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任务式教学设计+课件+逐字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任务式教学设计+课件+逐字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9 15:44:0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长颈葫芦瓶【清】乾隆
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1294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史上的新记录。
任务一:文物唤醒·历史初探
亲爱的家人们:
你们好!我是长颈葫芦瓶,我的家在圆明园。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地方...
任务二:辉煌再现·园林漫步
听范读2-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
安澜园
lán
蓬莱
péng lái
瑶台
yáo
金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
玲珑剔透
líng lóng tī tòu
众星拱月
zhònɡ xīnɡ ɡǒnɡ yuè

圆明园中,有
也有

也有
还有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青铜礼器
清明上河图
千里江山图
辽三彩罗汉像
明山西三彩釉陶判官像
明地狱女判官像
明三彩布袋和尚
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众星拱月
颐和园 颐春园
(清华)
句园
(北大)
蔚秀园 承泽园 近春园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梁启超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鲁迅
此时此刻,你会如何评价圆明园?
亲爱的家人们:
你们好!我是长颈葫芦瓶,我的家在圆明园。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地方...
可是我的家变成了这样
让我听一听家中断壁残垣的诉说:
任务三:毁灭之痛·长颈诉说
一群强盗砸碎了我引以傲的屋顶和宫墙!我感到不甘,我不屈地呐喊,却只震下几缕灰尘...
萧瑟的秋风吹拂着的是我那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有谁知道我心中的痛:强盗的
大火的灼伤,我满身伤痕...
你们看看啊!我现在身体只剩几根柱子孤零零站着,谁还记得我曾经的辉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我们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去说一说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学习任务
建议用上这些词语:凡是 统统 任意 掠走 统统 搬运 毁掉
我看见: (英法强盗/亲人......)
我听见: (英法强盗/亲人......)
圆明园中,没有了
也没有了
没有
也没有
还没有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从此,圆明园
不仅没有了
也没有了
不但没有了
还没有了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宏伟们建筑
历史文物
从此,圆明园
化为一片灰烬
亲爱的家人们:
你们好!我是长颈葫芦瓶,我的家在圆明园。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地方...
可是我的家变成了这样
让我听一听家中断壁残垣的诉说:
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请你们帮帮我,去解开这个困扰了我百年的疑惑!
任务四:深度剖析·情感共鸣
自读第5自然段
用 圈出5自然段中描写英法联军动作的词和表示时间的词,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并做好批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
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
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除了外敌入侵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经济技术的落后
外交政策的失误
社会矛盾的激化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明明是想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圆明园往日辉煌呢?
对比
任务五:笔触情感·明信片寄语
写作任务:
要求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这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给那些些仍然流落在外的弟姐妹们”写一张明信片,将今日中国的无景和心中的期盼说给它们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 ) 互评 ( ) 师评
( )
主题契合度 明信片内容是否紧密围绕“圆明园的毁灭”及“给流落在外的兄弟姐妹们”这一主题进行创作
情感表达 是否真诚地表达了长颈葫芦瓶对流失文物的关切与期盼,情感是否充沛
创意构思 明信片的构思是否新颖,是否有独特的视角或表达方式
内容详实 是否详细介绍了今日中国的美景与文化,以及长颈葫芦瓶心中的期盼
语言表达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贴切,是否能准确传达长颈葫芦瓶的情感
文化传承 是否在明信片中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总体评价 综合以上各方面,对明信片的总体评价
任务六:总结展望·作业布置
作业:
搜集更多关于圆明园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
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以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1.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 《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该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线,通过多篇课文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在单元结构中,《圆明园的毁灭》占据了关键位置,它不仅承接了之前课文中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介绍,更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二、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认识到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与毁灭后的惨状,这种强烈的反差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圆明园作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欣赏到课文中对圆明园美景的描绘,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这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社会责任与担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更是对后世的一种警醒。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他们将会更加珍惜和爱护现有的文化遗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 《圆明园的毁灭》蕴含着丰富的正确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爱国主义情怀:课文通过描述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屈辱,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历史责任感:圆明园的毁灭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文化自信:尽管圆明园已经毁灭,但它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永远璀璨夺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更加坚定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它不仅在单元中占据重要位置,更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功能价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 一、学情概述 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历史知识储备。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列强的侵略行为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历史也有所认识。