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复习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确凿(zuó) 觅食(mì) 秕谷(bǐ) 人声鼎沸(dǐng)
B. 菜畦(qí) 油蛉(líng) 蝉蜕(tuō) 风流倜傥(tì)
C. 缠络(lào) 捕获(bǔ) 锡箔(bó) 人头攒动(cuán)
D. 盔甲(kuī) 宿儒(rú) 斑蝥(máo) 朝花夕拾(zhāo)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D. 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賻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 4至 6万元左右.
4.下列各句中的“而”与“温故而知新”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博学而笃志 C. 学而不思则罔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C. 学/而不思/则罔。
D.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敢畅言所见。
A.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7.根据表格中提示的释义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加点词 方 法 释 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查阅字典法:①美好,善;②hào,喜欢,喜爱;③容貌美;④hào,古代圆形有孔的钱币或玉器。 (1) (填序号)
吾日三省吾身 语境推断法:联系下文,做出判断。 (2)
人不堪其忧 成语参考法:不堪一击。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字形探源法:金文形体是上面一只“羊”,下面两个“言”,传说“羊”是吉祥之物。 (4)
8.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说明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给出了答案。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说明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并坚定自己的志向,又要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的句子是: , 。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 , ”。
9.根据下面文段内容,解答后面的问题。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1)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医生陈莲河是一位怎样的“名医”?
10.请你从谢道韫、史铁生、海伦·凯勒三人中任选一个交友对象,仿照示例,写出交友的理由。
示例:鲁迅先生,我想与您交友。普普通通的百草园,氛围严肃的三味书屋,您都能发现其中无限的趣味。与您交友,我也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刷学科素养
学校开展关于“尊师重道,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为了营造氛围,学校准备为此活动拟写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上联:呕心沥血育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拟于9月28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感恩老师”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则邀请函,邀请语文老师刘老师参加此次班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 选文中可以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按提示分别找一个例句。
(1)写视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味觉的:
(4)写触觉的:
(3) 下面两句话中加横线的字能否换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4) 选文中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色里的老师
崔向珍
①我们村子很小,师资非常紧缺,于是就和相距一公里路的邻村一起联合办学。我们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了邻村的小学读书。从那时开始,我们有了晚自习。
②那时候的乡村都没有通电,点灯用的煤油都是凭票供应。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我和哥哥的煤油灯是自己动手做的。把空墨水瓶反复地刷洗干净,捡两个铁皮的酒瓶盖,用钉子砸出圆形的孔,把旧棉花搓成的灯芯穿过去,墨水瓶里倒上煤油,盖好酒瓶盖,就是一盏煤油灯了。小小的煤油灯点亮时,闪闪的灯火在绿色的玻璃瓶里非常好看,爱幻想的我总觉得自己守着的是天上落下的一颗小星星。
③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教室里十六盏小小的煤油灯被点亮,老师走进教室后总是很开心地笑,他说自己仿佛走进一片璀璨的星空。晚自习后,老师不放心我们这几个外村的小女生走漆黑的夜路,他总是把我们送过了我们村头的那片小树林才放心。那时的老师刚刚二十岁出头,还没有成家,每天快乐得像个孩子。如果是晴朗的夜晚,我们会顺着土路,一起蹚着流水般的月光飞快地走着。老师有时给我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有时和我们一起大声歌唱。
④碰上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老师就会从家里找来几个白菜疙瘩绑在木棍上,把中间的软芯挖空,再塞上烂棉花套子,把煤油灯里的煤油倒进去后点燃照明。每次走过小树林,举着火把的老师就会停下来,目送我们走进灯火点点的村庄。直到我们小小的身影都看不见了,他才转身回去。离开老师往村子里走的时候,我有时候会回头看看越来越远的老师,他高大挺拔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漆黑的夜色里,手中高高举着的火把像是努力挤出乌云缝隙的一束阳光,是那么温暖那么明亮。
⑤一个乌云密布的夜晚,东北风刮得越来越猛。大片的雪花如撕碎的棉絮般突然而至,纷纷扬扬。老师果断决定提前下课,趁着大雪刚刚开始飘落赶紧送我们回家。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天地间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明亮的雪光虽然把黑夜照得透亮,纷乱的雪花却让我们无法看清楚脚下的路。走着走着摔倒一个又一个。老师怎么拽也顾不过来,没办法了,他就让我们牵着手走,自己则在后边紧跟着照顾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风雪肆虐的小树林时,脚下的积雪已经很深了,我们催促老师快点回家,可他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冰冷的风雪里,目送我们慢慢走远。我回过头去看他的时候,漫天飞雪的朦胧视线里,只见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和白茫茫的天地融为了一体。
⑥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结束后,老师和我们走在那条走了无数次的小路上,那晚月光皎洁。老师不说话,我们也不说话。走过村头那片小树林时,老师慢慢停下来,我们也停下来。老师对着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快点回家。我们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默默地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也默默地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
