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周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2月16日,欧洲南天天文台(ESO)宣布,在“伊波赛隆星座”(EpsilonEridani)中,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大约3,000光年的类地行星。位于易居带,有望提供生命繁衍生息。据此完成第1-2题。
1.行星(Kepler-1649c)位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地球提供光能和热能 B.为生物生长提供能量
C.形成煤炭和石油的能量来源 D.是目前人类的唯一能源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无锡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暑假前往进行研学活动,结合相关材料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该区域的化石能指示的最早地质年代是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关于该区域古生物的生存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A.恐龙繁盛时期是被子植物兴盛时期 B.三叶虫生活在高山地区
C.哺乳动物见证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D.此地经历过由海向陆变迁
5.哺乳动物盛行时期
A.海洋中蓝藻大爆发 B.冈瓦纳古陆开始解体分离
C.陆地被子植物繁盛 D.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排放的废热多,从而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市区相比,郊区近地面( )
A.气温低,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高
7.根据城市风的原理,有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 )
A.市区 B.市区与郊区之间 C.郊区以外 D.偏远农村
下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右为无锡市2019年12月8日与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9.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①增强,④减弱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太行山东麓某气象站所在地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图为该气象站记录的某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图,图中正值代表偏西风,负值代表偏东风。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气象站山风、谷风的对比,正确的是( )
A.山风—偏西风风速较快 B.山风—偏东风风速较慢
C.谷风—偏西风风速较慢 D.谷风—偏东风风速较快
11.下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该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环流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年5月26日下午至27日,合肥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和橙色预警。在27日的一场暴雨中,合肥市区仿佛变成了一个“水世界”,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水侵袭。图12示意合肥市区被淹没的景观图,图13示意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合肥市区变成“水世界”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环节增强 B.②环节增强 C.④环节增强 D.⑦环节减弱
13.针对此次城市内涝事件,合肥市应大力改善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环节和②环节 B.③环节和④环节
C.⑧环节和⑨环节 D.④环节和⑨环节
14.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
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太平洋表层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有著名渔场的原因是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C.从丁到丙的轮船可以沿洋流②①④顺流到达
D.②处洋流能加快日本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16.图中所示海水等温线图中,能表示图中洋流④的是( )
A. B.
C. D.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洞庭湖(图16)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住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洞庭湖南有“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入湖,北有长江来水经“三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汇入,周边有汨罗江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湖,经洞庭湖调蓄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形成复杂的江湖水系格局。2024年10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开展了“洞庭湖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课题研究。
图16
(1)研学小组成员调查发现,洞庭湖水位季节变化显著。结合水循环过程,指出影响其水位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4分)
(2)1966年前,人类活动对洞庭湖流域径流量影响有限。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1956—1966年“四水”和“三口”月平均流量变化图(图17)。比较“四水”和“三口”流量高峰出现的时间差异并简析其主要原因。(8分)
图17
据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下荆江裁弯取直对洞庭湖水文特征有显著影响。简析其对缓解洞庭湖洪涝灾害的作用。(6分)
18.孔明灯是在竹架四周糊上纸,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而制成的大灯,靠热空气飞上天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孔明灯的原理是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气压相等的。(3分)
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或逆)时针方向。图中AB两地气温高的是地,该地空气做(填“上升”或“下沉”)运动。(3分)
根据图上信息,在上图中绘制近地面的等压面。(2分)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代表城区的是A还是B 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设在A、B两地之间是不合理的,请说明原因。(4分)
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m(如图),洋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从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深层海水盐度可达33.5‰,冬季完全冰封。早期在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域鳕鱼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但目前鳕鱼资源数量极少,渔场已名存实亡。
(1)简述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的时空分布特征。(6分)
(2)从洋流角度说明早期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鳕鱼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指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洋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DC
6-10:ACBCD
11-15:CCDBD
16:B
综合题。
17.共18分
(1)湖面降水量;湖面蒸发量;入湖径流量;出湖径流量(4分)
(2)流量高峰“四水”出现在5月;“三口”出现在7月;“四水”出现时间早于“三口”(任答2点得4分)
“四水”和长江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四水”流域纬度较低;受锋面雨带影响早(进入雨季早)(任答2点得4分)
(3)裁弯取直后,下荆江河道缩短;(2分)河床比降增大,流速加快,河道冲刷作用增强,水位降低;(2分)入湖水量减少,入湖泥沙量减少,湖床淤积减慢,洪峰水位降低(2分)
18.(1) ② ③ ①④
(2) 顺 A 上升
(3)
(4)A。原因: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
(5)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
19.(18分)
(1)时间:海水盐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海水盐度低;冬季海水盐度高。(2分)
空间:表层海水盐度由圣劳伦斯河入海口向东增加;由表层海水向深层海水盐度增加。(4分)
(2)处于寒暖流交汇处;(2分)海水扰动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2分)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鳕鱼大量聚集。(2分)
(3)船舶逆着洋流航行,费时费燃料,顺着洋流航行,省时省燃料;(2分)寒暖流交汇,多海雾,不利于船舶航行;(2分)洋流从高纬度海域带来冰山,对船舶航行产生威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