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思维发展点 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圆明园的辉煌历史与毁灭过程,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逻辑思维:课文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圆明园的昔日美景与毁灭后的惨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理解这种对比所传达的深刻含义,并把握文章的主旨。 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体验,创造性地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感慨和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思维障碍点 历史认知障碍: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他们可能难以全面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次原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情感体验障碍:虽然学生能够感受到圆明园毁灭的悲痛和愤慨,但由于时空距离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可能无法深刻理解这种情感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这段历史。 综上所述,学生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既具有思维发展的潜力,也可能面临一些思维障碍。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目标确定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并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感想和思考,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深入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历史教训、文化传承、个人责任等,拓宽思维广度。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欣赏圆明园的美景和珍贵文物,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诗歌、短剧等)表达对圆明园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认识圆明园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激发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激发爱国情感。 难点: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同学们,校刊“深爱这片土 寻绎中华梦”正征集“弱国之殇”栏目稿件。今天,我们要聚焦《圆明园的毁灭》,这段历史如同烙印,深刻记录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昔日辉煌无比的圆明园,在列强铁蹄下化为废墟,这不仅是园林的消失,更是国家屈辱的象征。让我们通过这段历史,反思“弱国之殇”,铭记历史教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用笔触记录下这份沉重,激发我们的爱国与强国之志,为“弱国之殇”栏目贡献自己的力量。任务一:文物唤醒·历史初探教师活动 1.视频播放,谈话导入: 教师开场:播放博物馆说唱视频,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同学们,视频中说唱歌手有那些历史文物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此激发学生对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兴趣。 过渡引导: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表示赞赏,并引出新话题:“看来大家都是见多识广的小小历史迷呢!” 出示长颈葫芦瓶图片: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长颈葫芦瓶,它可是一位来自清朝的珍贵文物哦!今天它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展示长颈葫芦瓶的图片,并简述其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信内容: 亲爱的家人们: 你们好!我是长颈葫芦瓶,我的家在圆明园。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地方... 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去看看吧!”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积极发言: 学生观看博物馆说唱视频,注意视频中提到的历史文物。 视频播放完毕后,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认识的历史文物,并简要描述其特点或背后的故事。 欣赏图片,聆听信件: 学生欣赏长颈葫芦瓶的图片,仔细观察其造型和纹饰,感受其艺术魅力。 聆听长颈葫芦瓶的信件内容,想象圆明园的美景,并思考信件中提到的“家”和“美的地方”所蕴含的意义。 引发好奇,走进课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圆明园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美的地方”。 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跟随教师的步伐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开始深入学习和探索。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通过播放博物馆说唱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文物,随后通过长颈葫芦瓶的信件,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任务二:辉煌再现·园林漫步教师活动 音频范读 听范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感会圆明国昔日的辉煌。 范写“辉煌”,“辉”是光字旁,最后一笔是竖提,“煌”是火字旁,最后一笔变点。 (2)播放范文音频。 2.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句子通顺。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投入,尝试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2.字词检测: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安澜园、蓬莱、瑶台、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 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不理解的字词。 你对哪些词有了自己的理解呢 预设:金碧辉煌 这是描写圆明园中的建筑,精美绝伦的建筑总是让我们心向往之。咱们一起去看看园中都有哪些建筑 提问:“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还有 ”句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时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感知。 明确: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师:咱们一起去园中走一走: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学生齐读。 你还对哪些词有了自己的理解呢 预设:奇珍异宝 长颈葫芦瓶也是奇珍异宝之一,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圆明园中生活,孩子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他都有哪些尊贵的亲朋好友。 明确: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有青铜礼器、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提问:众星拱月又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用众星拱月来说明圆明园的布局,我们一起去看下。 出示圆明园地址图片。展示圆明园布局。 总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分享名人评价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梁启超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鲁迅 分享学生评价 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会如何评价圆明园呢?学生活动 聆听范读,感受辉煌: 学生认真聆听音频范读,注意字音和语调,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聆听过程中,学生可跟随音频轻声跟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同时尝试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朗读,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字词检测,巩固基础: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生字新词,如“安澜园、蓬莱、瑶台、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等。 