⑦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依旧站在原地。当老师突然喊出“立正!向后转!齐步走!”时,我们已经泣不成声。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文章两次写到“高大挺拔的身影”,不仅是对老师身影特点的描写,更是指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
C. 结尾“我们已经泣不成声”,是因为老师命令我们离开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无情。
D. 本文语言质朴含蓄,生动贴切,富有感染力。
(2) 结合选文,梳理老师和“我们”相处的片段。
晴朗的夜晚 A._____
B._____ 老师举着火把,目送“我们”走进灯火点点的村庄。
一个乌云密布的夜晚 C._____
D._____ 老师一路沉默着送“我们”回家,最后喊出口令让“我们”回去。
(3)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教室里十六盏小小的煤油灯被点亮,老师走进教室后总是很开心地笑,他说自己仿佛走进一片璀璨的星空。
(4) 我们之所以对过去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是因为它曾经触动我们的心。读了文章之后,文中哪一处最能打动你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饭疏食
(2)下列“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曲肱而枕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4)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条对你的启示。
答:
15.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
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父母,长辈、老师、亲戚、朋友、同桌、敌人、身边的陌生人,他们都给予过自己关怀,值得感谢。
请以“感谢______”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1)写成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卷面工整,叙事清楚,结构合理。
(3)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辨识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解答此题,可结合对课文注释的识记来判断。A项有误,“凿”读音应为“záo”;B项有误,“蜕”读音应为“tuì”;C项有误,“络”读音应为“luò”;D项注音无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 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答案】B
【解析】A.是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能否开展活动包含“能开展”和“不能开展”两方面内容,只有“能开展活动”才“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条件”,“不能开展活动”不能“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条件”.应去掉“否”或在“提高”前加“能否”.
B.正确.
C.谓宾搭配不当的错误,无法“改善”“进度”,可将“改善”改为“加快”.
D.语意重复的错误,“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任意一个.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类别,并学会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4.【答案】D
【解析】 A、B、C三项中的“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D项与题干句中的“而”均表承接关系。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谓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⑤关联词后面要停顿;⑥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解答】
ABD断句正确。
C项正确停顿应是:“学而不思/则罔”。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
粉丝,促进了作家“名气”的传播,可谓“锦上添花”;结合语境中的“寂寞”可辨析“雪中送炭”表现了朋友适时送来的安慰与问侯;慧眼独具的可贵在于发现知音的不易;结合“敢畅所欲言”可辨析“胆识过人”符合语境。
故选B。
7.【答案】②
每天
能忍受
好的
8.【答案】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罔、殆、笃”的书写。
9.【答案】(1)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
(2)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涉及到名著《朝花夕拾》,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这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阅读语段可知:陈莲河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
10.【答案】(示例)海伦·凯勒,我想与你交友。你遭受命运的摧残,仅仅因认识字就感到很幸福。与你交友,我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乐观坚强的人。
【解析】从几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交朋友,并阐述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注意句式,语言要流畅。
11.【答案】【小题1】
【示例】尽职尽忠培栋梁
【小题2】
【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刘老师:
我班拟定于9月28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感恩老师”主题班会,表达我们对老师们的感恩和敬意。届时恭请您莅临现场。
12.【答案】【小题1】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小题2】(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4)光滑的石井栏。
【小题3】(1)不能换。“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换。因为“窜”字既写出了鸟儿的机灵轻捷,又表现了“我”对叫天子的羡慕之情,而“飞”就不具备这一效果。
