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新知讲解
地理分界线
任务一
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
兴
安
岭
阴
山
山
脉
冈
底
斯
山
脉
贺
兰
山
巴
颜
喀
拉
山
脉
新知讲解
地理分界线
任务一
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等。
第
二
级
阶
梯
第
梯
级
三
阶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新知讲解
地理分界线
任务一
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如秦岭—淮河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区
地
北
方
区
地
方
南
秦岭
淮河
秦岭横亘我国中部,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海拔多为1500~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为两支,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6万平方千米。
新知讲解
秦岭——淮河
任务二
1.在图5.6上找出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并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
探究活动一:
新知讲解
秦岭——淮河
任务二
2.读图5.7、5.8和图5.9,回答下列问题。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年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
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温带,半湿润区;秦岭—淮河一线南侧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主要受气候影响。
我国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回顾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纬度位置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1
与一月0℃等温线一致
0℃
秦岭
淮河
气温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2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秦岭
淮河
夏季风
雨季长短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3
与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
800
降水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4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气温和降水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5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气候
影响因素?
地理
意义6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橘
枳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春秋》。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果实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
影响因素?
气候
其他地理意义
河流结冰期不同
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可达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秦岭
淮河
1月0℃等温线
读图5.10,并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探究活动二:
其他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旱田
水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小麦
水稻
甜菜
甘蔗
大豆、花生
油菜
1.耕地类型不同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耕地类型不同,秦岭—淮河以北以旱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2.耕作制度不同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耕作制度不同,秦岭—淮河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3.农作物不同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作物不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糖类作物是甜菜;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糖类作物是甘蔗。
4.饮食不同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饮食不同,秦岭—淮河以北面食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米饭为主。
5.住房不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住房不同,秦岭—淮河以北屋顶坡度小,秦岭淮河以南屋顶坡度大。
6.传统交通工具不同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传统交通工具不同,秦岭—淮河以北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秦岭淮河以南传统交通工具是船。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湿类型
温度带
河流
植被类型
<0℃
>0℃
<800毫米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结冰
不结冰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人文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人文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经济林木
粮食作物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甜菜
甘蔗
大豆、花生
油菜
生活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穿着
主食
房屋
运输方式
屋顶坡度
墙体厚度
衣
食
住
行
面食为主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小
屋顶坡度大
陆上运输
水运
防寒保暖
轻薄散热
墙体厚
墙体薄
贺兰山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
贺兰山线的地理意义
讨论
地理
意义1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地理
意义2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地理
意义3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00
地理
意义4
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00
贺兰山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
贺兰山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大。
贺兰山的作用
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牧区,西部主要是牧区。
荒 漠(牧 区)
草 原(半 牧 区)
贺兰山的作用
知识总结
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东部为半农牧区,西部主要是牧区。
活动探究
分组讨论: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贺兰山1、阻挡了来自于西北部冷空气对于宁夏平原的袭扰。
2、阻挡了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继续向西发展,使得宁夏平原获得较丰富的降水。3、贺兰山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形成的积水对东麓的土地涵养水分起着重要的作用。4、减轻了冬春季沙尘暴对于平原的影响,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使宁夏平原气候温暖适宜,加上地势平坦,和黄河水的灌溉,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
课后作业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及温度带都有明显的差异,据此,下列关于图中所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秦岭--淮河北侧 B.该地属于我国非季风区
C.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区 D.该地年降水量大于800mm
课后作业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稻田处处,柑橘飘香,这座山脉是( )
A.天山 B.秦岭 C.南陵 D.太行山
3.甲、乙、丙、丁是图中山脉河流南北两侧的地区,图中四地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地有雪山连绵的高原 B.乙地水资源短缺
C.丙地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D.丁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课后作业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读图,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渭河流域此河段冬季不会结冰 B.西安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
C.汉水流域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
课后作业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种植油菜、水稻等
B.乙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种植小麦、大豆等
C.丙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D.丁地区气候高温多雨,黑土广布
6.与图中乙地区和丁地区的分界线a-b一线分布基本一致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地势的第一级、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D.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