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解决疑问。 句式练习,整体感知: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句式“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进行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适时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感知。 理解词义,拓展思维: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金碧辉煌”、“奇珍异宝”等词语进行自己的理解,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找出长颈葫芦瓶在圆明园中的“尊贵的亲朋好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名人评价,升华情感: 学生聆听教师分享的名人评价,如雨果、梁启超、鲁迅等对圆明园的评价,感受圆明园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此时此刻对圆明园的评价,表达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音频范读、自由朗读、字词检测、句式练习和名人评价分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第二至四自然段的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文化意识。任务三:毁灭之痛·长颈诉说教师活动 1. 听长颈葫芦瓶的诉说,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2.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约10分钟) 默读思考: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我们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去说一说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看见: (英法强盗/亲人......) 我听见: (英法强盗/亲人......)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范围内开展讨论: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毁灭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发表见解。 可以选取几名进行简短对话增强体验感。 总结:从此,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学生活动 听长颈葫芦瓶的诉说,感受毁灭之痛: 学生聆听长颈葫芦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感受其中的悲痛和愤慨。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长颈葫芦瓶,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苦难。 默读思考,深入理解: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去思考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可在心中默答或简单记录。 小组讨论,交流见解: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围绕“我看见……”、“我听见……”等话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小组讨论后,选取代表向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问。 全班讨论,深入分析: 全班范围内开展讨论,探讨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毁灭的根源是什么,以及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教训。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如历史背景、政治原因、文化冲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简短对话,增强体验感: 教师可以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简短对话,模拟长颈葫芦瓶与英法强盗或亲人的对话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对话内容可围绕圆明园的毁灭、文化的损失、民族的屈辱等主题展开。 总结提升,铭记历史: 教师总结全课,强调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长颈葫芦瓶的诉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第五自然段的内容,感受圆明园被毁灭的悲痛和愤慨。同时,通过默读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发表见解。任务四:深度剖析·情感共鸣教师活动 1.播放长颈葫芦瓶音频: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请你们帮帮我,去解开这个困扰了我百年的疑惑! 2.自读第5自然段 圈出5自然段中描写英法联军动作的词和表示时间的词,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并做好批注。 2.思维提升: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除了外敌入侵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鼓励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发表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明确: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末期,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官员贪污成风,军队战斗力低下,无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这种内部的腐朽与虚弱,使得清政府在面对英法联军的进攻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外交政策的失误:清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忽视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这种封闭自守的态度,使得清朝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经济技术的落后:与西方列强相比,清朝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军事装备上,还体现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这使得清朝在与西方列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社会矛盾的激化:清朝末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内部动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使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更加力不从心。 3.情感升华: 播放一段关于圆明园遗址现状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复原图等资料引发学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心。可以提问:“看到圆明园的现状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那些仍然流失在外的文物说些什么?” 4.明明是想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圆明园往日辉煌呢? 小组讨论分享。 明确:对比手法,因为只有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体现出圆明园毁灭的可惜。学生活动 聆听音频,激发探究欲: 学生聆听长颈葫芦瓶的音频,感受其困惑和求解的心情,激发自己探究圆明园毁灭原因的欲望。 自读圈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英法联军动作的词和表示时间的词,从这些词语中体会英法联军的残暴和圆明园的毁灭速度之快,并做好批注。 思维提升,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探讨除了外敌入侵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升华,表达惋惜与关切: 学生观看圆明园遗址现状的视频或复原图等资料,感受圆明园的残破与荒凉,引发共鸣和情感共振。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讨论,明确对比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明明是想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圆明园往日辉煌的问题。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明确对比手法的作用,即只有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才能体现出圆明园毁灭的可惜和悲痛。