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01 08: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嬴政的前半生
第一篇章:秦灭六国
本课主要内容
第二篇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第三篇章: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一篇章:秦灭六国
(一)背景:
材料一: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逐步成为中战国后期最实力最强的国家。
材料三: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他,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①统一是民心所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③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一、秦灭六国
一、秦灭六国
(二)过程:
策略: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三)秦朝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一、秦灭六国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三)秦朝建立: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第二篇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赢政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
至上
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
(二)中央:三公九卿制度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军事)
太尉
(行政)
丞相
(监察)
御史大夫
皇帝
最后决断权归皇帝所有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九卿
(三)地方:郡县制


乡、里、亭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守)
(令或长)
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秦朝形势图
最高统治者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丞相
(行政)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
(监察)
郡(守)
县(令/长)
皇帝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百代皆行秦制度
服从
决策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的幼年经历:
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身为人质的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小时候,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下劫掠,居住在边疆的百姓苦不堪言。几年后嬴政返回秦国,发现道路特别的差,交通极其不便,因为道路宽窄不一,一路上换了几辆马车才到秦国。到了秦国,发现秦国的文字和赵国很多不一样,连文书都看不懂。想着做件衣服去拜见父亲,发现赵国的尺寸和秦国完全不一样,衣服根本不合身,更要命的是嬴政想买份礼物送给父王,却发现随身携带的赵国货币,在秦国竟然用不了。
车轨和道路宽度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边疆危机严重
文字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度量衡不统一
车轨和道路宽度不统一
边疆危机严重
第三篇章: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当时,“马”字全国有90多种写法,各地交流极其不便。原各国贵族仗着文字不统一,和中央讨价还价,幻想保留封地特权。更有甚者,通过书写六国文字,宣扬反抗秦国的统治的言论,谋求复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
2.经济上:
(1)废除六国货币,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度(长度)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量)
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
秦一斤约为今250g
秦国的一尺约合现在23.1厘米,韩赵魏15.8厘米,楚国17厘米……
秦国的一升约合现在202ml,韩国168ml,楚国230ml……
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2)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上:
陆路: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水路: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
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到大海,西至戈壁,北抵长城,南达百越,道宽50步(69米),形成可一张巨大的交通网。
作用: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开发边疆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4.军事上:
②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①征服越族地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设桂林、南海、象等数郡);
临洮
辽东
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扩大了秦朝疆域的范围。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全国推行度量衡标准,制作颁行标准器,并且设立机构每年检查校正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度量衡。这有利于(  )
A.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B.不同地域人民语言交流
C.方便各地的交通往来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2. 《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
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
D
B
3. 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钱币形制的沿革体现了我国古代(  )
C
秦圆形方孔半两钱 汉五铢钱 唐开元通宝 清康熙通宝
A.文化的多样性 B.思想的开放性 C.文明的延续性 D.外交的和平性
4.有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人物,不仅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更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②推行分封制
③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④统一全国文字和货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D
5.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③修建灵渠 ④修筑长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秦长城遗址 B. 百度百科中关于秦朝的描述
C.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电视剧《大秦帝国》
D
A
7.《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造福后世
B.开始用军功授爵代替世卿世禄制
C.开创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D.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
课堂总结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时间:前221年
意义:结束战乱,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皇帝制度
三公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用小篆
统一货币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开灵渠
南征越族;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地方—— 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