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3.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叫什么吗?(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津河中学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一个”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尊重“人”的价值和创造,你可知中国古代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炎帝 D.黄帝
5.下图是小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涿鹿之战是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争。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次战争是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对抗的战争
B.战争中,蚩尤被擒杀,部分部落成员退到了南方
C.炎黄联盟由西北发展到中原
D.以炎黄联盟的失败而告终
7.《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哈,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可能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
8.地球上的人类是由( )进化而来的.
A.猴子 B.猩猩
C.古猿 D.猕猴
9.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由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10.“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1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12.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13.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舜. B.禹
C.尧 D.炎帝
14.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5.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遗迹”的活动,他们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县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16.某台湾旅行社要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中山陵
C.黄帝陵 D.秦始皇陵
17.据考古报道,安徽省境内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18.《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假如你参与拍摄半坡原始居民的饮食时,他们的餐桌上可以出现的食物有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和蔬菜
B.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和蔬菜
C.主食是麦,副食有肉和蔬菜
D.主食是玉米,副食有鱼、肉和蔬菜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治理的是哪一条河流?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后来,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4)列举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的人选一般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至少三点)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丹朱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为丹朱个性刚烈,欠和顺及政治智慧,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根据《史记 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23.(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黄帝颂》
材料二 在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陵”的陵墓,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轩辕庙气势雄伟,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写有“人文初祖”四个字的大匾。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 000平方米的广场地面,选用5 000块大型鹅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1)材料一、二均与哪一人物有关?为什么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么,五千年的文明从哪里开始?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C
6.D
7.C
8.C
9.C
10.A
11.C
12.D
13.D
14.C
15.B
16.C
17.A
18.A
19.(1)黄帝 人文始祖
(2)禅让制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3)都是传说中的 人物,都具有优秀品质,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任意两条)
20.(1)群居生活。
(2)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从使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
21.
(1)大禹;
(2)黄河;疏导;
(3) 禅让制;
(4)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宽厚待人,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任意三点)。
22.(1)黄帝;人文初祖。
(2)涿鹿之战。历史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禅让制。
(4)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敬仰。(任意一点即可)
23.
(1)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也编出了乐谱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