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长颈葫芦瓶的音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圆明园毁灭的原因。通过自读、圈画、批注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思维提升和情感升华,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和明确对比手法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任务五:笔触情感·明信片寄语教师活动 1.写作任务: 写作任务: 要求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这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给那些些仍然流落在外的弟姐妹们”写一张明信片,将今日中国的无景和心中的期盼说给它们 2.写作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强调真诚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进行创作。 3.分享交流: 完成写作后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他人作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评价维度评价内容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主题契合度明信片内容是否紧密围绕“圆明园的毁灭”及“给流落在外的兄弟姐妹们”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情感表达是否真诚地表达了长颈葫芦瓶对流失文物的关切与期盼,情感是否充沛创意构思明信片的构思是否新颖,是否有独特的视角或表达方式内容详实是否详细介绍了今日中国的美景与文化,以及长颈葫芦瓶心中的期盼语言表达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贴切,是否能准确传达长颈葫芦瓶的情感文化传承是否在明信片中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总体评价综合以上各方面,对明信片的总体评价
学生活动 写作任务: 学生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这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他们需要给那些仍然流落在外的“兄弟姐妹们”写一张明信片,将今日中国的美景和心中的期盼说给它们。 写作指导: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 强调真诚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进行创作。 分享交流: 完成写作后,学生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他人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使用提供的评价维度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从多个方面审视和评价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本写作任务旨在通过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进行创作,加深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流失文物的关切与期盼。通过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真诚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分享交流环节则旨在鼓励学生积极评价他人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通过具体的评价维度,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审视自己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任务六:总结展望·作业布置教师活动 1.总结回顾: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重点知识点。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历史文化领域的相关话题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以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 2.布置作业: 完成写作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圆明园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如复原图、遗址现状介绍等)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以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参观感想或拍摄照片制作成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学生活动 1.总结回顾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回顾本课所学内容,从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到其毁灭的悲剧,再到对历史事件的多维度思考,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设计意图: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环节旨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总结回顾,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圆明园及其毁灭的历史事件,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激发其学习动力,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全面发展。布置的作业则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搜集资料、参观实践等活动,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感知与理解。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基础性作业(掌握核心知识) 字词抄写与听写: 学生需要抄写并听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如“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等,确保掌握其正确书写和含义。 课文朗读与背诵: 学生需流利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段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课文内容填空: 教师提供一段课文内容,但留有几个空白处,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正确的词语或句子,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细节的掌握程度。 (二)发展性作业(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探究报告: 学生需选择课文中提到的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如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报告,分析其原因、影响及启示。 辩论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题为“圆明园毁灭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还是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思维导图制作: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文物价值及其毁灭过程,锻炼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逻辑思维。 (三)拓展性作业(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意写作: 学生可以围绕“假如我回到了圆明园鼎盛时期”这一主题进行创意写作,通过想象描绘自己置身于圆明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对圆明园之美的理解和向往。 艺术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圆明园美景和珍贵文物的理解,进行绘画、雕塑或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展现圆明园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短剧编排: 学生可以分组编排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短剧,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圆明园的历史场景或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一)特色学习资源分析 本课《圆明园的毁灭》的特色学习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物与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长颈葫芦瓶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物的珍贵与美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补充材料中的圆明园复原图和遗址现状照片,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历史场景,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感和冲击力。 