【小题4】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形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再找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等;最后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散文中多角度描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再根据平时掌握的散文的多角度的描写方法(如视觉、听觉、嗅觉等)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如通过分析可知参考答案为: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又酸又甜。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感受事物,只要能按照要求找出相关句子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重点字词、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字词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判断+原字的表达效果+换字后的不足。首先把原词语的表达效果说出来,然后和括号内的词语的表达效果作比较即可。如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4.此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通读文本,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13.【答案】【小题1】C
【小题2】
A.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和“我们”一起歌唱。
B.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C.老师冒着寒风大雪护送“我们”回家。
D.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小题3】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点燃煤油灯的教室比喻成一片璀璨的星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教室的温馨、明亮、美好,表达了老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
【小题4】
示例一:最打动我的是第③段中,老师送“我们”回家,给“我们”讲故事和“我们”一起唱歌的情节。老师的开朗热情、师生之间其乐融融的关系,给我们展现了的一幅美好画面,令人难忘。
示例二:最能打动我的是第④段中“他高大挺拔的身影,一动不动地站在漆黑的夜色里,手中高高举着的火把像是努力挤出乌云缝隙的一束阳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老师陪学生走过小树林,把他们送到村子旁,手中高高举着火把目送学生,久久不离开。火把微弱的光照亮不了多远,但却永远照耀在学生心上,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深深打动了我。
示例三:最能打动我的是第⑤段中,大雪之夜老师送我们回家后仍在风雪中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和白茫茫的天地融为了一体的画面。老师不顾严寒依旧久久地站在那里,是因为牵挂学生的安危,一直在目送学生。这样真诚地关爱学生、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是令人动容的。
【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C项,以“我们已经泣不成声”结尾,此时无声胜有声,有言尽意深的效果,深刻地表达了毕业时“我们”对老师的不舍与敬爱之情,深化了文章主题;题干中“让我们感觉到他的无情”说法错误。
故选C。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节的梳理概括。
第一空,联系第③段中“那时的老师刚刚二十岁出头,还没有成家,每天快乐得像个孩子。如果是晴朗的夜晚,我们会顺着土路,一起蹚着月光飞快地走着。老师有时给我们讲许多有趣的故事,有时和我们一起大声歌唱”的内容可概括为:老师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和“我们”一起大声歌唱;
第二空,联系第④段中“碰上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老师就会从家里找来几个白菜疙瘩绑在木棍上,把中间的软芯挖空,再塞上烂棉花套子,把煤油灯里的煤油倒进去后点燃照明。每次走过小树林,举着火把的老师就会停下来,目送我们走进灯火点点的村庄”的内容可概括为: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第三空,联系第⑤段中“老师果断决定提前下课,趁着大雪刚刚开始飘落赶紧送我们回家。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天地间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明亮的雪光虽然把黑夜照得透亮,纷乱的雪花却让我们无法看清楚脚下的路。走着走着摔倒一个,走着走着又摔倒一个。老师怎么拽也顾不过来,没办法了,他就让我们牵着手走,自己则在后边紧跟着照顾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风雪肆虐的小树林时,脚下的积雪已经很深了,我们催促老师快点回家,可他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冰冷的风雪里,目送我们慢慢走远”的内容可概括为:老师提前下课,冒着寒风大雪护送“我们”回家;
第四空,联系第⑥段中“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结束后,老师和我们走在那条走了无数次的小路上,那晚月光皎洁。老师不说话,我们也不说话。走过村头那片小树林时,老师慢慢停下来,我们也停下来。老师对着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快点回家。我们跑了几步又停了下来,默默地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老师也默默地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第⑦段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们依旧站在原地。当老师突然喊出‘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的内容可概括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3.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从“教室里十六盏小小的煤油灯被点亮”“仿佛一片璀璨的星空”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煤油灯点亮的教室比作一片璀璨的星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晚教室的明亮、美好宁静的气氛,“老师走进教室后总是很开心地笑”写出了老师的愉悦心情,表现了他夜晚给孩子们上课的快乐,这是源于他对学生浓浓的爱。
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文章可知,多年来,学生们每个夜晚都在老师的护送下平安回家,回家的路上承载着师生的喜怒哀乐。毕业前的最后一晚,老师依旧照例送行,然而这条路却显得那么漫长,师生不舍的情谊无以言表,最终老师只能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赶快回家,匆匆结束了送行。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令自己感动的细节进行分析表述即可。
14.【答案】(1)代词,它,指学到的知识 同“悦”,高兴 名词作动词, 吃饭
(2)B [解析]B项中“而”表转折,其他三项中的“而”表承接。
(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4)示例一:当遇到人们不理解自己时,能够做到不生气、不怨恨,这是一种君子的行为。在生活中,人和人的爱好不同、兴趣不同、价值观不同,对人宽容理解,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融洽。
示例二:人要宽宏大量,别把自己看得太高,认为人们都应该理解自己、知道自己,当遭到人们不理解自己时,不记恨人家,这是一种君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