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想象之翼,游历童话世界——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乘想象之翼,游历童话世界——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9 15: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想象之翼,游历童话世界
——三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培养儿童向往美好的情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童话是以幻想为核心,以拟人、夸张、变形等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满足于表现人类普遍愿望的适合儿童欣赏和接受的叙事文学样式。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提高其审美价值及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以“飞往童话世界”为大情境,以“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之翼”、“品词诵句,丰满想象之翼”、“发现童话‘密码’,放飞想象之翼”三个学习任务为驱动,结合三上第四单元阅读策略“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第三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以及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资源展开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第一节语文课上就爱上文字、爱上语文,激活写作热情。
【学情分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从小接触童话,从感性角度都能知道什么是童话。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专门编排了一个童话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感受童话丰富想象;角色扮演,感悟童话形象;复述故事,体会童话语言;契合课外阅读,延续阅读童话兴趣的教学策略,开展有效的童话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暑期趣闻畅聊中,初步认识了解童话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赏析童话故事片段,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了解和掌握创编童话的方法;
3.通过多篇多本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赏析童话故事片段,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了解和掌握创编童话的方法;
2.通过多篇多本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童话故事。
【学习任务群设计】
【评价设计】
课题: 《开学第一课》 评价内容设计 奖牌达标
目标一: 在暑期趣闻畅聊中,初步认识了解民间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能探索并发现民间故事的特点,如口耳相传、具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结构,以及寄托朴素的愿望,从而激发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目标二: 通过赏析民间故事片段,树立速度意识,了解和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多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包括跳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句读、带着问题读,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方法。
目标三: 通过多篇多本拓展阅读,树立阅读榜样,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追随榜样坚持阅读并尝试创作。 学生能树立阅读榜样,激励自己坚持阅读,并尝试将课堂所学的阅读策略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大胆编写自己的民间故事或童话。
【教学准备】
备齐经典童话故事文本、图片、音频素材,设计小组合作探究记录单,规划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方案。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之翼
活动一:畅聊暑假,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同学们好!首先,恭喜大家顺利升入新的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堂课,让我们从轻松愉快的暑假趣事聊起吧。来,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暑假里你遇到的印象最深刻、最特别的事情?
学生活动: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奥运会上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赛获得金牌,那一刻让我热血沸腾,备受鼓舞。
生2:这个暑假我去威海旅游了,那里的人特别多,火炬八街、葡萄滩都非常火爆,我玩得很开心。
生3:我也去了成都,那里的美食让我大饱口福,尤其是火锅和串串,简直太好吃了!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分享真精彩!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充实而难忘的暑假。老师也有一件特别的事情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暑假,老师迷上了一首歌,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歌词还充满了幽默和想象。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
歌曲互动:
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听完这首歌,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歌词?”(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引导:
“谢夫泥”这个人物名字听起来很奇特,对吧?老师专门查阅了资料,原来“谢夫涅”是游戏《牧场物语》中七个小矮人中的一个,他的品质就是忠诚。说到七个小矮人,大家会想到哪个故事呢?——对,《白雪公主》!今天,我们就以《白雪公主》为起点,一起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活动二:聚焦课本,初识童话
教师活动:
其实,《白雪公主》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看,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展示图片),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谁来猜一猜。猜测每个故事的名字或主人公。
进入三年级,我们将正式开启童话之旅。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你能找到哪些童话故事,并和同桌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寻找并表达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应的故事图片。
教师总结:
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在童话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让我们一起遨游童话王国,遇见奇思妙想,探寻想象密码。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关注身边热点,由热门歌曲入手,活跃课堂氛围。在思考交流中感悟童话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童话故事,提升文化自信。】
任务二:品词诵句,丰满想象之翼
活动一:聚焦人物,一探“拟人”
首先,让我们一同走进童话世界,聚焦那些令人难忘的主人公们。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几个你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完成下面的阅读探究记录单。
学生活动:
小组内交流讨论,填写记录单。
每组派代表分享发现,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通过探究,我们发现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有着人的情感和性格,美人鱼为爱牺牲,稻草人忠诚守护,丑小鸭勇敢蜕变,拇指姑娘小巧可爱。这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性的手法,我们称之为“拟人化”。它让童话世界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万物皆有灵的美好。(板书:拟人)
继续提问“为什么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常常被赋予人的特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我认为,这是因为童话故事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通过赋予动物、物品等非人类角色以人的特性,它们就能像人一样思考、行动,拥有情感和愿望,这样故事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
