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30 14: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 位置与速度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100米,则三人中跑的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2.当你坐在教室里安静的听老师讲课,如果说你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教室的黑板 B.来回走动的教师 C.你的课桌
3.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 )发生了变化。
A.距离 B.方向 C.位置
4.做火车时,怎样知道火车开动了?( )
A.桌上的泡面吃完了 B.窗外的景物往后退
C.窗外天黑了
5.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 )。
A.标准 B.参照物 C.对比物
6.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与下列的( )没有关系。
A.距离 B.方向 C.时间
7.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 )。
A.对物体施加力 B.举起物体 C.把物体放平
8.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要判断它们运动的快慢,需要的器材是( )。
A.钟表 B.秒表 C.尺子
9.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
A.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10.人乘船在河流中顺水驶向下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上的树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C.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是静止的
1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
A.确定的 B.相对的 C.速度决定的
12.如图所示,坐在公交车里的小明判断公交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依据是( )。
A.公交车里的乘客 B.开车的司机 C.车外的大树
二、填空题
13.小明和小军走同样的距离到学校,小军用的时间少,小军的速度 。(填“快”或“慢”)
14.你坐在行驶的货车里,相对地面来说你是 的,相对于货车来说你是 的。这里的地面和火车都叫 。
15.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 发生了变化。
16.速度的常用单位有 、 等。速度越大说明运动越 ,速度越小说明运动越 。
17.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 。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 、 、 等。
18.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 发生了变化。
三、判断题
19.运动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我们无法准确描述。( )
20.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一个参照物作为标准。( )
21.有的物体是永远不动的,比如房子、树木等。( )
22.我们可以用卷尺来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单位可以用米。( )
23.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距离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
24.同一组百米赛跑时,不违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看谁最先通过终点来判断这一组谁跑得最快。( )
四、简答题
25.一个飞行员在2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有一只飞虫,他用手抓住一看,竟是一颗子弹。在这段文字中,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什么?
2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句中的竹排和青山,哪个是运动的?哪个是静止的?
27.物体的运动是指什么?
28.中秋夜,天空中的月亮圆圆的,几朵云伴随在月亮身边。明明说月亮在云中穿行,亮亮说云在月亮旁边飘动。谁说的有道理? 请你帮他们解释一下。
五、实验题
29.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0c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0c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7s,小球在AB段运动的速度比BC段运动的速度 。
(3)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B A B C A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B
【详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时间相同,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即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75米,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乙。
2.B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以来回走动的教师为参照物,我们是运动的;以教室的黑板、课桌为参照物,我们是静止的。
3.C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4.B
【详解】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确定参照物,做火车时,看到窗外的景物往后退,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火车开动了,所以看到窗外的景物往后退,选项A、C都没有关系。B符合题意。
5.B
【详解】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当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6.B
【详解】运动快慢的描述: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速度快,路程相同时,行完相同的路程所以时间短的速度快。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与方向没有关系。
7.A
【详解】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对物体施加力。
8.B
【详解】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长短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的小球,距离一定,只需要测量它们的时间长短就可以判断它们运动的快慢,因此需要的器材是秒表。
9.C
【详解】确定位置,绘制地图,必须要知道的有方向、距离、路线。因此,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方向和距离。
10.A
【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以岸上的树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小船顺水漂流而下,船上的人和河水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是运动的。
11.B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
12.C
【详解】当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当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坐在公交车里的小明判断公交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依据是车外的大树;因为公交车相对于车外的大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公交车相对于公交车里的乘客、开车的司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公交车相对于公交车里的乘客、开车的司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
13.快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和时间两个条件。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则它运动的速度越快;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它运动的速度越快。 小明和小军走同样的距离到学校,小军用的时间少,小军的速度快。
14. 运动 静止 参照物
【详解】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你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相对地面来说你是运动的,相对于火车来说你是静止的。这里的地面和火车都叫参照物。
15.位置
【详解】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当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时,物体是运动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6. 千米/时 米/秒 快 慢
【详解】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对速度的认识,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时、米/秒等。速度越大说明运动越快,速度越小说明运动越慢。
17. 两棵树之间测量长度 厘米 米 千米
【详解】距离指的是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两棵树之间测量长度,其实就是在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18.位置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19.×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0.√
【详解】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当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1.×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比如房子、树木如果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它们就是运动的。
22.√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时,我们可以用卷尺来测量。
23.×
【详解】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距离÷时间。通常情况下,人们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等。常用的距离单位有米,千米等。
24.√
【详解】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同一组百米赛跑时,不违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看谁最先通过终点来判断这一组谁跑得最快,即相同距离内,谁用时最少,谁跑的最快。
25.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子弹和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飞行员可以“手抓子弹”的原因是子弹和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26.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
27.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来说,它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
【详解】一切物质都在运动,运动的形式各种各样,有机械运动、分子运动、电磁运动、原子运动、抛体运动等等。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
28.他们俩的都有道理,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明明是以云为参照物,他的判断是月亮在动;亮亮说是以月亮为参照物,他的判断是云在动。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明明是以云为参照物,他的判断是月亮在动;亮亮说是以月亮为参照物,他的判断是云在动。因此他们俩的都有道理。
29. 快 快 秒表 卷尺
【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
(2)根据题干可知,在相同距离100cm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即AB段运动的时间8s<BC段运动的时间9s,所以小球在AB段运动的速度比BC段运动的速度快;
(3)由于要测量时间和距离,所以需要用到卷尺和秒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