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八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史料实证)
2、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及影响,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代表器物。了解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成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理解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家国情怀)
目录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叁
《诗经》和“楚辞”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西周
春秋
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目的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日夕有食
月夕有食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摘自《诗经·十月之交》
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思考:阅读教材P44,归纳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成就。
1、天文
比西方要早670余年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2、历法
夏朝
商朝
战国
相传,此时就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
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年。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并使之依一定的关系组合,供计量较长时间间隔的计时系统。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芒种:“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要及时播种谷类作物。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降雨充足且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有利于划分农耕周期,指导农业生产,推动农耕经济发展。
思考:制定历法、测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3、医学
远古传说
战国名医扁鹊
战国《黄帝内经》
夏商周时期
已经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1、能用针刺,能用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2、总结出来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1、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2、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壹
天文、历法和医学
3、医学
相关史事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共18卷162篇,由《素问》和《灵枢》组成。这本书托名“黄帝”,真实作者不详。书中基本本内容约成于战国后期,到西汉时一直有增补修订。《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的形成、疾病的起因、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的关系等进行阐释,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要对症下药。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思考:阅读教材P45、P46,找出甲骨文的含义、发现者、内容、影响、地位。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
王懿[yì]荣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1)含义:
(2)发现者:
(3)内容:
王懿荣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兽骨等,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官员王懿荣得了病,派人买药后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占卜是否派子商去攻打基方(国)
占卜今年的收成好不好
占卜是否要用一头牛来祭祀小丁
占卜祭祀祖先的当天会不会下雨
战争
农业
祭祀
天气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观看视频,了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4)影响:
(5)地位: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口耳相传
结绳记事
原始刻画符号
甲骨文
传说时代(大约)
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时间确切)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汉字的演变历程:
汉字的演变特点:
由复杂到简单,由形象到抽象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西周-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花东179卜甲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刻在青铜器上
金文
青铜器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具。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尊
爵
斧
簋
鼎
编钟
青铜器分类大挑战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思考:阅读教材P46、P47,回答关于青铜器的知识?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夏朝:发展
商周时期:繁荣
二里头遗址:方格纹铜鼎
二里头遗址: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陶寺遗址:
铜齿轮形器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商周时期
夏朝
原始社会末期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有何特点?
①由国家掌控
②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③数量增多,种类丰富
泥范铸造法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3、青铜器的作用有哪些?
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种类数量=等级地位高低=权力大小
兵器戈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4、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这种文字被称做“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金文内容: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方面。
何尊及铭文拓片
利簋及铭文拓片
宅兹中国
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
证明了牧野之战的史实,并据此得出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
周成王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时,讲到周武王在攻克了商朝的王都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已经在中国安家(建都)了,统治民众。
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金文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2、青铜器
5、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四羊方尊·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司母戊鼎·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青铜人像·商
三星堆博物馆 藏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是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最突出的、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羊背和胸部饰有鳞纹,前腿为长冠鸟,圈足上饰有夔kuí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宽44.4厘米
蕉叶纹
鳞纹
云雷纹
湖南炭河里遗址
四羊方尊·商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后期铸品,在安阳殷墟发掘,工艺精深 ,体积巨大,它高达133cm,口径79.2cm, 重达833kg ,是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堪称世界第一。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个鼎反映了奴隶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和劳动人民高超的创造力。
司母戊鼎
1.33米
1.10米
总重量达832.84公斤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整套战国时期的编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全套编钟共65件,分3层8组悬挂在长7.48米、高2.65米的钟架上。 其中,上层3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5组共45件甬钟和1件铸(bó) 钟。编钟上有铭文3700多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等。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贰
甲骨文与青铜器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玉璋
金杖
青铜树
青铜面具
青铜人像
多元一体
《诗经》和“楚辞”
叁
叁
《诗经》和“楚辞”
1《诗经》
《诗经》
1、时期:
2、地位:
3、内容:
西周和春秋时期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共有300多篇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价值:
《诗经》关注现实,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诗经》中,“风” 是各地民歌;“雅” 是正声雅乐;“颂” 是祭祀乐歌,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1、《诗经》
叁
《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诗经》
说说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
时代背景: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反映了当时社会战乱不休的特点,同时体现了秦人在战争中团结互助,共同抗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叁
《诗经》和“楚辞”
1《诗经》
2、“楚辞”
1.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
2.代表:
屈原《离骚》:充分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离骚》书影
“楚辞”
叁
《诗经》和“楚辞”
1《诗经》
2、“楚辞”
学史崇德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节选
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真理,虽死不悔。
叁
《诗经》和“楚辞”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肆
本课小结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