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这个图案代表哪个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什么?反映了当今什么样的国际趋势?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
1.地域差异的原因
折射世界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
分别说一说欧洲和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水源等角度分析)
欧洲: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形平坦,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湿润,水源充足。
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较为干旱,沙漠广布,水资源相对不足。
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
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
人类发展指数是通过人均国民总收入、受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等指标综合计算的。人类发展指数取值范围为0—1,值越高,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地域发展差异
自然条件 优劣
开发历史 早晚
世界不同地区
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显著
找一找发展水平高的和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有哪些。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
世界上共有190多个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主要有:欧洲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找一找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生活水平差异
英国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较高,家庭收入中只有少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大部分用于娱乐、旅游、健身等其他需求。
印度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较低,家庭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教育水平差异
英国的中学和大学入学率较高,教育水平较高。
印度的中学和大学入学率较低,教育水平较低。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医疗水平差异
英国医疗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医疗水平较高。
印度医疗服务设施较差,医疗水平较低。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世界上共有190多个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在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每个国家内部,发展水平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且在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方面也有差异。
地域发展水平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国家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 医疗 水平 教育 水平 科技 水平 生活
水平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任务一
列表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3.“南北关系”
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北部,国际上称其为“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国际上称其为“南”。
3.“南北关系”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2020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十四届高官会
中非合作论坛
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经济
表现:
(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繁忙的上海港洋山港区
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不足,国内市场有限。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通过海上运输将石油运往需求量大的国家。
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开采矿产主要用于出口。
澳大利亚主要矿产和工业的分布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全球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国的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一些不足。
快捷、高效、多样的交通运输,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为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表现:
2021年和2022年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20)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
材料二 从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材料一 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相关国家互联互通,增强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从材料中总结: “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是什么?
加强与相关国家互联互通,增强经济合作。
任务二
讨论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1.“渝新欧”班列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该班列从重庆出发,终点是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000多千米。阅读下图,说一说“渝新欧”班列经过的主要国家,并指出其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
2.水陆联运是指水上的船舶和路上的火车或汽车相衔接的运输方式。选择水陆联运时,需经过几次换装或换乘。与水陆联运相比,中欧班列在货物运输方面具有哪些优势?(可以从运时、运量、运价、安全性等方面回答。)
运输方式 运时 运量 运价 安全性
铁路 少 小 高 高
海运 多 大 低 低
铁路与海运的比较
海运的运时长,安全性低,中欧班列比水陆联运的运时短,安全性高;
水陆联运运输距离长,中欧班列运输距离短;
水陆联运中,水运易受天气的影响,公路运输易受沿线交通状况影响且公路运输运量小、价格较高,中欧班列比水陆联运更稳定,且铁路运输量比公路运输量大、运费比公路运输低。
3.查阅资料,讨论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的铁路货运列车。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共计32条。经沿线国家铁路和海关部门共同商定,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中欧班列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强了沿线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大大加强了国际经贸连通性;
沿线国家间信息共享,货物运输通关方便,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中欧班列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交流平台,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对当地的就业也有促进作用。
国际合作
1.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尤为重要。
(1)全球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
2010年,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37%,半导体材料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66%。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导致日本半导体设备与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暂时停滞,直接影响北美、欧洲西部、东亚等地区的半导体生产网络,间接导致一些手机、计算机、数字家电和汽车等生产厂临时停产。
一件复杂产品可能是由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生产的。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发展,就要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全球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且频繁,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2)全球环境治理也需要国际合作。
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出现了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这些问题不是单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保护大气臭氧层的全球协议。该协议签订后,各缔约国逐渐淘汰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化学物质,臭氧层得到了恢复。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3)国际合作在应对自然灾害、贫困和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6日凌晨,由地震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支援尼泊尔抢险救灾
2.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1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发展与合作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经济
国际合作
地域发展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交通的重要性
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动力
中欧班列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