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6 09:19:56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温馨提示 崭新的课堂即将开始,请同学们做
好准备:
1、请准备好课本、学案、笔记本、 中性笔。
2、入座后,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3、请准备好你的激情,全力以赴,让我们享受这美好的一课!课前案课前案做得较好的小组:
1组 2组
4组 8组注音阜( )盛 商埠( ) 敕( )造 錾( )银
两靥( ) 窄裉( )袄 洋绉( )裙
宫绦( ) 发髻( ) 翠幄( )
厢庑( ) 璎珞( ) 忖( )度
懵( )懂 罥( )烟 盘螭( )
盥漱( ) 纨绔( ) 瞋( )视
fù bùchì
yètāo jì zànwǔ yīngluòkènzhòuměng
chījuàn
shùwòwánkù
chēncǔn情节梳理:第一部分:(第1节)开端:林黛玉来到荣国府,这部分着重写外部环境。
第二部分:(2~14)发展: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众多的人物。
(2~4)黛玉拜见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
(5~6)黛玉拜见王熙凤。
(7~11)黛玉拜见贾赦、贾政不遇,王夫人介绍宝玉。
(12~14)黛玉初见宝玉,宝玉摔玉(高潮)。
第三部分:(15~16)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我的疑问:如何理解《西江月》二词?合作探究(6分钟) 内容:
课中案的第1、2题。
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交流自己的心得。
2、小组长调控好组内的跨层交流,整合智慧,达成共识。
目标:积极参与,高效讨论,B、C层同学组织、整理答案,A层同学提升拓展、总结规律方法。
生命在自由的空气中快乐地成长!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 (6分钟) 要求:书写认真、迅速,答案简洁、规范。
非展示的同学:
继续讨论并整合合作探究的成果,准备补充、质疑。整理完答案后,大声朗读宝玉和黛玉的肖像描写以及《西江月》二词。
精彩点评要求:
1、声音洪亮,落落大方,语言要简洁、规范。
2、重点的地方用彩色粉笔勾画。
3、点评的同学要做到“知其所以然”。林黛玉——阆苑仙葩本文对黛玉进行了哪几个方面的描写,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举例分析。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①(第4段)众人眼里的黛玉:
② (第5段)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③ (第14段)宝玉眼里的黛玉: 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
的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描写近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
标致和气度的不凡。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描写黛玉,写出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以及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特点。(一)肖像描写(二)
①(第2段)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见了王熙凤“连忙起身接见”。
②(第10、12段)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
③ (第12段)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黛玉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体现了她的细心多虑,自尊自卑。
动作描写(三)① (第5段)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② (第7段)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称呼上也非常小心。
③ (第12、14段) )关于读书问题对贾母和宝玉的不同回答。
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也表明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心理。 语言描写(四) 林黛玉因为母亲(贾敏)去世以后,在家“上无亲母教下无姐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执意下,才去投奔外婆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响。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细心敏感,聪明灵秀。心理描写林黛玉性格总结聪明识礼,谨慎多虑 细心机敏,自尊自卑有寄人篱下之感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
精彩点评要求:
1、声音洪亮,落落大方,语言要简洁、规范。
2、重点的地方用彩色粉笔勾画。
3、点评的同学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贾宝玉——美玉无瑕本文对宝玉进行了哪几个方面的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举例分析。侧面描写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一) ①(第10段)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② (第11段)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端厮混”。 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样坏,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的要求,违背了封建正统的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的叛逆形象。 侧面描写[西江月]
其一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
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
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
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
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拘不能理朝政,不能撑起家业门面(阶级叛逆)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
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
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无兴趣丛生杂草
喻不学无术不端正
走斜道不听话
执拗不训(二) (第13段)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的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

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情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肖像描写(三) (第14段)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
这“通灵宝玉”就承载了贾政要求儿子走“经济仕途”之路,补封建社会之天的希望。但是宝玉对功名利禄的厌恶几乎是与生俱来,与父亲的希望背道而驰。摔玉,表现了他对封建政治观念、正统观念的叛逆。
另外,宝玉认为男孩子有的东西女孩子也应该有,这说明他心中有着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和崇高追求,这也是他叛逆性格中最绚丽的一部分。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第14段)
和黛玉初见就直言说曾经见过;
给黛玉取“颦颦”二字。
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
(四) 深受贾母宠爱,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追求男女平等。
蔑视权贵、大胆否定封建正统教育。贾宝玉性格眉目清秀 英俊多情 率真聪慧 叛逆反对封建束缚,追求平等自由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侧面描写指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
写的对象间接反映人物特征叫衬托法或间接描写。是对正
面描写的有益补充,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例:“那条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
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用几个老渔父的喝彩声衬托出孩子们的架船技术的高超。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
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
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
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
动作描写,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
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
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心理描写就是将
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巩固提高
牛刀小试:
鉴赏是为了模仿运用,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刻画一个具有以下特征的人物形象(任选其一) 冷漠、泼辣、豪爽、吝啬(力求生动、形象、鲜明,100字左右)再见姓名
孙士玲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德州市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林黛玉进贾府
一、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必修三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不过,曹雪芹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以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红楼梦》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于作者运用语言的高度技巧和叙事手法的细腻。因此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课前询问学生,读过《红楼梦》的同学寥寥无几,询问原因,有的说太长,有的说不感兴趣,只有一两个同?学看过简装本,因此,对《红楼梦》所知甚少。
?
?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2、梳理小说情节。反复诵读,把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激情投入,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多媒体投影、课件、视频
一、导入:通过《枉凝眉》视频导入,通过画面和声音将学生带入《红楼梦》的世界,激发大家对《红楼梦》的兴趣。同学们听的看的很投入,达到预期效果。
二、通过课件展示作者及写作的社会背景,希望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大家对作者的经历有了更多了解,能体会作者的辛酸。
三、展示成果,整体感知??小组交流,选代表利用投影仪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加以点评。
四、展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图片,?感受人物形象。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通过《枉凝眉》视频导入
用心聆听,仔细观看
视频
介绍
通过课件展示作者及写作的社会背景
认真阅读
课件
展示课前案
展示
强化记忆
课件
合作探究
关注学生探究过程
合作交流
?
成果展示
?
成果展示
投影仪
点评
补充知识
精彩点评
投影仪
展示课后案
?
展示
投影仪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置教学过程。通过视频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设计始终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三、学以致用,课后案的练习,是源于课堂学习到的分析人物的方法,趁热打铁,加以借鉴模仿,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塑造出更精彩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