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2 力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一根铅笔的长度为30 cm
B.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 N
C.一个铅球的质量为30 kg
D.将掉到地面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面做功约20 J
2.如图所示,小明用绳拉木箱,木箱受到拉力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绳 B.小明 C.地球 D.木箱
3.如图所示,跳橡皮筋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游戏。其中两个人架着皮筋,跳者用脚去钩橡皮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的弹性有一定限度,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B.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C.使橡皮筋拉伸的力是橡皮筋施加的
D.橡皮筋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下列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用力踢球脚感觉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地球对它的吸引
D.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将会静止在空中
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
6.“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酒精棉燃烧排出罐内空气后,再将罐扣于相关穴位上,罐体就会吸附在皮肤表面,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下列事例与“拔火罐”的原理相同的是 ( )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C.医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吸入汽水瓶中的饮料
7.关于小明在荡秋千过程中的能及能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明通过最低点时的动能最小
B.小明下降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C.小明到达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D.上升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小
8.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B球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D.小球A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在甲液体中的浮力
9.如图甲,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向上提升。乙图表示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已知在10 s~20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40 m,g取10 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大小为50 N
B.在0~10 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20 N
C.在10 s~30 s内,物体上升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
D.在20 s~30 s内,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4 000 J
10.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600 N的货物,在400 N的拉力F作用下,20 s内货物竖直上升了2 m,不计绳重及滑轮上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人做的总功为800 J
B.有用功的功率为120 W
C.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此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机械效率越高
二、填空及作图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1.如图所示,高铁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提醒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产生压力差,非常危险;为了避免不经处理的病房内空气流到病房外,病房内的气压应 (选填“大于”或“小于”)病房外的气压。
12.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相对于水面将会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一些。
13.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 N,在35 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水平拉力F乙停止作用而物体乙继续滑行的理由是 。
14.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 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N,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Pa。(g取10 N/kg)
1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重为40 N的物体A匀速前进0.4 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12 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 J;若实际拉力F=5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6小题4分,第17小题6分,第18小题7分,共17分)
16.如图所示,这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选填字母)。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到达水平面的动能
C.木块的动能
(2)实验中所研究的动能大小通过 来反映,这里用到了 (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法。
(3)由图中的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
17.某同学家中有一个如图1所示的紫砂壶,他特想知道紫砂壶的密度,于是将此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将壶盖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用 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则壶盖的质量是
g。
(3)测量壶盖的体积时,他发现壶盖放不进量筒,于是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步骤: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壶盖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
b.然后取出壶盖;
c.先往量筒中装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 cm3。
(4)该紫砂壶密度是 kg/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这个同学测出的紫砂壶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8.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中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在测量排开液体重力时,若先测桶和液体的总重力,把液体倒掉之后测空桶重力,这样测得的排开液体的重力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甲图中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重力为 N,小斐的实验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
(4)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N。
(5)小石块的体积为 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共11分)
19.如图所示,装有一定量的水的圆柱体容器水平放置,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A,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4 N,(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
(2)木块A的重力;
(3)木块A的密度。
20.图为某铁路的施工现场,工程师用起吊装置起吊建材,已知某次起吊的建材质量为90 kg,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10 m,钢绳自由端的拉力为400 N,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 N/kg。问:
(1)有用功为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动滑轮重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D 6.D 7.C 8.D
9.B 【解析】 由图丙可知,在20~30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拉力,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为50 N,所以物体的重力大小为50 N,故A正确;由图乙、丙可知,在0~10 s内,物体所受拉力为20 N,且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拉力和地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和,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即F压=F支=G-F拉1=50 N-20 N=30 N,故B错误;由题意可知,在10~20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40 m,因为在20~30 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公式v=可得,在20~30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2=v2t2=8 m/s×10 s=80 m,所以在10~30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h1+h2=40 m+80 m=120 m,所以在10~30 s内,物体上升的平均速度大小v====6 m/s,故C正确;由图乙可知,在20~30 s内,物体所受拉力为50 N,由C可知,在20~30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80 m,根据W=Fs可得,在20~30 s内,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W=Fh2=50 N×80 m=4 000 J,故D正确。
10.C
11.减小 小于 12.变大 不变 上浮 13.40 35 物体具有惯性 14.600 3.53×104 15.4.8 80%
16.(1)B (2)木块B移动的距离 转换 (3)速度
17.(1)左 (2)镊子 43.4 (3)14 (4)3.1×103
(5)偏小
18.(1)④①②③ (2)偏小 (3)1 1 相符 (4)小于 (5)1×10-4
19.解:(1)木块A的体积:
V=L3=(10 cm)3=1 000 cm3=1×10-3 m3
木块A浸没在水中,则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10-3 m3
则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 (2分)
(2)木块A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G木+F拉=F浮,所以木块A的重力:
G木=F浮-F拉=10 N-4 N=6 N (1分)
(3)木块的质量:
m木===0.6 kg
则木块A密度:
ρ木===0.6×103 kg/m3 (2分)
20.解:(1)建材的重力:G=mg=90 kg×10 N/kg=900 N
所做的有用功:W有=Gh=900 N×10 m=9 000 J (2分)
(2)由图可知n=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75% (2分)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400 N-900 N=300 N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