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9 19: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课堂导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田汉 聂耳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一部抗日战争史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931.9.18—1936.12.12)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素养目标
1. 阅读教材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联合抗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说出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结合史料探究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历史解释)
3.结合本节课的历史人物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等,说说能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以及如何继承发扬这种精神。(家国情怀)
壹 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原因)
(1)国际: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日本早就制定了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②日本受到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国内:国共两党内战,并且蒋介石提出对外实行不抵抗政策,让日本有机可乘
材料:“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材料: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1930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同时蒋介石发布了文章称“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以攘外,剿匪以抗日”。
一、九一八事变
2.概括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借口 制造柳条湖事件
地点 沈阳
内容 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袭东北驻军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
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一、九一八事变
3.结果
日军攻占沈阳的场景
(1)九一八事变后,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由于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随后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东三省沦陷
10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三个日本
我要把这里作为我攻打中国的大本营
伪满洲国
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
1932年-1945年,是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
一、九一八事变
4.日军在东北三省的统治
奴化教育
屠戮人民
(1)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731部队做活体实验
掠夺资源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一、九一八事变
5.中华人民反抗史实:
(1)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
杨靖宇
(2)1931年,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坚守齐齐哈尔,最后孤立无援而撤退。
(3)1932年1月28日,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奋勇抵抗。
蒋光鼐
蔡廷锴
马占山
(4)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贰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
不抵抗,要剿共!
(1)国民政府:
(2)共产党: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指出: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爱国学生:
华北危急!
民族危急!
二、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
2.一二九运动
时间 1935年12月9日
先锋 学生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
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意义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叁 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源)
②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③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不满;(直接原因)
1.原因
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情。
材料: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材料:毛泽东指出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当前党的任务应该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我不!你们不听我话是吧?那行,我去西安亲自盯着你们打!
三、西安事变
2.概括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目的 逼蒋抗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三、西安事变
3.结果
西安事变发生后,轰动国内外,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对蒋介石的杀与放都将对国内、国际时局发生重大影响,国内外各种势力开始暗流涌动……
日本:如果蒋介石被杀,中国因国民党的领导权之争而再次发生内乱,对日本是太好了。
亲日派何应钦: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
美英: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亲英美派宋美龄:处置失当,即酿成空前战祸,实关系全民族最重大之问题。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争取放蒋。
“杀蒋”
“放蒋”
何应钦
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
三、西安事变
3.结果
材料二:“审蒋、除蒋”方针只会导致内战的发生,帮助日本侵华野心的实现。周恩来认为,杀蒋泄恨事小,釀成内乱放日本长驱直入事大。
———王祝福《对一二九运动与西安事变相互关系的两点认识》
材料一:定边军民都以为党中央一定主张杀掉蒋介石,替千千万万牺牲的烈士报仇。——李维汉《回忆与研究》
阅读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主张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主张:放蒋介石;
原因: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三、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宋美龄到西安劝解
中共调停斡旋
外敌当前国家为重
周恩来
蒋介石接受协议
3.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5年12月9日
1936年12月12日
一 · 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5年
华北危机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课堂练习
1 . (24年德州中考)2024年龙年春晚,《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让西安成为了大众热议的旅游城市。20世纪30年代的西安,也曾因一次“兵谏”事件成为中外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该事件的和平解决( )
A.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课堂练习
2 . (24年长春中考)“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材料表述的是一二·九运动的( )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3. (24年天津中考)“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D.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9 . 下表列举了我国近代青年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据此可知,他们( )
A.伸张正义,乐于助人 B.关心时局,勇担使命
C.积极行动,投身改革 D.勤于学习,追求真理
课堂练习
时间 重要活动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1931年9月26日 上海各大学51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愿,要求驱逐日军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