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2-01 08: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学年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一(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32 分。
1.关于运动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物体运动问题时体积太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B. 加速度定义式 = 说明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 速度定义式 = 只能表示平均速度,无法表示瞬时速度

D.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2.某物体在运动时,下列情况无法实现的是( )
A. 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
B.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但加速度保持不变
C. 加速度不为零且不变,速度也不变
D. 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
3.一玩具小车沿直线运动,小车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10 内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B. 10 15 内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C. 0 15 内小车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D. 15 以后小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 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4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0.5 2 内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第 1 页,共 7 页
C. 0 0.5 内与2 4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D. = 0.5 与 = 2 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5.对于三大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在物体重心上
B. 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是因为自身发生了弹性形变
C. 两个运动物体的接触面上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6.一根弹簧原长15 ,挂上重为 的重物时,伸长了 ,稳定后下面再挂上重为 ′ = 5 的重物,弹簧又伸
长了10 。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5 / B. 25 / C. 50 / D. 250 /
7.如图所示,滑块以某一速度沿固定粗糙斜面从底端匀减速上滑,依次经过 、 和 三点。已知 段和
段的长度之比为 : = 3: 5,滑块在 段和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9 / 和5 / 。依据题中信息,
可求出滑块( )
A. 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B. 在 段运动的时间
C. 在 点的速度大小为8 / D. 在 点的速度大小为2 /
8.某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柱离水龙头越远,水柱越细,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他选了一款
出水口横截面积为 的水龙头,接着开始调节水速,使出水口的流速为 ,水柱形状保持稳定,如图所示。
第 2 页,共 7 页
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在离出水口距离为 处的水柱横截面积为( )
√ 2 20 √ 0 2
A. B. 0 C. D. 0
0 √ 2

+ 0 √ 20 0+2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9.刹车性能是所有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参考。某次测试中自动驾驶汽车正以 0 = 72km/ 匀速行驶,当感应到
前方有障碍时立即开始匀减速,经分析知汽车在停止前的最后2 用时为1 ,则( )
A. 汽车在前6 内的位移为38 B.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 2
C. 汽车在第2秒初的速度大小为12 / D. 汽车前两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 /
10.某航拍仪从地面由静止启动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航拍仪前5 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 )
A. 4.5 5.0 ,航拍仪竖直向下运动 B. = 4.5 时,航拍仪距离地面最远
C. = 4.5 时,航拍仪的速度最大 D. 5.0 时,航拍仪的速度大小为4.0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
第 3 页,共 7 页
(1)图1中打点计时器是利用_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进行工作的计时仪器,电源频率为
40 ,则每隔__________ 打一个点。
(2)本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要测量小车的质量
B.实验中要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C.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D.接好纸带的小车在释放前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图2为某同学在本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及测量数据, 、 、 、 、 为五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
间还有一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 (结果保留2位小数)。
12.小王同学要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轻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重力加速度为 。
(1)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弹簧竖直悬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处于竖直状态,钩码处于平衡状态
C.所挂钩码的个数是没有限制的
D.根据所测数据在 图上描点,作图像时应用折线连接每一个数据点
第 4 页,共 7 页
(2)测得某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与弹簧长度 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 ,
劲度系数 =_______ / 。
(3)小刘同学改进了该实验装置,在铁架台的下方安装了距离传感器,如图3所示,多次改变挂盘中砝码的
质量 ,测得多组 及对应的距离传感器到挂盘底部的距离 ,作出 图像,图像的斜率绝对值为 1,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用 1、 表示),若未考虑挂盘的质量,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
有”)影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13.如图所示,一农户屋檐下悬挂一根长15 的玉米棒,玉米棒的下方有一高1.2 的窗户,玉米棒下端与
窗户上端的高度差为0.45 。若悬挂玉米棒的绳子突然断裂,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取10 / 2,求:
(1)玉米棒下端到达窗户上端所需时间;
(2)玉米棒通过窗户所用的时间。
14.在某部惊险动作片中有高空跳伞发生意外,跳伞运动员进行紧急救援的场景。现进行如下模拟:在 = 0
时刻将带有制动装置的甲物体无初速度从高空悬停的飞机释放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 0 = 2 时刻打开
制动装置,甲物体接着以0.5 的加速度加速下落,同时从飞机无初速度释放带有制动装置的乙物体,先不
打开制动装置做自由落体运动追赶甲物体,一段时间后追上甲物体。之后经一系列操作,两物体最终一起
安全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 取10 / 2,求:
(1)两物体相距最远距离;
(2)乙物体释放后多长时间追上甲物体。
15.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 点由静止开始向右以加速度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时间运动到
位置后,立即以大小为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 位置时速度恰好减为零,然后立即以 2向左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从 向右运动到 ,再向左运动到 的总时间也为 。
(1)若 21 = 2 / , = 3 ,求 间距 1;
(2)通过计算,求加速度 1和 2的大小之比;
(3)通过计算,求向右经过 点时的速率与向左经过 点时的速率之比。
第 5 页,共 7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1) 交流 0.025
(2)
(3)1.99
12.【答案】(1)
(2) 4 50
(3) 1 没有
13.【答案】(1)玉米棒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玉米棒下端下落到窗户上端所需时间为 1,高度差为 1,则有
1
1 =
2
2 1
解得
1 = 0.3
(2)设玉米棒上端到达窗户下端时间为 2,玉米棒下落高度为
2 = 0.15 + 0.45 + 1.2 = 1.8
则有
2
2 = √
2
= 0.6

故玉米棒通过窗户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
第 6 页,共 7 页
= 2 1 = 0.3
14.【答案】解:(1)两物体同速时距离最远,设乙物体下落时间 时两物体速度相等,有 = 0 + 0.5 ,
解得 = 4 ;
1
此时乙下落高度为 乙 =
2 = 80 ,
2
1 1
甲下落高度为 甲 =
2
0 + 0 + × 0.5
2 = 140 ,
2 2
最远距离 = 60 ;
1 1 1
(2)设乙物体释放后经 ′时间追上甲物体,有 ′2 = 2 + ′ + × 0.5 ′2,解得 ′ = (2√ 6 + 4) 。
2 2 0 0 2
15.【答案】解:
1
(1)根据运动学公式 21 = 2 1
解得 1 = 9 。
(2)设小物块运动到 点时速度为 ,
= 1
1
=
2
1 2
小物块从 运动到 ,再返回 的全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
有 =
2
2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1: 2 = 1: 3。
(3)设 到 的运动时间为 1, 1 = 2 1

即 1 = 3
2
则小物块从 运动到 的时间 2 = 1 = 3
小物块向左经过 点的速度 = 2 2
得 : = 1: 2。
第 7 页,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