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30 18: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铁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网,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乌组成,围绕在太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

导入新课
夏商周时期
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了解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成就,感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目标
了解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
01
通过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理解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02
懂得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勤劳,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03
活动1:阅读教材P44,梳理夏商周时期的天文成就。

天文、历法和医学
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①原始社
会末期
②商朝
③西周
④春秋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诗经》
天文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与季节、天象就已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又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问题:为什么先民要研究并总结天文历法?
为从事农业生产
指导农业生产
可能有了历法
①夏朝
②商朝
③战国
时期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文、历法和医学
历法
历法是根据天象,以一定的单位对年、月、日的计量方法。
神农尝百草
①远古时期
②夏商周时期
③战国
时期
①名医扁鹊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②《黄帝内经》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扁鹊

天文、历法和医学
医学
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9
龟甲
牛骨
含义
发现人
出土地点
内容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王懿荣
河南安阳殷墟等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占卜是否派子商去攻打基方(国)
占卜今年的收成好不好
占卜是否要用一头牛来祭祀小丁
占卜祭祀祖先的当天会不会下雨
战争
农业
祭祀
天气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P49课后活动 你能辨认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鹿






口耳相传
结绳记事
原始刻画符号
甲骨文
传说时代(大约)
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①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活动2:结合材料分析,甲骨文出现的意义。
材料: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
意义
甲骨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②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③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
概念:青铜器是铜(为主)与铅、锡的合金,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
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
青铜器

甲骨文与青铜器
什么是青铜?
青铜器

甲骨文与青铜器
特点:
时间:
代表性作品:
铸造方法: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uǐ]
泥范铸造法
夏商周时期
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功能:
戈(ge)
钺(yue)


酒器、礼器
兵器
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需300多人同时工作。
四羊方尊,颈部高耸,尊四角各塑一羊。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形象传神。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食器
酒器
兵器
乐器


编钟



②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①国家掌控
③制作工艺高超
地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④数量增多、种类丰富
商朝中晚期开始,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文字的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内容丰富,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
何尊及铭文拓片
何尊是西周周成王时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金文

甲骨文与青铜器
玉璋
金杖
青铜树
青铜面具
青铜人像
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有金杖、青铜树、青铜面具和青铜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们展现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和青铜容器,表明它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特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三星堆遗址

甲骨文与青铜器
时期
西周和春秋时期(先秦时期)
地位
组成
内容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注现实。反映民俗民情、歌颂美好爱情、赞扬劳动者助劳勇敢、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材料: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节选自《诗经·秦风·无衣》
说说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
诗歌抒写了的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高昂士气,体现了当时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时代特征。
《诗经》

《诗经》和“楚辞
意义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
《屈子行吟图》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担任重要官职,后来因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流放期间,他忧国忧民的心志从未改变。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泰军占领。屈原知道后无比悲愤,带着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决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人们用种种方式追思他。据说,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时期
战国时期
人物
体裁
代表作
楚国的屈原
新体诗歌“楚辞”
《离骚》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楚辞

《诗经》和“楚辞
时期
人物
体裁
代表作
新体诗歌“楚辞”
天文、历法和医学
诗经
历法
天文
本课小结
甲骨文与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医学
楚辞
甲骨文
青铜器
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最早日食记录和最早哈雷彗星记录
夏历、二十四节气
扁鹊四诊法、针灸等;《黄帝内经》
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多
第一部诗歌总集
新体诗歌
1.“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这几句谚语反映了二十四节气有利于( )
A.提高文化底蕴 B.指导农业生产
C.提升音乐素养 D.开展水利建设
2.商朝缔造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能够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
A.制作打制石器和保存火种 B.铸造青铜器和创造甲骨文
C.实行分封制和统一度量衡 D.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
当堂检测
B
B
3.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它”指的是( )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墨子》
4.《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理节律、气血盛衰顺应时序的变迁,是有节律地运行的,并提出对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方法。据此可知,《黄帝内经》( )
A.论述辨证施治观念 B.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C.凸显顺应自然理念 D.蕴含儒家人本思想
当堂检测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