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基础练】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河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考点基础练】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河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9 17: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透镜及其应用
【基础作业】
1.(2024·福建)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24·山西)如图所示的是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戴远视眼镜
3.(2024·邯郸模拟)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4.(2024·衡水模拟)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假设光具座足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B.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C.蜡烛放在B区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D.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上移
5.(2024·石家庄模拟)(多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成像原理与图中成像的原理相同
B.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 cm
6.(2024·邢台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     。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可以推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到     刻度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4)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视眼的矫正与上述成像过程类似。
【素养作业】
7.(好题·真实情境)石家庄植物园的牡丹盛开,去游玩的小华用手机拍摄了甲、乙两张同一牡丹的照片,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A.小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B.拍摄乙照片时,牡丹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甲照片中是牡丹缩小的像,乙照片中是牡丹放大的像
D.若镜头焦距不变,拍摄乙照片时,镜头到牡丹的距离更近
8.(2024·河南)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是 (  )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9.(2024·云南)(多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照相机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D.投影仪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10.(科技创新)(多选)光刻技术是一种精密的微细加工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线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和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缩图透镜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缩图透镜对光的作用与近视镜片相同
C.只将硅片靠近缩图透镜,硅片上所成的像会变小
D.保持硅片位置不变,为了在硅片上成的像变小,应将掩膜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下调节缩图透镜
11.(2024·遵化市二模)(多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老花眼镜,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2.(好题·创新实验)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高度为6 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     ,像变     。
物高6 cm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30 20 15
像距/cm 15 20 30
像高/cm 3 6 12
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 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  
   (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      (选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AC
6.(1)同一高度
(2)55.0 cm
(3)② (4)近
7.D 8.B 9.BC 10.AD
11.AB 【解析】 由图可知,物距u=50.0 cm-10.0 cm=40.0 cm,v=63.0 cm-50.0 cm=13.0 cm,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人眼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取走光屏后,所成像的情况是不变的,故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时,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据A可知,此时物体应该处于2f之外,40 cm>2f,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2f>13 cm>f,可得焦距的范围是13 cm>f>6.5 cm,将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是30 cm,处于2倍焦距以外,一定成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故C错误;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老花眼镜,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像提前会聚,所以光屏向左移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错误。
12.(1)刻度尺
(2)大 大
(3)光屏 不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