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30 23: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阶段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陕西省 B.云南省 C.浙江省 D.北京市
2.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北京人复原头像”的图片(见右图)可知,北京人( )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3.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这说明他们( )
A.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B.可能已懂人工取火
C.已经开始使用纸张 D.使用粗糙打制石器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人(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已过上定居生活
C.能饲养家畜 D.会人工种植水稻
5.1958年我国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
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模型②猪纹陶钵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以下考古发现有力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发现了人工取火的痕迹 B.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
C.发现半地穴式房屋 D.发现大量人面鱼纹彩陶盆
7.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崧泽文化层内发现墓葬89座,其中大部分墓葬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多者25件,但有的墓仅用象征性的陶片随葬。材料表明当时( )
A.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B.各地文化交流频繁
C.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D.进入打制石器时代
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反映的是( )
A.在杂居相处中不断交往形成华夏民族 B.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
C.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9.邵阳市新宁县和永州市东安县交汇处有个漂流旅游胜地,相传远古时代舜帝曾南巡到此,故名“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请指出舜帝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欺骗手段
10.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
A.黄帝 B.禹 C.忽必烈 D.周武王
11.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蓟城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封周王室贵族于燕,燕都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西周克盉,又称太保盉,是西周初期青铜器。克盉的内侧铭文大意为:太保!你以你明审之心,奉事你王。我大封给你土地,供你享用,命克去燕为侯。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实行分封制 B.贵族必须留在都城
C.青铜器种类丰富 D.甲骨文年代久远
13.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如下图中①朝代出现的对应的历史现象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商朝的建立和灭亡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诸侯争霸局面形成
14.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建筑群由下沉式中心院落和四周廊房组成,整体呈“回”字形,合围区域面积约6000平方米。外围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等,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物质文化相同。该遗址( )
A.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新证据 B.有助于研究青铜铸造工艺
C.为研究早期国家提供了新资料 D.可佐证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15.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关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②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威信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的政治、经济特权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这反映的是( )
A.国都变迁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百家争鸣 D.大一统得到巩固
18.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
19.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将士国家会赐予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0.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下列哪一现象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不相符( )
A.周平王直接管辖地区仅有洛邑一带 B.分封制逐步瓦解
C.诸侯定期向周天子进献贡物 D.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
21.在商鞅变法时的秦国,哪些人能受到政府的奖励( )
①勤奋苦读的人②耕田和织布多的人③军功卓著的人④经商致富的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2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23.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哪家学派主张能体现下表所示内容( )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家庭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政府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4.“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假如你要研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应研究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25.(16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甲、图乙是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工具,请分别指出使用这些工具的原始人类的代表。(4分)
(2)请你说出图丙中器具的名称以及它的主要用处。(4分)
(3)图丁、图戊中的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何时?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6分)
(4)结合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在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谈一下启示。(2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材料二
B带领人民利用地势和河道,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A和B分别指的是谁?材料一中的“水”指哪一河流?(6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这项工程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6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7.(20分)在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1)材料一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大变革时代”中出现的历史现象。下列是图甲、图乙之间联系的相关文字说明,你能按照你发现的历史规律排列吗?(在下列相应序号后的横线上填上英文字母)(5分)
A.废除井田制
B.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山林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E.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排序:1. 2. 3. 4. 5 .
(2)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说出与其相对应的学派。在“大变革时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9分)
(3)你认为商鞅变法采用了哪家学派的理论学说?为什么这一学说在当时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4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变法强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5 BDBAC 6-10 BAACB 11-15 BABCB 16-20 ABDCC 21-24 CCBD
25.(1)图甲:北京人;图乙:河姆渡人。
(2)名称:司母戊鼎;用处:主要用于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3)春秋后期。作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人口也不断增多。其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4)示例:启示我们要注重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明,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6.(1)A:大禹。B:李冰。黄河。
(2)都江堰。历史作用: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3)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7. (1) B D C A E
(2)(一)儒家;(二)道家;(三)墨家。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法家。原因: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其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