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与陶瓷》教学设计
沂源二中 李忠霞
2015/5/16
课题
《玻璃、陶瓷》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李忠霞
学校
沂源县第二中学
教材
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本节教材的特点是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新科技知识,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材料,结合实际所见再通过教材介绍,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材料有更深的认识。教材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化学在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外,本节内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环保教育的理想材料。
学情
分析
学生对玻璃、陶瓷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金属材料的学习又为学生学习玻璃、陶瓷等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合理的讨论方法。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及反应原理;
2、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玻璃的性能与用途;
3、掌握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对新信息的加工能力、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陶瓷、玻璃等硅酸盐产品的产量是世界领先的,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热情。
教学
重点
1、玻璃的主要成分和生产原理;
2、陶瓷主要制备原料及制备过程;
3、以玻璃和陶瓷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策略
感受体验(观看录像)→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组间抢答→释疑归纳→情感教育→拓展提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玻璃
【引入课题】播放琳琅满目的工艺酒瓶的录像。
【提问】分析这些美轮美奂的工艺酒瓶的材质?
【过渡】玻璃和陶瓷使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制品。
【讨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玻璃和陶瓷制品?
【教师点评】(多媒体展示各种绚丽多彩的玻璃和陶瓷制品的图片)
【提问】这些精美的玻璃和陶瓷制品,大家喜欢吗?你们想知道它们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请和我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板书】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板书】一、玻璃
【视频】播放玻璃的生产和各种玻璃制品的录像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小组内讨论完成[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1]
1、制造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工业中生产普通玻璃的设备是什么?主要发生了哪些反应?
3、普通玻璃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4、玻璃是晶体吗?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讨论结果。(准备预案)
【合作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普通玻璃的优、缺点?如何改进其缺点提高其性能?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讨论结果。(准备预案)
【抢答环节】各种工艺玻璃(硼硅酸盐玻璃、光学玻璃、彩色玻璃、钢化玻璃)的生产原理、性能和用途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讨论结果。(准备预案)
【开阔视野】变色玻璃、夹层玻璃
【投影】海滩上的玻璃碎片和公路上的玻璃瓶图片,引出【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2】如何减少和利用玻璃垃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观看、倾听
学生回答:玻璃和陶瓷
学生例举
观看、惊叹
观看、倾听
小组内讨论
小组抢答
学生质疑
小组内讨论
组间交流
师生点评
改进措施:
1、在生产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2、对玻璃进行各种工艺处理,也可大大扩展其用途。
分组抢答
学生点评
师生共评
阅读资料卡片了解变色玻璃的原理
小组谈论
组间交流
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联系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欣赏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亲身”感受其生产过程
培养学生的对新信息的加工能力、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学习,体会探究的快乐
培养组间竞争的意识,培养团体意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陶瓷
【教师引题】以China的词义引出陶瓷
【板书】二、陶瓷
【投影】陶瓷的发展过程和五大名窑
【投影】陶瓷和瓷器的区别
【图片】陶器―――秦兵马俑
瓷器――景德镇瓷器
【过渡】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它生产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享誉全世界,大家想知道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那就随我一起来揭密它的生产过程。
【录像】景德镇瓷器的生产过程(截取《乡土》的一段视频)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小组内讨论完成[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2】
1、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2、手工制造陶瓷器有哪些过程?
3、什么是彩釉?涂有彩釉的陶瓷器与一般陶瓷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4、陶瓷具有哪些优良性能?
【教师点评】点评学生讨论结果。(准备预案)
【追问】陶瓷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决定它有哪些用途?
【质疑】学到这,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点评】(投影探究3)
【合作探究3】为什么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时空气的用量,都会影响彩釉的颜色?
【追问】这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小结】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条件影响其性能和用途
学生释疑
观看、倾听
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观看、倾听、叹惊
小组内讨论
小组间抢答
学生踊跃回答
1生质疑,为什么陶瓷有如瓷绚丽多彩的颜色?
