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填空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填空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29 15:4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苏教版)——填空题(内蒙古)
1.(21-22·内蒙古通辽·期末)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 光。
2.(21-22·内蒙古通辽·期末)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
3.(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 )在巨大的压力下冲破( ),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
4.(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每年的9月7日或者8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 )节气。
5.(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大脑表面像核桃一样,有许多( )和( ),大大增加了( )的表面积。
6.(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科学实验室在研究光的时候,一般利用( )来制造“彩虹”,这是因为白光本身是由( )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的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
7.(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像铜、铝、钢那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
8.(23-24·内蒙古通辽·期末)地球表面包括( )和海洋,( )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9.(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课上我们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在( )位置发生改变。
10.(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太阳和激光笔发出的光非常( ),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他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 )。
11.(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地球从地心到地表可以分为( )、( )、地壳三个圈层。
12.(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在模拟风对地形影响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用砂纸来模拟( )。
13.(23-24·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骨、关节和(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他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项运动。
14.(22-23·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 、地幔、 三个圈层。
15.(22-23·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规律。
16.(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摆绳越短摆动越 。
17.(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肺是 和 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18.(121-22·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包括 和 。
19.(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地球自转是产生( )交替现象的原因。
20.(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
21.(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 )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它被称为“司南”。
22.(18-19·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有充分的 ( ),还要利用( ),进行合理的思考。
23.(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 ),用(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 ),用( )表示。
24.(22-23·内蒙古通辽·期末)(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5.(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
26.(20-21·内蒙古通辽·期末)(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 。
27.(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科学家常常利用 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 。
28.(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光在空气或( )中都是沿着( )行进的,它是向( )传播的。
29.(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光线从一种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 )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作( )。
30.(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一个基本电路由( )、( )、( )、( )组成。
31.(19-20·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 )。
32.(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人吸气时,气体依次进入( )、( )、( )、支气管、( )。
33.(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常见的磁铁形状有蹄形、( )( )。
34.(19-20·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心跳就是心脏的 、 。
35.(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 是利用太阳的运动与投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也叫 。
36.(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
37.(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开关非常有用,有了它,可以决定是否让电流 。
38.(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磁力最大的部位是 。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 ,用“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 ,用“ ”表示。
39.(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40.(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在 诞生。
41.(22-23·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当光线照射在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
42.(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 )。
43.(22-23·内蒙古呼和浩特·期末)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
44.(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照镜子是利用光的 ,“鱼翔浅底”是光的 ,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 。
45.(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凸透镜能( )光线,凹透镜能( )光线。
46.(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中)1666年, 国科学家 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
47.(20-21·内蒙古乌兰察布·期末)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日心说”。
参考答案:
1.反射 反射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就越强;物体表面越粗糙,反射光的能力就越弱。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光滑表面把光都反射到一个方向,光线较集中;而粗糙表面把光反射到多个方向,光线不集中。
2.热辐射
【详解】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3.岩浆 岩层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是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而沿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4.白露
【详解】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每年的9月7日或者8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白露节气。
5.隆起的凹 凹陷的沟 大脑皮层
【详解】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它的体积相当于我们攥紧的双拳那么大。大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6.三棱镜 折射
【详解】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这就是牛顿关于光的颜色理论。
7.良导体 不良导体
【详解】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容易传热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比如铜、铝、钢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比如塑料、木头等。
8.陆地 岩石
【详解】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9.直线 水与空气的交界
【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在水与空气的交界位置发生改变。
10.强烈 伤害
【详解】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光和热,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11.地核 地幔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从地心到地表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
12.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详解】风力作用是塑造地形地貌的重要外力作用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显著。大风携带沙粒不断侵蚀岩石,大风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在“风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中,砂纸模拟的是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13.肌肉
【详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14.地壳 地核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
15.光源 反射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
16.慢 快
【详解】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氧气 二氧化碳
【详解】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18.心脏 血管
19.昼夜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0.会聚 分散
【详解】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能使光线汇聚;凹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1.指南针
【详解】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2.证据 已有知识
【详解】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在获得充分的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许多科学家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长期观察、调查、分析、思考并不断地修改完善的结果。
23.北极 N 南极 S
【详解】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S表示。
24.地球自转
25.花钟
【详解】植物学家林奈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益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他据此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26.指南针 司南
27.模型 发现
【详解】模型的建立是在我们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基础之后而建立的,通过模型可以帮助了解更好的“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如:三球仪模型、红绿灯模型等。
28.水 直线 四面八方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物体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它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9.交界面 光的折射
【详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比如把铅笔放入透明的水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在水面下发生了折断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
30.电源 开关 用电器 导线
【详解】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个部分组成。电磁铁由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31.墨子
【详解】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32.鼻腔 咽喉 气管 肺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吸气时,气体依次进入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3.条形 圆形
【详解】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常见的磁铁形状有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圆形磁铁。
34.收缩 舒张
35.太阳钟 日晷
【详解】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太阳钟是利用太阳的运动与投影的变化规律制成的,也叫日晷。
36.凸透镜 凹透镜
【详解】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37.通过
【详解】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开关非常有用,有了它,可以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38.磁极 北极 N 南极 S
【详解】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S表示。
39.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40.上海
【详解】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在上海开通运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它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研制的。
41.反射
【详解】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42.短
【详解】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点睛】太阳高度决定影子的长短。
43.月相
【详解】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44.反射 折射 直线传播
【详解】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照镜子时,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鱼翔浅底”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小孔成像是光线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45.会聚 分散
【详解】分别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察物体,我们发现透过凹透镜看物体,物体会缩小,透过凸透镜看物体,物体会放大。我们发现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46.英 牛顿
【详解】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47.哥白尼
【详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