多媒体辅助:利用音频朗读课文、视频展示圆明园遗址现状等手段,将文字描述转化为视听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悲壮。 补充阅读材料:提供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具体细节等补充材料,拓宽了学生的历史视野,深化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反思。 互动与体验: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使其在互动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本课的教学特色,技术手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媒体播放设备: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播放设备,播放音频、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视听结合的学习体验,增强教学效果。 电子白板或PPT展示:通过电子白板或PPT展示长颈葫芦瓶的图片、圆明园的复原图、遗址现状照片等,直观展示教学资源,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网络资源利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圆明园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如访问博物馆官网、历史网站等,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 互动教学软件: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可以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记录学生的讨论内容,方便后续分享与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投票、抢答等活动,增加课堂互动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 成功之处: 通过实物与图片的展示、多媒体的辅助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字词掌握上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前进行更充分的预习指导。 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在分享交流环节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的对比反思 学情分析显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较高,但在字词掌握和深度思考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的历史背景,但在深度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仍有提升空间。 目标达成度方面,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补充阅读等活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过程,但在写作练习和分享交流中,部分学生在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方面仍有不足。 (二)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加强预习指导: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时,针对字词掌握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供预习资源和方法建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 优化时间安排:在课堂活动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对于未能充分表达的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书面作业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补充。 强化批判性思维培养:在补充阅读和讨论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其发表独到见解和批判性意见,逐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丰富教学资源:继续搜集和整理关于圆明园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如历史纪录片、专家访谈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其知识视野。 提升写作能力:在写作练习中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指导,鼓励其结合个人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进行创作,提高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提供反馈意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与工具达成度判断标准知识获得1. 掌握关键词汇(如“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汇听写、课文填空正确率≥90%为达标2.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及文物价值口头报告、知识问答内容准确、逻辑清晰为达标能力提升1. 语言表达能力朗读与背诵、书面表达(感想与思考)流利度、准确性、条理性为评价标准2.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探究报告、辩论活动报告深度、论据充分性、辩论表现综合评估3. 审美情趣与创造力艺术创作(绘画、雕塑等)、短剧编排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情感表达为评价标准学习态度1.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观察记录、小组讨论参与度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为达标2. 作业完成质量与及时性作业提交情况、完成度无迟交、高质量完成为达标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任务完成情况、资料搜集与整理有效沟通、资源共享、任务分配合理为达标2. 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网络资源利用、文献查阅报告信息准确性、相关性、处理效率为评价标准价值观念培育1. 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文化遗产保护观点表达、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正面态度、深刻理解、行动意愿为达标2. 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历史事件的个人反思、未来展望深刻反思、明确责任、积极展望为达标逐字稿
任务一:文物唤醒·历史初探
教师开场:
(播放博物馆说唱视频,视频中学生们可以看到说唱歌手在博物馆内边唱边跳,展示着各种历史文物。)
“同学们,大家看得开心吗?视频里的说唱歌手可真是有才啊,他们用说唱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好多历史文物!谁能告诉我,视频里都出现了哪些历史文物呢?大胆说出来,别怕错哦!”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反馈。)
“嗯,你说得对!那个确实是古代的青花瓷瓶。还有呢?谁还看到了什么?”
(继续引导学生发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哈哈,你真厉害!那个确实是恐龙化石。大家真是见多识广啊,都是小小历史迷呢!”
过渡引导:
“看来大家都是对历史文物充满了好奇和热爱啊!那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可是一位来自清朝的珍贵文物哦!想不想认识一下?”
(展示长颈葫芦瓶的图片,学生可以看到一个精美绝伦的长颈葫芦瓶。)
“看,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长颈葫芦瓶!它可是个有故事的小伙伴呢。它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模拟长颈葫芦瓶的声音,开始读信。)
信内容:
“亲爱的家人们:
你们好!我是长颈葫芦瓶,一个来自清朝的珍贵文物。我的家在圆明园,那是一个举世无双、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地方。
圆明园里有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我曾经亲眼见证过它的辉煌和美丽,也经历过那些难忘的岁月。
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虽然现在圆明园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去感受它曾经的辉煌和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吧!”
