会影响与之相关的生物数量。如“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减少,鼠短时间内会因缺少天敌而 ,长时间后又会因食物缺乏而 ;鹰短时间内会因食物却乏而 ,在长时间内 。
生产者
消费者
增多
减少
减少
先减少后增加
草→兔→鹰
草→兔→狐
草→鼠→狐
草→鼠→鹰
草→鼠→蛇→鹰
生态系统
考点一 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全面过考点
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01
02
03
04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
和 流动,物质 流动;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有毒物质的积累:有毒物质也会通过 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 (富集)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 限度的
(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食物链

太阳能
食物网
食物链
循环

有一定
数量
比例
『强记口诀』 食物链
生产起点高消终,并无分解和非生,箭头指向捕食者,能量递减去流动。
『生物文学』 有关生态系统的诗词、俗语等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反映了
食物链中动物之间的 关系。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的 。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的 。
捕食
物质循环
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一 生物的特征
全面过考点
考点强化记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典例】(2023 山东威海 中考真题)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环翠楼公园
B.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
C.昆崙山上的所有植物
D.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
A
1、精准读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否同时具备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看其生物部分是否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1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判断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缺少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缺少非生物部分
缺少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能构成
【变式训练1】【新情境】再现生活场景
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B. C. D.
【变式训练2】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A
B
属于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1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判断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缺少生物部分的生产者和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缺少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例2】 (2024 四川凉山 中考真题)【新情境】时事热点
2024年3月10日,日本民众在东京都北区王子车站附近举行集会,反对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多次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日水排入海洋,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体内放射性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藻类
B.草食鱼
C.肉食鱼
D.鲨鱼
D
鲨鱼的营养级最高,体内放射性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鲨鱼
1、仔细审题、分析题干涵盖的食物链
2、有毒物质的积累: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2 生物富集现象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变式训练1】【新思维】逆向思维
农田长期受镉污染时,“水稻→昆虫→青蛙→蛇”这一食物链中,体内镉污染相对较轻的生物是(  )
A.水稻 B.昆虫 C.青蛙 D.蛇
【变式训练2】【新考法】数据分析
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浓度为0.5×10-8,现发现各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表。
某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了下面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A→C→B→D→E B.C→A→D→B→E
C.E→B→D→C→A D.A→E→C→B→D
D
A
水稻的营养级最低,体内镉污染相对较轻的生物是水稻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
第一营养级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2 生物富集现象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检测对象 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浓度/×10-6 0.005 2.0 0.5 75.5 0.04
第四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例3】 (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
下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B
错误,减少
1、仔细审题、分析题干涵盖的食物链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变式训练1】【新考法】数据分析
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若这些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能正确表示这条食物链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
B
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因此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变式训练2】【新思维】建模思维
如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B.图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一条食物链
C.不需要无机环境,在生物群落中就能完成碳循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D
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因此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错误,不是
错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
错误,需要
正确
【例4】 (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
在某个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大量减少,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野兔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B
草→兔→狼
1、仔细审题、分析题干涵盖的食物链
2、食物链的某生物数量变化趋势,解题时遵循“捕食者随被捕食者减少而减少,随被捕食者增多而增多,捕食者增多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减少会导致被捕食者增多”的特点判断生物数量变化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狼大量减少,野兔会增多,草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多而减少,狼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多而增多,一段时间后,野兔的数量随着草的减少或以野兔为食的狼的增多而减少。
【变式训练1】【新情境】古诗词、言语中蕴含的生态学知识
古人也很关注身边的生物以及生物现象。下列诗句或者俗语,能体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捕食关系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莲的繁殖(开花)的现象,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直接价值
【变式训练2】【新考法】数据分析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的数量增加,此时乙、丙、丁的数量变化是( )
A.丙、丁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减少
B.乙、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
C.乙、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
D.乙、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B
考点一 生态系统
精准析考向
考向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丙的数量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乙的数量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
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丙→甲→乙→丁
考点二 生物圈
全面过考点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生物圈
的范围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其他生态系统
生态
系统
考点二 生物圈
全面过考点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地球之肾
产氧最多
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
主要消费是人
生物因素
可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共同影响各种生态系统
地域关系
彼此相互关联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非生物因素
考点二 生物圈
全面过考点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生物圈Ⅱ号”用事实告诉人们: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考点二 生物圈
全面过考点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圈Ⅱ号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例1】(2024·湖南·中考真题)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以下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
A.生物圈 B.湘江 C.洞庭湖 D.衡山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考点二 生物圈
精准析考向
考向1 生物圈及其保护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1、仔细审题、分析题干涵盖的生态系统
2、重点区分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变式训练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以下活动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 )
A.太空椒的大面积种植 B.万米深的海沟仍有微生物活动
C.空间站中水稻种子的萌发 D.极少数鸟可飞跃珠穆朗玛峰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地球上的氧气主要由森林生态系统制造的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表面
D.以海平面为界,生物圈的厚度为向上10km,向下10km
D
C
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考点二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精准析考向
考向 生态因素的判断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错误,海洋森态系统
错误,水圈的大部
正确
【例2】(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青头潜鸭是全球仅存1000余只的迁徙鸟类,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内蒙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自2023年起陆续观测到一些青头潜鸭,它们的到来说明该地区(  )
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②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③能量循环利用加快
④食物网复杂性提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错误,增强
考点二 生物圈
精准析考向
考向2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1、精准读题,看清正误
2、逐个分析选项表达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一一对应,正确判断
错误,物质
正确
正确,生物种类的增多,必然使食物网的复杂性提升
【变式训练1】【新思维】生态观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国之大者”,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②焚烧秸秆,提升肥力 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⑤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⑥随意放生,尊重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营造森林绿地主要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B.提倡低碳出行,可减少污染物排放
C.城市里鸟类增多和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D.实施垃圾分类利于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A
B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精准析考向
考向2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会造成大气污染
会破坏生态平衡
错误,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专题进阶与突破
情境应用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识图专攻
时事热点
生态系统知识在农业生产情境中的应用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上牧草与牲畜的关系是 (填“共生”
“竞争”或“捕食”)。
下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图中共有三条食物链,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是

