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9 19:3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膊(bo) 朗润(rùn) 风筝(zhēng) 应和(hé)
B.烘托(hōng) 嘹亮(liáo) 卖弄(lòng) 健壮(jiàn)
C.酝酿(yùn) 喉咙(hóu) 抖擞(sǒu) 静默(mò)
D.赶趟(tàng) 窠巢(kē) 黄晕(yūn) 蓑笠(suō)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 风筝 欣欣然 沁人心脾
B.健壮 胳膊 协奏曲 谈笑风声
C.簿烟 蝴蝶 捉迷藏 心旷神怡
D.筋骨 渲泄 软绵绵 蓬勃生机
3.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在举行樱花展的公园里,一群姑娘们打扮得 ,在绚烂的樱花树下拍照。
(2)鸟儿宛转的歌声与山间的轻风流水 着,形成一曲美妙的乐章。
(3)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先一下 ,好充分发表意见。
A. 花枝招展 附和 酿造
B. 花枝招展 应和 酝酿
C.如花似锦 附和 酝酿
D. 如花似锦 应和 酿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B.春运期间,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路政、航政管理,全面巡查、修复、加固损毁的道路、桥梁、航道。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___;一阵杜鹃啼,____;一阵风起,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从体裁上看,《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通过盼春、绘春、领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C.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运用抒情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D.“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9.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    ”字,写了“    ”“    ”“    ”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部分写的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描写了美好的春景画面;结尾部分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    ”,深化了主旨。
10.综合性学习。
班级组织以“我爱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仿照示例,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描写角度。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视觉角度)
(2)【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左右)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广告护春】由于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阅读理解
(一)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描绘了 图、 图、 图、 图、 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 到 的顺序和 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 、 、香气浓郁的特征。
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3.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了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B.作者在描写春花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C.本文语言朴实、隽永,善用多种修辞手法,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D.本文先总写春天,接着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春天以收束全文。起于比喻,结于比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 风 过 处
王畔政
①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万物葳蕤,生机勃勃。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一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紫叶李花团锦簇,红玉兰含苞待放,连翘灿烂,碧桃俏丽,紫荆花争艳……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
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
⑦柳笛一声天下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折柳、做柳哨,然后吹着柳笛喇叭比赛。笛声嘹亮,或细腻婉转,或粗犷高亢,春天就这样被吹得绿意盎然。
⑧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纸鸢翩飞的好时候。找一片空旷的场院,逐渐放开牵线,“蝴蝶”“蜈蚣”迎风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大人和孩子们站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十里春风、万里春光。
⑨刚从坡里回家的邻家大伯,背上的蜡条筐里盛着刚割下的鲜嫩韭菜。走在大街上,只听他远远地喊着,头刀子韭菜——无公害的!上前一闻,泥土的气味弥漫开来,正好可做晚饭的菜肴。隔壁院子里两棵香椿的枝丫上,早已冒出红绒绒的芽头。女主人轻轻掰下几枝嫩芽,用刀切成碎末,再打上鸡蛋搅匀,热油烧锅,下锅翻炒,香椿芽炒鸡蛋的香味飘向四方。
⑩一片云彩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会儿春雨便下起来,斜风细雨,不疾不徐。春雨贵如油,老天知道村庄的心事。拾掇完农具刚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也不急于赶路避雨,直让那细雨淋头,从头到脚仿佛在享受甘霖。春风细雨,浇灌着干渴的大地,浇灌着村庄的根系。根系滋润,才会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出一个丰盈的村庄。
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看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9日)
15.下列对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篇点题,写了春风过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第⑧段描写大人小孩在春风里放风筝的画面,意在表现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C.第 段通过对落日、炊烟、小街等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村庄安详静谧的氛围。
D.此文从大自然写到人物再写到村庄,思路清晰,表现了春风给万物带来的变化。
16.结合全文,简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7.第⑩段中,从坡里回家的村民为什么“不急于赶路避雨”?
18.此文从视觉、嗅觉、听觉描写春风,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效果。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寻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 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拾眼一望……怎么 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遍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⑩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洞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
“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
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
如果谁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有删改)
19.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一看到衰草;→遥见草色: 。
20.品读下面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2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
22、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
答案
1.C 2.A 3.B 4.A 5.A 6.B 7.C
8.(1)拟人 (2)比喻、排比 (3)引用、比喻
9.春 盼春 绘春 颂(赞)春 新 美 力
10、(1)①两个黄鹂鸣翠柳(听觉角度)
②踏花归来马蹄香(嗅觉角度)
(2)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1、(1)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忙图 (2)上 下 侧面 花繁密茂盛、色彩绚丽
1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可爱情态,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情,使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用蜜蜂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与温暖。
13.不能。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是一个逐渐强大的过程,表现了不同阶段的春天给人的不同感觉,纵情地赞美了春天的新鲜、美丽、欢快与强大的生命力,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万象更新、生机无限以及给人带来的希望和鼓舞。
14.D
15.B
16.内容上:“一寸一寸”“一点一点”数量词叠用,动态地写出了春风吹过,春天慢慢到来的细腻过程,表现了人们用心感受春天慢慢到来时的急切心情,抒发了作者对轻柔春风的喜爱之情。结构上:引出下文,后文描写春风过处,万物的变化过程都是“一寸一寸”“一点一点”展开的。
17.春风柔和,春雨湿润,不舍离开;沐浴在春雨里,人们像享受甘霖一样享受着雨的滋润,不忍离开;春雨贵如油,表现了村民对春雨的喜爱而不愿离开,村民们由春雨想象到了丰收的景象,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18.视觉:如第⑤段中“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这句话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脱去”和“伸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麦田的颜色由灰白到深绿的过程,展现了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19.后悔寻春(或:责怪自己) 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
20."飞"是“在空中飘浮游动”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21.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寒冷的阻隔,微视朔气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2.“寻春”一词为全文线索,点明文章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的寒冷中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联想到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要有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