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9 19: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微课课题名称 古代两河流域 时长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2)概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了解文明发展的多元化。(3)分析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 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和成果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播放周杰伦的歌曲MV《爱在西元前》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解说: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周杰伦所发表的《爱在西元前》,是以古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相思病,特地在宫中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为背景来创作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走进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探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明确讲授内容(目录)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三、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新课讲授第一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概况:1.地理位置:古代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2.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3.文明成因:两河流域肥沃的冲积平原,适合农业生产解说:两河流域,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中下游,通常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二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解说:两河流域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是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苏美尔文明正是从这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9000,这里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利用肥沃的土壤种可以生产食物的植物,并使用了控制水流、驯服动物、发明犁等先进的方法来改善农业耕作中的不便,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存条件。于是在公元前3500年,这里产生最初文明早期。那时候,苏美尔人的生活在村庄里,大部分人都通过自己狩猎或耕种来维持生活所需,后来,人们生产粮食产生了剩余,一些人得以从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于是,人们的职业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城市这个概念也慢慢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慢慢形成了城市。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乌鲁克是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苏美尔文明中的第一个城市。城市中形成了各种社会等级,由大祭司、管理员、牧师及各类形政人员管理着城市的秩序,而底层的农民、工匠、渔民等则是被管理的对象。苏美尔人在公元前24世纪,被阿卡德王国所灭。后来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起巴比伦城邦。巴比伦开始比较弱小,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逐渐强大,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第三个内容,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文字:楔形文字解说:早在公元前5千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之后,成为距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实。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中的传奇故事。2.数学:60进位制3.天文学:阴历解说:古代巴比伦人是具有高度计算技巧的计算家,其计算程序是借助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数表来实现的。他们引入了以60为基底的位值制(60进制),希腊人、欧洲人在16世纪亦将这系统运用于数学计算和天文学计算中60进制仍被应用于角度、时间等记录上。在天文学方面,还学会了使用阴历。法律《汉谟拉比法典》,重点放在《汉谟拉比法典》的分析上,从法典的地位、内容、特点、评价和历史意义五个角度进行分析。(1)地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3)特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一 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材料二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材料三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4)评价: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看待法典。(5)历史意义:维系王国,泽被后世解说: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全文共3500行,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呢?法典的序言中,“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体现了君主是荣耀而畏惧神明的,其由神明授予权力为人类谋福利,这表现出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法典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做法,体现了其宣传施行同态复仇法的思想。而贵族和奴隶打人的不同程度惩罚,体现了法典的本质仍然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根据对这一法典知识的学习,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古东方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关系。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但《汉谟拉比法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通过其内容可以发现该法典中种种不公平的条款其实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歧视、奴隶制度,法律的实质是保护皇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而不是公平的法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汉谟拉比法典》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它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这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东方文明的灿烂明珠,代表了古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其确立的一些原则,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一些原则,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小结史学界主流观念认为,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出现国家的地方。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关,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与私有制、阶级的产生相伴随。两河流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颇有建树,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河的存在。两河哺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对当时的人们既是挑战又是恩赐。
教学反思 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学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教学中运用了历史解释、史料论证等方式,注重培养历史的核心素养课件制作精美,字幕匹配用心,但制作技巧有所欠缺,视频流畅程度略有不佳。
宣扬君权神授
施行同态复仇法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