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能力提升
(100分,60分钟)
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官渡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曹军一败涂地 B.袁绍全军覆没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曹操火烧袁军全部军粮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④①③②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3.西晋时,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达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4.东汉、魏、晋时期,不断内迁的北方各族主要有( )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5.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树、枣树、杏树等。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此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反映了( )
A.北方政局混乱导致经济衰落 B.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
C.贸易兴盛刺激外来物种增加 D.南方政府大力发展果树种植
6.自东汉到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
C.西晋短期统一,政局稳定 D.北方战乱动荡,民族矛盾尖锐
7.317—589年,在这200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
8.《梁书》记载,南朝梁武帝时,都城建康城内有28 万户,以每户5人计,人口竟达140万人,达到或超过了汉朝长安和洛阳的人口总数。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战争造成北方经济发展滞后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朝人民生活水平超过前代
9.“衣冠南渡”指少数民族内迁之后,北方的世家大族大量迁往江南,而且,这些世家大族并不是仅仅自己迁移,依附于这些世家大族的宾客、佃农也有很多跟随一起南迁。这一迁移为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带来( )
A.先进的生产技术 B.北方的风俗习惯
C.中原的先进文化 D.汉族的典章制度
10.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1.孝文帝曾下令:“图谶(指宣扬迷信的预言、预兆书籍)之兴,起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一皆焚之。”这表明孝文帝( )
A.对鲜卑民族文化的推崇 B.有选择性地学习中原文化
C.规定官员学习汉族典籍 D.立志让鲜卑民族移风易俗
12.汉代的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孝文帝此举旨在( )
A.体现皇权至上 B.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彰显政权合法 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13.在影视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不符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穿帮”。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推断,下列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4.《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里强调农业生产要( )
A.积极改进生产工具 B.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C.注重技术革新 D.多种经营,精耕细作
15.龙门石窟有着数以万计的雕刻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这段话意在强调龙门石窟是( )
A.中外文明交融的见证 B.北方民族交往的见证
C.古代王朝兴衰的见证 D.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4分,第18小题12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晋建立初期,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移封就镇”。诸王可自行选用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宗室诸王的权力不断扩大,为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祸根。
材料二 北方各族内迁以后,西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各族人民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不断发生。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在西晋初年晋武帝为什么要大封同姓诸王?这种做法造成了 怎样的不利局面?(4分)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4分)
从西晋灭亡的原因中,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串连起了无数绿洲、草原和海洋,跨越了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跨文化交往之路。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包括匈奴、鲜卑、突厥等)绵延不绝,与贵霜、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开放交融型文化特征,是由国内各民族大交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以及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等时代条件决定的。当时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汉族对外来文化表现了一种包容和吸取的积极精神,同时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物也热衷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无论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礼仪风俗、学术思想等,都不是汉族单一型的,而是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包罗宏富。
——摘编自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4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开放交融型”文化特征的社会历史原因。(4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6分)
18.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与汉人贵族联姻、学汉礼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商鞅为实现“民以殷盛”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4分)
(3)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属于东汉末期;曹操火烧袁军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最后袁绍带领800 骑兵渡河北逃。因此,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官渡之战发生在200 年;②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③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④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③①④,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充分说明了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在生活上极为腐化。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各族不断内迁。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北方的作物品种,这反映出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B项符合题意;北方政局混乱导致北方人南迁,材料未反映经济衰落,排除A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6.【答案】B
【解析】题目限定是“根本原因”,应从经济方面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东汉到西晋,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B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可知,材料体现了江南地区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进步,A项符合题意;C、D两项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材料没有体现;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答案】C
【解析】材料述及南朝时期建康的人口达到或超过了汉朝长安和洛阳的人口总数,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只涉及人口增多,没有涉及南朝人民的生活水平,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注意限定语“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A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体现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汉化,第二幅图体现了汉族受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反映了民族交融。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非经国之典……图谶、秘纬……一皆焚之”表明北魏孝文帝学习的中原文化
是“经国之典”,焚毁的是有关“图谶”的书籍,这表明他有选择性地学习中原文化。故选B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模仿汉代建立明堂,孝文帝还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这一举措旨在宣示其政权的正统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北魏政权宣示其合法性,不是体现皇权至上,排除A项;北魏不是统一全国的政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北魏政权想通过模仿汉代彰显其政权的合法性,并未涉及北方民族交融,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时空观念。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养蚕抽丝;汉代造纸术已出现并得到改进;西汉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域的葡萄传入我国,故A、B、D三项均符合史实,排除。《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不会出现在三国时期,C项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顺天时,量地利”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因地制宜,不误农时,B项符合题意。
15.【答案】A
【解析】根据“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可知,这段话意在强调龙门石窟是中外文明交融的见证,A项符合题意。
16.(1)【答案】晋武帝认为,魏国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2)【答案】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奢侈享乐之风盛行;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中央政权的内乱,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施行暴政,各族纷纷起兵反晋。
(3)【答案】治理国家应居安思危,切不可奢侈腐化;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要稳定发展,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等。
17.(1)【答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往;推动古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合。
(2)【答案】国内各民族大交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自觉趋向型的文化心态。
(3)【答案】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1)【答案】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2)【答案】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答案】对先进文化的态度;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时机、国情、体制、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