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1 21: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小题2分,共20分)
1.大树也会记录时间,大树的( )就是记录时间的痕迹。
A.年轮 B.树叶 C.高度
2.当太阳快到头顶的时候,时间大约是( )。
A.正午12时 B.早上6时 C.下午3时
3.当我们的手表出现计时不准时,下面三种办法中最为精准的校时方法是( )。
A.看太阳 B.听学校铃声 C.观察影子
4.利用水计量时间时,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的?( )
A.保持出水孔的高度不变 B.调整出水孔半径 C.保持水位不变
5.水钟、摆钟、日晷等能用来计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
A.制作比较方便 B.运动有规律 C.持续时间比较长
6.下列简易计时工具中,相对精确度最高的是 ( )。
A.日冕 B.水钟 C.摆钟
7.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的现象。
A.摆幅逐渐变小 B.摆幅逐渐变大 C.无法判断
8.下列单摆中,在一定时间内摆得最快的是( )。
A. B. C.
9.当今计时精度可以达到每3000亿年才误差1秒的是( )。
A.石英钟表 B.电子表 C.原子钟
10.200mL的滴漏实验中,前10mL水用的时间为15秒,最后10mL水用的时间( )。
A.小于15秒 B.大于15秒 C.等于15秒
二、填空题(小空1分,共16分)
11.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 ,现在的石英钟表里都有一个 和一片石英晶体。
12. 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 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13.摆具有 ,因此可以用来计时。
14.钟表以 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1小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
15.确定摆绳长度的两种方法是 和 。
16.水钟可分为 型和泄水型两种,利用水流的 原理。
17.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或滴漏),是根据滴水的 来计时的工具。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钟水流速度的因素是 和 。
18.在滴漏实验中,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滴下的速度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
三、判断题(小题2分,共20分)
19.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摆摆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说明摆不具有等时性。( )
20.时间在白天流逝得更快,晚上流逝得更慢。( )
2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未放弃过对精确计时的追求。( )
22.水钟在我国古代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 )
23.水钟的准确度与滴水的速度无关。( )
24.自制水钟的刻度一定是均匀的,否则计时不准确。( )
25.在制作钟摆时,为了节省时间,不必每次都测量1分钟。( )
26.同一摆钟在相同单位时间内所摆动的次数相等。( )
27.日晷是以影子的方向、长短的变化来计时的。( )
28.在滴漏实验时,发现水位越高,滴漏的速度越快。( )
四、连线题(共6分)
29.连线。
日暑 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计时
水钟 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计时
机械摆钟 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计时
五、简答题(共6分)
30.说一说在没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判断时间?
六、实验题(小题2分,共6分)
同学们在景区发现有两个不同的秋千。他们统计了1分钟内不同秋千摆动次数,记录数据如图。
坐秋千人数 秋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实验1 一人 甲 12 11 12 12
实验2 两人 甲 11 12 12 12
实验3 两人 乙 14 14 13 14
31.如果想要通过秋千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取(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A.实验1和实验2 B.实验1和实验3 C.实验2和实验3
32.从上表“一人坐甲秋千”与“两人坐甲秋千”的测试中,我们发现( )。
A.“摆锤”越轻,摆得越慢 B.“摆锤”越重,摆得越慢 C.“摆锤”的轻重不影响摆速
3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推测甲、乙两个秋千绳长的关系是( )。
A.甲比乙长 B.甲与乙一样长 C.乙比甲长
七、综合题(小题2分,共26分)
34.项目三 用水钟和摆钟来计时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摆钟和水钟组合式计时装置。螺帽当作摆锤,用细绳挂在横杆上。水从透明塑料杯底部的小孔中滴落,滴入下方的量筒中。
(1)下列四种计时工具中,计时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石英钟 D.机械摆钟
(2)如图所示的塑料杯里的水位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下降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D.时快时慢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 )。
A.克 B.毫升 C.厘米 D.分钟
(4)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 )。
A.沙子 B.食盐 C.酒精 D.红墨水
(5)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毫升时,所花的时间( )。
A.小于5分钟 B.大于5分钟 C.正好5分钟 D.无法确定
(6)如下图所示,测试摆钟时,摆锤的释放位置较合适的是( )。
(7)观察摆的摆动次数时,怎样才算“摆动1次”?请用文字或示意图作出说明。
(8)小明想让摆钟30秒钟摆动30次,下表是他的调试记录。
初始测试 第一次调试 第二次调试 第三次调试
细绳长度(厘米) 40 40 20 23
螺帽数量(个) 1 2 2 2
30秒内的平均摆动次数(次) 23 23 31 30
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 )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幅大小 D.摆动次数
(9)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
A.调试次数 B.摆绳长短 C.摆锤轻重 D.摆动次数
(10)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以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
(11)上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 )。
A. B.
C. D.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 )测试。
A.最少1次 B.最多2次 C.至少3次 D.无数次
(13)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A.小于60次 B.大于60次 C.正好60次 D.无法确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A
2.A
3.B
4.C
5.B
6.C
7.A
8.A
9.C
10.B
11. 振动 电池
12. 圭表 日影
13.等时性
14. 时、分、秒 1秒钟 1分钟
15. 尝试法 对分法
16. 受水 稳定性
17. 等时性 水位的高低 流水孔径的大小
18.变慢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看太阳的位置、量日影的长度和位置
31.A 32.C 33.A
34.(1)C(2)B(3)D(4)D(5)B(6)C
(7) 摆锤从甲→乙→丙→乙→甲的运动记为摆动一次。
(8)B(9)B
(10)摆绳越长,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11)A(12)C(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