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6 21: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2016.3.24
(本卷满分13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
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前后句或填写作者、题目。(10分)
①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⑤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⑥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⑧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笑靥(yè) 上蹿(cuān)下跳 B.缱绻(juǎn) 鞠躬尽粹(cuì)
C.褴(lán)褛 拾(shí)级而上 D.拮据(jū) 消声匿(nì)迹
3.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个道理如此复杂,他竟然可以言简意赅,确实不容易。
B. 既然我们的意见如此分歧,不如早早结束合伙关系,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吧!
C.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邂逅小学同学,他真是太激动了。
D. 知识浅薄的人往往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反而言出谨慎。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A惩:为……所苦 B阴:南岸
C相:互相 D诸:之于
5.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流沙河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鹰愁涧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西游记》中,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先变成年轻女子,然后变成老公公,最后变成老妇人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C.《西游记》中,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后“喜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大造化!大造化!’”此处的打呵欠不是有睡意,而是卖关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也是掩饰内心的极度喜悦的一个举动,反映石猴的机灵、调皮。
D. 《西游记》中,为试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僧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铁扇公主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结合《西游记》选段,完成文后题目。(3分)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文中沙僧回答应是:A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五庄观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B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 C 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二、阅读与理解(39分)
(一)(12分)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6.下列句中的“以”与“以悦婴儿”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以美于徐公 D.以光先帝遗德
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闻有戏儿之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及见之___________
③ 趋焚之 ④躬自戏圆又失方正____________
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0. (1)这首诗的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2分)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三)(8分)
团雾——高速公路上的杀手
①2013年6月4日6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东西两侧车道突发1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56车相撞,致14人死亡。
②有关人员在分析上述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些严重交通事故的杀手就是团雾。
③从气象学意义上讲,团雾的本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那些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就是团雾。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6-8时,较容易出现团雾。团雾的形成,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其易出现的地域一般为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另外,雨后山区的高速公路地段也较易出现团雾。
④与普通的雾相比,团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团雾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以内,四顾朦胧,团雾以外,视线良好;第二,团雾内能见度很低,一般只有10-20米;第三,团雾覆盖范固呈分段形态,有的地方雾很少,有的地方雾很浓;第四,团雾的覆盖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团雾覆盖区域长约5000米,小的团雾覆盖区域长度仅有1000米。
⑤团雾因其飘浮不定和能见度低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被称为“高速公路杀手”。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⑥团雾的危害之所以这样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⑦首先,团雾的特性造成了其在高速公路上多发。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现身,就是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局部区域内出现。
⑧其次,驾驶员视觉的明暗适应特性不佳,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明适应指的是,人们从暗处走到明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人眼需要1分钟能完成明暗适应性的转换。暗适应就是由明到暗,人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比明适应慢得多。一般情况下,人眼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一半的视觉感受性,大概4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因此驾驶人由明朗路段一下子进入团雾路段时,周围环境的能见度大幅降低,人眼不能迅速适应,视力无法得到及时恢复,由此造成反应滞后,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⑨再次,人类的知觉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参照物的不同而产生错觉,使得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由明朗路段驶入团雾路段时,虽然驾驶员会本能地采取制动措施以降低车速,但往往会因为知觉错觉,低估进入团雾路段的车速。这就非常容易使前后车发生追尾。
⑩最后,人类的反应特性也是团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交通刺激信号,并对其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信号做出反应。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刺激信号的辨别难度有关,辨别难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当车辆驶入团雾区后,四周白茫茫一片,降低了车辆给驾驶人的刺激强度,增大了驾驶员的辨别难度,使得他们很难从周围的环境中把车辆辨别出来,也就是使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变长,从而延长了车辆的制动非安全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
此外,还要考虑驾驶人超速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与团雾区能见度低的负面效果相互叠加,这也是造成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那么,面对团雾,我们该怎么办?
公安部交管局的专家提醒大家,驾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出行前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注意沿途天气预报。一般来讲,当低层水汽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团雾更容易出现,尤其是雨后一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在清晨出现团雾。
同时,驾驶员行经团雾多发路段需加倍注意,如遇突发团雾,应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减速行驶。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5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④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⑤冷!我的一双手冻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⑥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⑦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予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⑧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⑨最幸福的时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⑩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5.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看,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①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19. 最近,“校园欺凌事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见诸报端:某地十几个学生逼一个同学买零食请客;某中学几个学生围殴另一个班的同学,致使被殴打学生不敢上学……有些“校园欺凌行为”,由于没有及时处理演化成“校园学生暴力案件”,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在日本,校园欺凌行为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选取一个角度,请你就“校园欺凌行为”谈谈你的看法。120字左右。(6分)
20.请以“守护心灵的春天”为题,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卷面整洁,字迹端正,不少于750字。(60分)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略 2、B 3、D 4、C
5(1)C
(2)A人参果 B镇元大仙 C观音菩萨
6. D;
7. C;
8.① 听说 ② 等到 ③ 赶快 ④亲自
9.(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
(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附译文:
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很喜欢。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
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等看到圆转玩具,就急忙把它烧了,并责怪元子说:“我听说古代有个憎恶圆的读书人唱道:‘宁可正直沦为奴隶,不能圆滑谋求显荣。宁可因为正直地位低下,也不能做人圆滑求得富贵显达。’次山你怎么能随意制作圆转玩具,听任用它来取乐婴儿,使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大必定爱好圆。教婴儿学圆滑,已陷入不义;亲自玩圆,又丧失了正直的品德。唉、唉,次山啊!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喜欢小人趋奉圆滑。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这样圆滑地度过一生呢?我哪能做次山的朋友啊!”
元子召唤季川对他说:“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我让婴儿耍戏圆转玩具,公植尚且这样骂我和我绝交;唉!我与你如果圆滑应付事物,圆滑迎合时俗,不圆滑的事不参与,不圆滑的事不去做,公植大概会拿着矛或戟来刺杀我们的!”
10(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或乐景写哀情,言之成理也可。)
11.团雾的形成条件、特点、危害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答对3点得2分,答对4点得满分)
12.列举了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例(0.5分),说明团雾危害严重(0.5分),引出说明对象(0.5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0.5分)。(共计2分)
13.打比方(0.5分)、作比较(0.5分),生动形象而突出地说明了团雾势力范围小的特点(1分)。(共计2分)
14.不能。“往往”是经常、常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0.5分),说明高速公路上的团雾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是普遍现象,但并不是团雾出现就一定导致交通事故(1分)。去掉后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0.5分)。(说明:只作出判断、未分析原因,不得分。)(共计2分)
15.(2分)(1)在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体验寒冷程度不够深刻。(1分)(2)引起下文,引出寒冷体验的叙述和对寒冷的感悟。(1分)
16.(4分) 寒冷带来的美景;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给我一种疼痛的味道;寒冷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寒冷也有一种隽永的味道,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以上四点各1分)
17.(4分)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形和声两个角度,(2分),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树枝结冰的美丽外观与动听声响,(1分)突出作者对冬天可爱之景的赞美和对寒冷的喜爱(1分)。
18.(5分)开头是说人们对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寒冷”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1分);结尾说经历“寒冷”不仅是生活的自然规律(1分),而遭受挫折乃至磨难等人生的“寒冷”更是生命的成长规律(1分);人需要“寒冷”以发挥生命潜质,锻炼意志品格,使自己坚强勇敢(1分)。文章由实到虚,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主旨更加突出。(1分,意思对即可)
19.参考示例
“校园欺凌行为”应当禁止。“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造成的伤害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校园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