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关键是看它们的形态结构或血流方向
(1)形态结构:动脉管壁较厚,管径较小;静脉管壁较薄,管径较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径最小。
(2)血流方向: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主干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主干一般是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向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易错训练】
1.在医院进行注射,针刺前护士要用橡皮管对手臂进行捆扎,捆扎的部位及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针刺部位的远心端、静脉 B.针刺部位的近心端、静脉
C.针刺部位的远心端、动脉 D.针刺部位的近心端、动脉
2.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血管是静脉血管
B.生病的人输液,针插入的是乙血管
C.丙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丁血管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3.下图为人体内三种类型的血管及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B.②能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C.③的腔只允许红细胞单向通过
D.与①相比,②的管壁较薄,弹性小
4.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都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
B.毛细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最广
C.分布在四肢中的动脉内有瓣膜
D.血液在三种血管间的流向为“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易错点2 不能正确理解血液流经不同部位时的变化
理解血液流经不同部位时的变化关键是看血液流经不同部位时血液成分含量的变化。
(1)流过小肠: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2)流过肺: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3)流过肾脏: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水、无机盐、尿素、氧气的含量减少。
(4)流过脑: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营养物质、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的含量增多
(5)流过肾小球:血液均为动脉血,血液中尿素、水、无机盐的含量减少
【易错训练】
6.如图为人体某器官血流情况模式图,A为器官,a、b为血管,箭头为血流方向,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A为心脏,则b为动脉血管
B.若A为肺,则b内流动脉血
C.若A表示大脑,则b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D.若A为小肠,则b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
7.下列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是动脉血,含二氧化碳的是静脉血
B.肺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主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C.静脉血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变成了动脉血
D.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颜色鲜红的是静脉血
8.如图,图甲中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①和②直接相连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
9.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和c内都流动脉血
B.若b为肝脏内毛细血管,则a内尿素含量比c内高
C.若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比c内高
D.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a内氧气含量比c内高
10.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A.肺动脉 B.入球小动脉 C.肺静脉 D.出球小动脉
易错点3 不能正确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时需注意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易错训练】
1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M、N表示血管,A代表器官( )
A.M中血液是从心房流出
B.M血管中的营养物质总是多于N血管
C.N中血液一定是静脉血
D.若A为脑,则该图表示体循环
12.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打开,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下列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13.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构建的血液循环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面是其他小组的评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议用最粗的线条画右心室壁,因为它最厚
B.③代表主动脉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肺循环的路径:右心室→③→毛细血管网乙→④→左心房
14.下列有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中,其中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和废物,肺循环则不能
15.《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由此可见心脏的重要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
B.主动脉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
C.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D.只有心房和心室间存在瓣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钱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故选择B选项。
2.答案:D
解析:A.甲血管将血液送出心脏,为动脉血管,A不符合题意。
B.输液时针插入的是静脉血管,乙血管内血流方向为主干到分支,为动脉血管,B不符合题意。
C.丙血管内血流方向为分支到主干,为静脉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C不符合题意。
D.丁血管内红细胞当行通过,为毛细血管,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①是静脉,但静脉血管里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动脉血,A错误。②是动脉,血液从心脏输送给全身各部分,B错误。③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物质交换,C正确。①静脉和②动脉血管相比,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率较慢,D错误。
4.答案:D
解析:动脉的管壁一般较厚,血流速度快;静脉的管壁一般较薄,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很细,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因而图中三种血管依次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5.答案:B
解析:A.动脉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A错误。
B.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在我们人的四肢的静脉(不是动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C错误。
D.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流动方向的一般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可见,血液在三种血管间的流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动脉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静脉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故若A为心脏,则b为动脉血管,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若A为肺,则a中流静脉血,b内流动脉血,B不符合题意。
C.若A表示大脑,构成脑的细胞需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脑后,经过气体交换,b血管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流的是静脉血,C符合题意。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血液流经小肠后,b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D.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此时的血叫静脉血,AD错误。
B.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C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据题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由题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只有流经肺部,血液才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血管②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X表示肺,A、C、D正确。肺动脉和肺静脉不直接相连,连接两者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B错误。
9.答案:B
解析:A.肾小球的结构特点: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A正确。B.若b为肝脏内毛细血管,则a内尿素含量比c内低,因为肝脏细胞会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B错误。C.若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比c内高,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正确。D.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a内氧气含量比c内高,经过物质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正确。故选B。
10.答案:A
解析: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入体静脉。因此入球小动脉、肺静脉、出球小动脉里流动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M中血液是从心室流出,故A错误。
B.若A为小肠,M血管中的营养物质总是少于N血管,故B错误。
C.如果A是肺部毛细血管,N中血液一定是动脉血,故C错误。
D.若A为脑,血液流经脑部时,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脑部,脑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则该图表示体循环,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心房连通静脉,血液由静脉流入心房;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入动脉。所以血液流动方向为: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13.答案:D
解析:A.①肺静脉流动脉血,④主动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B正确。C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所以壁最厚,C正确。D.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④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③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图中的左心室→④主动脉→毛细血管乙→③上、下腔静脉→右心房,D错误。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A正确。
B、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体循环和肺循环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B正确。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C正确。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运送养料和废物,肺循环能为人体排出新陈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及氧气的供应,D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不断收缩和舒张,促使血液在心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正确。
B.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B正确。
C.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心房和心室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间有动脉瓣,D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