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节《弹力》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预习提示
1.测量力的工具。 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三、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 ,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牛,用这个弹簧秤不能测量超过_______牛的力。图中弹簧秤对物体A的拉力为_______牛。
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
6.弹簧测力计在未使用时,指针应与________对齐,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允许________,测量后应观察________。
(二)探究实验一:
1、探究问题:弹性、塑性、弹力
2、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放在书上,轻压中间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3、小组讨论总结:
(1)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 ,不受力时又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2)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3)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 力。
(4)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5)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探究实验二:
1、探究问题:弹簧测力计
2、设计、进行实验1:
(1)制作原理 。
(2)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③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④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3、设计、进行实验2:
(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
(2)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4)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N。
(三)反馈评价
1、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
核心部分是 ,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
2、在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3、弹簧不挂物体时长为0.1m,受10N的拉力时长为0.15m,这时没有超过它的量程,如果受6N的拉力,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cm,这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cm。
4、下述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 N的是 ( )
A.蚂蚁的拉力 B.一般人的拉力 C.马的拉力 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5、测一个约6 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最恰当的是( )
A.10 N,0.2 N B.5 N,0.1 N C.15 N,0.5 N D.上述三个都可以
6、图中一对6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 )
A.6N B.12N
C.0N D.无法确定。
四、课后延伸
1、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 。
2、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用10N的力。某同学能将由四根弹簧并列组成的拉力器拉长0·4m,则此时他所用拉力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