多生回答:由于彩釉中添加的金属元素部同决定的
小组内讨论
组间展示交流
师生共评
学生积极踊跃回答
以China的词义,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用比较神秘的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职欲望
使学生“亲身”感受其生产过程,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魅力
培养学生的对新信息的加工能力、思维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体现化学思想“性质决定用途”
学生的积极性被高度调动起来了
培养学生的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我们的骄傲。。。
【投影】保存至今的几种珍贵的玻璃和陶瓷制品
【强调】中国元代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 的收藏价值
学生观看、讨论
发出惊叹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谈谈本节课的收 获
【小结】谈谈学习本节课,你的收获?(从知识层面和思想和方法层面)
学生畅所欲言
从知识层面、思想方法、收藏价值等方面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达标检 测
【投影】当堂检测题的答案
学生自查自纠
小组内讨论
组间释疑
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小组评价
【点评】请班长评价各小组的表现
班长全方位,多角度点评
使本节课达到高潮
使学生收获成功和幸福感
布置作业
1、举例说明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
2、查阅相关资料,就你所接触到的玻璃制品,如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仪器、变色玻璃和安全玻璃等的成分、性能和用途写一篇小论文,并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玻璃、陶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设置【问题探究】和【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与人合作的成功,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极好。
2、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和爱国教育,使学生情感充沛,自信心提升,收获了成功和幸福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3、教学过程中播放了三段视频《工艺酒瓶》、《玻璃的生产和制备》、《乡土》(揭密了名扬天下的景德镇瓷器的秘密)和多张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玻璃和陶瓷的图片,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使学生充分的感受了信息技术和化学带来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的欲望。
4、组织学生对玻璃垃圾的处理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意外收获:
1、小组内学习热情极高,合作探究能力极强,多次出现全组共同抢答盛况;
2、班长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点评,同时也对本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掀起了本节教学的高潮。
不足之处:
习题处理较少
《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 Al2O3·2SiO2·2H2O是一种( )
A.含氧酸 B.硅酸盐 C.铝酸盐 D.混合物
2. 关于水玻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矿物胶,既不能燃烧也不易腐蚀
B.在建筑工业上可用作粘合剂和耐火材料
C.它在空气中易变质,因为SiO32-+CO2+2H2O=H4SiO4↓+CO32-
D.水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aCO3与CaSiO3的热稳定性关系是CaCO3<CaSiO3
B.H2SiO3与H4SiO4是两种不同的酸,其酸酐也不相同
C.硅酸盐均难分解,难溶于水
D.玻璃通常为固体具有很高的熔点
(双选)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HCO3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HCO3-+H+=H2O+CO2↑
B.在澄清石灰水里通入足量的CO2:OH-+CO2=HCO3-
C.在水玻璃中通入过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D.硅酸与烧碱溶液相混合:H++OH-=H2O
(双选)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B.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水溶于任何酸
D.在制玻璃、制水泥的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之一是石灰石
6. 某硅酸盐样品含锌58.6%,其化学组成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ZnO·SiO2,则n值等于( )
A.2 B.3 C.1 D.1/2
7.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诗人于谦的著名诗句,其包含的化学变化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双选)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石英与烧碱溶液共热 SiO2+2OH-SiO32-+H2O
B.在小苏打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石灰水 HCO3-+Ca2++OH-=CaCO3↓+H2O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石灰水 2OH-+CO2=CO32-+H2O
D.在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硅酸溶液 SiO32-+2H++H2O=H4SiO4↓
9. 某玻璃中含Na2O、CaO、SiO2的质量比约为10∶9∶58,则此玻璃的组成为( )
A.Na2O·CaO·6H2SiO3 B.Na2O·CaO·6SiO2
C.2Na2O·2CaO·9SiO2 D.6Na2O·6CaO·SiO2
10. 有一根粗铝条含铁和硅两种杂质。取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则该粗铝中铁和硅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②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③质量之比为2∶1 ④质量之比为4∶1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只有④
二、填空题
11. 有下列A~F六种试剂,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必须选用合适的试剂瓶盛装,请在各种试剂瓶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所装试剂的序号。
试剂:A.二氧化硅 B.硝酸银晶体 C.氯水 D.氢氟酸 E.浓H2SO4 F.NaOH溶液
试剂瓶:(1)磨砂玻璃塞细口瓶( ) (2)广口瓶( ) (3)橡皮塞细口瓶( ) (4)棕色广口瓶,(5)细口塑料瓶( )。
12. 下列反应中,SiO2表现什么化学性质?在A~D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将编号填在括号内。
(1)SiO2+2NaOHNa2SiO3+H2O( ) (2)SiO2+Na2CO3Na2SiO3+CO2↑( )
(3)SiO2+2CSi(粗)+2CO↑( ) (4)SiO2+4HF=SiF4↑+2H2O( )
A.作为玻璃的成分被分解而使玻璃能雕刻 B.将挥发性酸酐从其盐酸中代换出来
C.弱氧化性 D.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3. 化合物A、D、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化合物 B、C、E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些化合物之间存在下面的关系。其中A和B的反应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反应之一。
(1)在A、C、E中含有相同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C的水溶液和D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4. 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透明晶体,A在氧气中燃烧时可生成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D,且D的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22倍;B与苛性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E,E的水溶液中通入D的气体可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溶于苛性钠溶液也可得到盐E;C是B与石灰石、纯碱按一定比率熔合成的无固定熔点的物质。
(1)推断A~E物质
A的名称_______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____,C的名称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写离子方程式: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
(双选)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任何酸反应
B.水玻璃敞口存放,呆能有白色胶状沉淀析出
C.高温时SiO2能跟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SiO2和CO2化学性质虽然相似,但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2. A、B、C、D、E、F、G各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A是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E可用G与O2充分反应制得。
(1)试推断以上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B 5.AD 6.A 7.C 8.AB 9.B 10.C
11.(1)CE (2)A (3)F (4)B (5)D
12.(1)D (2)B (3)C (4)A
13.(1)Na或K (2)Na2SiO3或K2SiO3 (3)能,较强酸制较弱的酸
14.(1)金刚石、水晶、玻璃,CO2,Na2SiO3 (2)SiO2+2OH-=SiO32-+H2O SiO32-+CO2+H2O=H2SiO3+CO32- (3)SiO2+CaCO3CaSiO3+CO2↑ SiO2+Na2CO3Na2SiO3+CO2↑
【高考链接】
1.BD 2.(1)Si SiO2 Na2SiO3、H4SiO4、CO2、Na2CO3、C (2)①SiO2+2NaOH=Na2SiO3+H2O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2NaOH+H2O=Na2SiO3+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