②这种生态模式比传统的水稻田,产量有一定的提升,除了鸭会捕食昆虫和杂草,鸭粪还会被 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吸收,生态模式比普通模式更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真实情境01
真实情境02
情境应用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捕食
水稻→昆虫→鸭
细菌、真菌
真实情境02
种植水生植物,依靠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经综合考量选中金鱼藻、黑藻、菹草和狐尾藻,它们均有很强大的吸收水体中氮、磷的能力,能起到与蓝藻 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蓝藻繁殖的速度和数量。水体中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氮、磷等是蓝藻爆发的重要因素。
沉水植物与蓝藻是 关系,与蓝藻争夺阳光和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若水体中含有重金属镉,则收获的沉水植物能否作为饲料,饲喂家畜,请说明理由

真实情境01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候鸟在湿地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如果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污染, 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的 体内积累最多。
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但这种能力是有 的。
生态系统知识在环境保护情境中的应用
情境应用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候鸟
竞争
竞争
一定限度

不能,重金属镉通过食物链流动到沉水植物、家畜和人体内,逐步累积,危及人类健康。
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的数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共有七条食物链,写出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
食物链: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生物部分缺少图三
中的 (填字母)。
(3)图一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若有机汞进
入该食物网中,有机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填强
或弱) ,原因是 。
(5)图二中,若乙遭到大量捕杀,则甲在一段时间内数量会

(6)图三中,A、B、C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 。
识图专攻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循环、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模式图
草→鼠→猫头鹰/草→兔→猫头鹰

捕食和竞争
C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减少
太阳能
关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2024年11月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这是中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公报》显示,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新成效,中国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关联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保护修复旨在恢复、保护及改善受损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 COP16的主题是“与自然和平相处”,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COP15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关联知识点:一般情况下,生物的数量多、种类多,食物网和食物链复杂的,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关于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的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2024年11月4日我国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聚焦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推动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衔接融合。
关联知识点: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污染物中的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逐步积累会危及人类自身。
10月15日,2024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山东省东营市开幕,来自中国等7个国家、31个城市的220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湿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联知识点: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下节预告
谢谢
聆听
第03讲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