教师明确:拟人化手法是童话故事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将非人类角色赋予人的特性,如语言、情感、行为等,童话故事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使读者更容易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和寓意。这样写可以增强趣味性、深化寓意、拓宽视野。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故事中“拟人化”手法的运用。通过填写阅读探讨记录单,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总结不同童话故事主人公的人性化特征,从而认识到“拟人化”手法在塑造角色、推动情节发展以及传达主题寓意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常被赋予人的特性,以及这样写的好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拟人化”手法对增强故事趣味性、深化寓意及拓宽读者视野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升学生对童话故事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活动二:品读文本,二探“夸张”
活动设计:
看完人物,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读读故事了吧。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阅读两个片段,找出其中的夸张之处。
教师引导:
提问:这两个片段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不符合常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理解夸张手法在童话中的作用,即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小组讨论,分享发现。
生1: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把核桃当摇篮,因为不可能有这么小的人;不可能吃这么多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这么能吃。
生2: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有人吃七十二头牛。
教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童话故事中,夸张手法被广泛运用,它能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在惊叹中感受到童话的魔力。(板书:夸张)
角色扮演,让学生表演出故事中的夸张情节,亲身体验夸张来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文本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夸张手法的运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活动三:品味结尾,三探“启示”
除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主人公,童话的结尾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请同学仔细看以下故事结尾,思考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结尾的启示。
小组讨论,分享感悟。
教师引导:
提问:这些童话故事的结尾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小结:
童话故事的结尾往往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美好的愿望。灰姑娘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心怀美好,真诚待人;白雪公主坚强勇敢;小红帽爱自己的家人;小裁缝勇敢乐观,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巨人......是对生活的映射,童话中的美好也反映生活中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板书:启示:追求真善美)它们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怀美好、真诚待人、勇敢乐观,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幸福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结尾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的深刻启示,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任务三:发现童话‘密码’,放飞想象之翼
同学们,童话如同一扇神奇的大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从安徒生的《丑小鸭》到格林兄弟的《白雪公主》,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童年,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想象。本学期我们将进行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让我们携手走进童话的殿堂,用我们的笔,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板书:读童话)
活动一:童话启迪,激发想象
活动过程:
经典回顾:教师选取几段经典童话故事(如《丑小鸭》、《海的女儿》、《灰姑娘》等)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板书:读童话)
创意联想:鼓励学生将所学启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象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应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举办小型竞赛,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个与童话故事相关的简短故事或场景描述,激发学生的即时创作能力。
活动二:小试牛刀,续写童话
活动目标:
通过续写童话,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活动过程:
提供框架:教师提供一个简短的续写。(板书:写童话)
创意碰撞: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随机抽取一个未完成的童话片段作为续写的基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故事增添新的情节和角色。
分组创作: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故事走向,分配角色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分享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朗读自己的续写作品,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反馈。
活动三:任务驱动,阅出别样精彩
活动目标:
通过阅读任务,促进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深入理解。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任务布置:课后推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集,每组选择一本作为主要阅读材料。
阅读计划:制定小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进度和目标。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成果展示:学期末举行“班级童话作品集”阅读成果展示会。各小组可以通过朗诵、角色扮演、PPT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创作作品。
【拓展阅读】
续编故事: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继续创作或续写自己的童话故事。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关于所读童话的PPT或短剧表演,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期待感。
广泛阅读: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阅读《稻草人》、《格林童话》或其他优秀童话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作业设计】
(一)基础性作业:
作业名称:童话故事基本构成和语言特点认知
作业内容:
阅读一篇童话故事,并标注出故事的基本构成元素(如角色、情节、背景等)。
挑选出故事中的5个关键词汇和3个特色句式,解释它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总结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特点,并尝试模仿其风格写一段简短的文字。
作业目的: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构成和语言特点,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发展性作业:
作业名称:童话故事分析与思维发展
作业内容:
选择一篇童话故事,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角色性格和主题思想。
针对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角色,提出一个批判性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尝试从不同角度(如角色视角、作者视角等)重新构思故事的一个情节,并写出构思过程。
作业目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性作业:
作业名称:童话故事创作与审美鉴赏
作业内容:
阅读多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进行深度赏析,写出其独特审美风格和想象力的体现。
创作一篇具有个人特色的童话故事,要求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或现代文化思考。
在创作的故事中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运用所学的审美知识和技巧进行细致描绘。
作业目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