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6.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下人教版6.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3-26 06:02:03

文档简介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第1课时
教 学内 容 教材第99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该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字分析理解题意,经历独立思考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主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 学难 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 学方 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归纳概括学法: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练习反馈
教 学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教师: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解题方法。大家还记得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方法是怎样的吗?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3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填写教材“阅读与理解”的内容。小组讨论:请一个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如果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意见,就提出来。教师:喝了2次纯牛奶,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喝了兑水后的半杯。课件出示教材上分析与解答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喝完后, 加满水,纯牛奶还是 又喝了加满水后的,剩杯纯牛奶。 只有原来的杯。 杯的纯牛奶再平均 分成2份,喝的纯牛 奶就是其中的1份了。 教师:喝了半杯后加满水,那么现在杯里有水和纯牛奶各多少?大家在图2的杯子旁边写一下。学生思考。教师:然后又喝了半杯,那么现在杯里有水和纯牛奶各多少?大家也在图3的旁边写一下。教师:第二次喝了半杯后,乐乐是喝了原来剩下的纯牛奶的,而原来剩下的纯牛奶是杯,那我们可以将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第二次喝了纯牛奶杯,同样喝了水杯。两次加起来,喝了纯牛奶杯,喝了水杯。教师:这只是解题的一种思路,我们还可以用别的思路解题,分小组讨论一下,找一下别的思路来检验我们刚刚得到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汇报:最后在杯子中还有杯纯牛奶,杯水,开始时是1整杯的纯牛奶,那么喝掉的纯牛奶就是(1-)杯,一共加了杯水,所以喝掉了的水是()杯。教师:很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明确开始总的量,和最后剩下的量,那么即使中间过程再复杂,大家都可以清楚地明白题意,轻松地解决题目。
拓展应用 一杯纯牛奶,小红喝了半杯,用水加满,又喝了半杯,再用水加满,最后把一杯全喝完了。小红喝的纯牛奶多还是水多?为什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并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及解题过程,教师及时点评,指导。
总 结回 顾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基础训练相关练习解决问题。有一块青铜,是由铜、锡、锌三种金属熔铸而成的。其中铜占总质量的,锡占总质量的,锌占总质量的几分之几 小军喝了一杯牛奶的,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再倒满水,又喝了杯后,继续加满水,最后把一杯喝完了。问:小军喝了牛奶和水各多少杯?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开始:一杯纯牛奶 第一次:喝了半杯(杯纯牛奶 第二次:兑了半杯水,又喝了一半(杯纯牛奶,杯水) 一共喝了纯牛奶:(杯) 一共喝了水: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理解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掌握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分析,归纳迁移,指导练习学法:分析比较,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课件出示) 16+25+75 215+1038+285+917提问:上面各题进行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交换律:a+b=b+a 整数加法结合律:(a+b)+c=a+(b+c)想一想:这些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探究新知 1、研究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的适用范围教师:这些运算定律中,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或三个数,它们的范围都包括了什么样的数?(整数和小数,还有分数)使学生明确,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计算中都可以运用。教师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2、课件出示:计算 (1)观察这些加数,注意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并讨论怎样使计算简便。(把使计算简便)说一说这两道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说说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3)归纳: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拓展应用 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总 结回 顾 请同学们谈今天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作业布置 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基础训练相关练习简便计算 新种一块草坪,第一天种了公顷,第二天种了公顷,第三天种了公顷,还剩公顷没有种。这块草坪一共有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a+b=b+a (a+b)+c=a+(b+c)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第1课时
教 学内 容 教材第100-101页练习二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过程,巩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简便算法,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 学重 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 学难 点 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 学方 法 教法:引导复习,指导运用学法:小组讨论,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提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加法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加法吗?(适用)
探究新知 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第1,6题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并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报答案,集体订正。教材第100-101页练习二十五第5,7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前面两个题目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题型,后面的两个题是分数加法简便运算中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应用题。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第2,3题教师课件出示题目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判断正误,求讲解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五第4题教师课件出示题目分小组讨论自己每天的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占每天时间的几分之几。请小组派代表汇报
拓展应用 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组织学生先计算其余三个式子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的4个分数连加的算式小组讨论大家是运用什么方法解题的,请一个小组的组长汇报解题的思路。教师解题:我们可以利用上面的规律,发现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教师课件出示题目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总结大家想出来的方法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教师课件出示题目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解答问题。
总 结回 顾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相关练习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计算10- 解决问题王叔叔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整个稿件的,第二天打了整个稿件的,剩下的第三天打完。第三天打了全班稿件的几分之几?小畅喝了一杯牛奶的,加满水后又喝了一杯的,再次加满水后喝了一杯的,最后加满水后全部喝光。小畅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板书设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9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比较,经历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讨论归纳,指导练习学法:分析思考,理解运用,反馈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复习回顾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加减混合运算是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揭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它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板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探究新知 教师课件出示例1“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统计表教师:从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统计表,交流表中的数据信息。教师指出:乔木林和灌木林都属于森林,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怎么列式?指名学生回答:说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组织学生尝试计算,再在小组中交流。学生汇报,有的学生认为先将先通分进行计算,再将所得的结果与通分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直接进行计算。学生用两种方法试算,教师指名板演,并巡视指导。 = = = = = = =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第(2)题统计表教师:怎样解答“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的几分之几”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然后汇报。学生可能会这样解答: = =1-() = =1- = =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右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拓 展应 用 教材第9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合作,对比发现。
总 结回 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相关练习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计算 1- 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 = = = = = = =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的几分之几? 1- 1-( = =1-() = =1- =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