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堂是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融。课堂上的每一次互动,每一次思考,都是我们的共同财富。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的风采。
第7 课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孔子和儒家学说;利用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重点)
2、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影响。(难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1、老子及老子的思想主张。
2、孔子及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
3、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主要有哪些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相互影响、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百家泛指数量较多,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所谓争鸣,是指各学派之间的进行激烈的辩论,同时又取长补短,互相影响。
自主展示
百家争鸣
浏览课本,指出“百家”主要有哪些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百家争鸣——流派
源于春秋
老子
孔子
春秋篇
战国篇
盛于战国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春秋篇
自主阅读课本39页,完善老子档案
姓名
生活时期
籍贯
地位
主要思想
政治主张
代表著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李耳
春秋时期
楚国
道家学派创始人
顺应自然;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阅读材料,指出材料分别体现了老子的主张?
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57章
①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②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③无为而治
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
合作探究
姓名 生活时期
国籍 身份
地位 主要思想 政治方面 教育方面 经典著作 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阅读课本40--41页,为孔子健全档案
孔子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学派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仁,以德治国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论语》
阅读材料,指出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的主张?
材料一:樊迟(孔子弟子)问仁......
子曰:“爱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格。 ——《论语.为政》
②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能稳定。
合作探究
材料三: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四: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③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 。
百家争鸣
读课本41--42页,说说战国时期“百家”主要有哪些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战国篇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孙武(春秋)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墨子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并划在书上。
各派的代表人以及观点
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阶层崛起
私学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变革,
经济和政治的变革促进思想之繁荣。
析背景
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提出各种治国方略,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古为今用,建设文明班级
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着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
“不能姑息,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纪律委员:
“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
“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生活委员:
生活委员:
虽然乱扔纸屑有损班级卫生,但不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关心他们,不能激化班级矛盾。
法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增添了灿烂不朽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今天的我们更应该辩证的学习、借鉴古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文化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
百家争鸣
老子简介
孔子
影响:对中国和世界有重要影响
思想主张:核心思想“仁”
含义:不同学派相互批驳、取长补短
影响:促进思想学术繁荣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立转换
孔子简介
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文化
代表人物及主张:儒、墨、道、法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②因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