(读完信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同学们,听了长颈葫芦瓶的信,你们是不是也对圆明园充满了好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走进《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和美丽吧!”
任务二:辉煌再现·园林漫步
听范读: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聆听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的范读。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播放范文音频,学生静心聆听。)
感会辉煌:
“听完范读,大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圆明园的辉煌呢?现在,我们来学习两个生字——‘辉煌’。请大家看黑板,‘辉’是光字旁,最后一笔是竖提;‘煌’是火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点。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写一遍。”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辉煌”,学生跟随书写。)
2. 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
“好了,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要准确,句子要通顺。老师会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节奏和感情投入。尝试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让朗读更加生动有力。”
3. 字词检测
提问检查:
“接下来,老师要通过提问来检查大家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请大家注意听题:安澜园、蓬莱、瑶台、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这些词语大家都能准确读出来吗?”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鼓励学生提问:
“很好,大家读得都很准确。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你对哪些词有了自己的理解呢?比如‘金碧辉煌’?”
(学生分享自己对“金碧辉煌”的理解,教师给予肯定。)
句式练习:
“很好,你理解得很到位。‘金碧辉煌’确实是描写圆明园中建筑的词语。那圆明园中都有哪些建筑呢?请大家用‘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还有…’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感知。)
4. 深入理解
预设:奇珍异宝:
“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词语——‘奇珍异宝’。长颈葫芦瓶也是奇珍异宝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人在圆明园中生活。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它都有哪些尊贵的亲朋好友。”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明确一下,圆明园中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比如青铜礼器、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
理解“众星拱月”:
“接下来,我们再来理解一个词语——‘众星拱月’。课文用‘众星拱月’来说明圆明园的布局。大家知道‘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尝试解释“众星拱月”的意思。)
“很好,大家解释得都很接近。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张圆明园地址图片和布局图,大家一看就知道‘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了。”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
总结与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汇聚了中外风景名胜,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许多名人也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评价,比如雨果、梁启超和鲁迅等。”
“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评价。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会如何评价圆明园呢?”
(学生分享自己的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任务三:毁灭之痛·长颈诉说
“同学们,之前我们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和壮观。但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遭遇了毁灭性的灾难。现在,让我们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去聆听它的诉说,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播放长颈葫芦瓶诉说的音频或由教师模仿其声音进行诉说,内容围绕圆明园的毁灭展开。)
2.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约10分钟)
默读思考:
“听完长颈葫芦瓶的诉说,大家是不是都感到很震撼和惋惜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去说一说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请大家边读边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引导:
“好了,现在请大家停下来。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以‘我看见……’、‘我听见……’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补充。)
小组讨论交流:
“接下来,我们分小组进行讨论。请大家围绕‘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毁灭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教训?’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准备向全班展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讨论:
“好了,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准备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补充意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选取对话增强体验感: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体验圆明园的毁灭,老师想选取几名同学进行简短对话。对话的内容可以是长颈葫芦瓶与英法强盗的对话,也可以是它与亲人的对话。请大家自愿报名参加。”
(选取几名同学进行对话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感受。)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感受到了它的悲惨和惋惜。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这是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务四:深度剖析·情感共鸣
1. 播放长颈葫芦瓶音频
教师开场:
“同学们,长颈葫芦瓶至今仍在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困惑。它不明白,那样一座美丽的园林,为什么会遭到如此的破坏。现在,我们来听听它的心声。”
(播放长颈葫芦瓶音频:“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请你们帮帮我,去解开这个困扰了我百年的疑惑!”)
