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件(25张PPT)+教案(表格式+教学反思)+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件(25张PPT)+教案(表格式+教学反思)+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02 08:49:2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教科科学四年级上册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第一单元 声音
学习目标
1.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3.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复习回顾
音高——
音量——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聚焦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古筝
吉他
二胡
认识弦乐
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古筝的弦数不固定,目前多为二十一根弦,依靠手指弹拨发出声音。
认识弦乐
吉他
吉他(意大利语:Chitarra),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
通常有六条弦,依靠手指或拨片弹拨弦发出声音。
认识弦乐
二胡
二胡即二弦胡琴(从北方少数民族传过来的琴故称胡琴),是最常见的民间乐器,有两根琴弦,分里弦和外弦,依靠琴弓与弦的摩擦发出声音。
认识弦乐
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依靠琴弓与弦的摩擦发出声音。
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
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筝
吉他
二胡
琴弦的粗细?松紧?长短?
选一种乐器试一试,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吗?
观察小结
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
弦越粗,音越低;弦越细,音越高。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吗?
观察小结
弦的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
弦越松,音越低;弦越紧,音越高。
琴弦的松紧调节按钮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吗?
观察小结
弦的音高和弦的长短有关。
弦越长,音越低;弦越短,音越高。
这里的长短指的是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
实验记录汇总
影响因素 音高变化预测 试弹结果
粗细 粗 低 低
细 高 高
松紧 松 低 低
紧 高 高
长短 长 低 低
短 高 高
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
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
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
识别音高的变化。
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课堂总结
影响弦音高的因素
粗细
松紧
长短
粗——低
细——高
松——低
紧——高
长——低
短——高
小试牛刀
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
声音越__________。

小试牛刀
我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
越高、越脆。( )

小试牛刀
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无关。
A.弦的粗细
B.弹拨的力量
C.弦的松紧度
B
本课结束,及时复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课题名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2.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教学难点 能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之前学习了音高和音量两个科学名词,你们还记得它们形容的是声音的什么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量指声音的强弱。 学生观看视频——茉莉花音乐表演。 教师提问:你认识视频中演奏的乐器吗?它们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教师谈话:你认识视频中演奏的乐器吗?像像二胡、小提琴、吉他、 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设计意图】 利用提问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巩固音高和音量的知识点。并借助茉莉花演奏的视频,引导学生聚焦到弦乐器是如何发出声音的,这样一来顺势过渡到对弦乐器的讲解以及对弦乐器声音高低影响因素的探究。 探索新知 (一)认识弦乐器 1.教师依次科普古筝、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常见弦乐器。 学生结合自身认识补充介绍自己认识的其他弦乐器。 2.教师提问: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猜想,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师小结:可能与弦的粗细、松紧或者长短有关。 弦的音高的影响因素 1.教师谈话:选一种乐器试一试,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吗? 学生动手利用手边的弦乐器实际用手弹拨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完成实验记录。 教师播放视频——和琴弦粗细有关吗? 2.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发现。 教师小结: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有关。 弦越粗,音越低;弦越细,音越高。 3.教师谈话: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吗? 学生动手利用手边的弦乐器实际用手弹拨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完成实验记录。 教师播放视频——和琴弦松紧有关吗? 4.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发现。 教师提点:弦乐器一般会有按钮用来调节琴弦的松紧度。 教师小结:弦的音高和弦的松紧有关。 弦越松,音越低;弦越紧,音越高。 5.教师谈话:弦的音高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吗? 学生动手利用手边的弦乐器实际用手弹拨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完成实验记录。 教师播放视频——和琴弦长短有关吗? 6.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发现。 教师提点:这里的长短指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 教师小结:弦的音高和弦的长短有关。 弦越长,音越低;弦越短,音越高。 7.教师提问:经过刚才的多次验证,最终影响琴弦音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呈现总的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原有经验,完成关于音高与长短、粗细、松紧的猜测,并想 办法验证猜测。通过“实验怎么做,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设计 对比实验的方案,根据方案完成实践验证,归纳影响弦音高不同的因 素。 (三)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1.教师谈话:你能根据刚才的测试,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方案。 教师呈现三种样例。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实践验证归纳所得的知识,迁移应用,解决更高的挑战。
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 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有关,越粗音越低,越细音越高。 弦的音高与弦的松紧有关,越松音越低,越紧音越高。 弦的音高与弦的长短有关,越长音越低,越短音越高。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填空题: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 声音越__________。 答案:高 2.判断题:我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 越高、越脆。( ) 答案:√ 3.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无关。 A.弦的粗细 B.弹拨的力量 C.弦的松紧度 答案:B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旨在让学生理解物体长短、粗细、松紧对声音高低的影响,并通过科学探究方法验证假设。整体而言,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亮点方面,课程通过连续的动手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魅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假设、观察验证,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开探究,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的紧密度还有所欠缺,未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在改善生活方面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空间。此外,还可以通过拓展阅读材料、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