2. 自读第5自然段
教师指导:
“为了帮助长颈葫芦瓶解开疑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现在,请大家自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英法联军动作的词和表示时间的词。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做好批注。”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享:
“好了,现在请大家停下来。有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批注和体会?”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点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和体会。)
3. 思维提升
教师引导:
“同学们,除了外敌入侵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在,请大家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思考后举手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明确因素:
“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现在,老师来总结一下导致圆明园毁灭的几个主要因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末期,政府内部腐败严重,无法有效抵御外敌入侵。
外交政策的失误:清朝长期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忽视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经济技术的落后:与西方列强相比,清朝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社会矛盾的激化:清朝末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
4. 情感升华
播放视频或展示复原图: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看一段关于圆明园遗址现状的视频,或者欣赏一些复原图。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以及它对我们民族的意义。”
(播放视频或展示复原图,学生观看。)
引导表达:
“看完视频或复原图后,你有什么感想?你想对那些仍然流失在外的文物说些什么?请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
“明明是想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篇幅写圆明园往日的辉煌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并分享你们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明确手法:
“好了,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明确一个手法——对比。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圆明园往日的辉煌,正是为了与它的毁灭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是多么可惜和令人痛心。”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明确对比手法。)
任务五:笔触情感·明信片寄语
1. 写作任务布置
教师开场: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特别的写作任务。请大家以‘长颈葫芦瓶’的身份,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这一主题,给那些仍然流落在外的兄弟姐妹们写一张明信片。在这张明信片上,你们要将今日中国的美景和心中的期盼说给它们听。这不仅是一次写作练习,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希望大家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任务说明:
“在写作时,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信片的内容要紧密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其次,要真诚地表达长颈葫芦瓶对流失文物的关切与期盼,情感要充沛;最后,可以尝试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明信片更加吸引人。现在,大家开始写作吧!”
2. 写作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巡视,观察学生的写作进展,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这位同学,你的开头很有创意,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哦!那位同学,注意一下语言的流畅性,用词要贴切。还有,大家在写明信片时,可以想象一下长颈葫芦瓶的心情,它会怎样描述今日中国的美景呢?又会怎样表达心中的期盼呢?”
强调真诚表达:
“同学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这张明信片是长颈葫芦瓶对流失文物的诉说,所以大家的情感要真挚,要能够打动人心。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进行创作,这样会让明信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3. 分享交流
选取作品进行分享: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请大家停下笔来。我们选取几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被选中的同学请准备好,向大家展示你的明信片吧!”
(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让学生上台朗读或展示。)
鼓励积极评价:
“在分享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评价他人的作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我们可以从主题契合度、情感表达、创意构思、内容详实、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相互学习,还可以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学生分享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和补充。)
展示评价维度:
(教师展示评价维度表格,让学生对照表格进行评价。)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评价维度表格。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大家可以参考这些维度进行打分或给出评价。现在,开始我们的分享交流吧!”
(全班进行分享交流,教师根据评价维度表格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4. 总结与结束
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写作任务和分享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也感受到了长颈葫芦瓶对流失文物的关切与期盼。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继续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好了,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任务六:总结展望·作业布置
“同学们,随着我们本次课堂的结束,我想先带大家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深入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并通过长颈葫芦瓶的视角,给流失在外的文物写了一张充满情感的明信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强调重点知识点: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几个知识点:一是圆明园的毁灭背景及其历史意义;二是如何以物的视角进行写作,表达情感和期盼;三是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促进相互学习。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肯定学生努力和进步: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和进步。无论是写作还是分享交流,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可能还不够流畅,有些同学在分享交流时可能还不够自信。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只要大家持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鼓励持续关注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我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历史文化领域的相关话题,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2. 布置作业
写作练习基础上搜集资料:
“好了,接下来是作业时间。首先,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完成今天写作练习的基础上,搜集更多关于圆明园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复原图、遗址现状介绍等。请大家认真搜集,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参观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
“另外,我还鼓励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这样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还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可以撰写参观感想或拍摄照片制作成PPT等形式进行展示。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结束语:
“好了,今天的作业就布置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项作业,并努力完成它们。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