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中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四幅书本插图中,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物理思想的是( )
A. 甲图: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把地球视为质点
B. 乙图:研究物体的重心
C. 丙图: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
D. 丁图: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年月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在垂直上升过程中,以下各组描述其运动的物理量均为矢量的是( )
位移、时间 B. 位移、速率
C. 时间、速度 D. 速度、加速度
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中不少蕴含着朴素的物理规律,比如关于诗仙李白的千古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舟”在任何情形下都可看作质点
B. 以“轻舟”为参考系时,“万重山”是静止的
C. “朝辞”中的“朝”指的是时刻,“一日还”中的“一日”指的是时间
D. 可通过“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和“一日”估算李白运动的平均速度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
A. 本实验中可以用力的示意图代替力的图示
B. 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两个分力和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5.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高的位置竖直向上以的速度抛出一枚网球,最后落回地面,,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 网球落地时的速度为
B. 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C. 上升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上,下降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
D. 上升过程加速度不断减小,下降过程加速度不断增大
6.两同学操控甲、乙无人机进行对抗演习,时刻甲发现乙无人机,甲立即沿同方向追赶乙,两者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时甲追上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末开始反向运动 B. 第末甲在乙后方处
C. 第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 前内甲、乙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7.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如图所示。若、,已知质点在段和段的速度增加量均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 质点从运动到点的运动时间为
C. 质点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 质点在 段的中点速度大小为
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甲、乙两只猴子分别沿着竖直固定的硬直杆匀速上爬和下滑,重力加速度为,猴子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杆对甲、乙的摩擦力均是滑动摩擦力
B. 甲相对杆的运动趋势向上,乙相对杆的运动方向向下
C. 乙与杆之间的弹力为
D. 甲上爬时抓得越紧,所受摩擦力越大
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加速度随时间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 )
A. 过程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
B. 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C. 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D. 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三个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均为,三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D. 地面对的支持力一定大于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1.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
点火后刚启动升空的火箭;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
A. 因火箭开始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小
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D. 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时,加速度为零
12.下列对图中弹力有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随车厢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
B. 小球被轻绳斜拉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则绳对小球有弹力
C. 小球被、两轻绳悬挂而静止,其中绳处于竖直方向,则绳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
D. 小球静止在光滑的三角槽中,三角槽底面水平,倾斜面对球有弹力
13.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刹车最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D.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14.年月日:,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图中、、、、为深中通道中连续相邻的五个桥墩正上方平直道路上对应的五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均为。若汽车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段的时间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通过段的时间为 B. 汽车通过段的时间为
C. 汽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汽车通过点时的速度大小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宣纸的左侧压有一镇纸,写字过程中宣纸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镇纸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宣纸发生弹性形变
B. 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镇纸不受摩擦力作用
C. 自左向右行笔写一横过程中,桌面给宣纸的摩擦力向右
D. 竖直提起毛笔悬空时,增大握笔的力度手和笔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6.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下列操作规范的有________。
A.实验前,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
B.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C.每次都待钩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读出弹簧的长度
D.弹簧被拉长时,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伸长量
该同学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某次测量指针指在刻度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
该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描绘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关系可以判断,弹簧形变长度在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图线中后半部分明显偏离直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如图丁所示,实验室中有两根不同的弹簧和,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应选弹簧_____选填“”或”。
17.小黄同学在暗室中用图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分液漏斗、阀门、支架、接水盒、一根有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在分液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阀门,让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的落下:
用频闪仪发出的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当频率为时,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
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水滴滴落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小黄同学测得连续相邻的五个水滴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小黄同学又根据图乙依次计算出点到点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作出了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坐标系中已标出的坐标值为已知量,则点的速度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______均用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8.如图所示,光滑定滑轮固定在水平桌面的右端,轻绳的左端与静止在桌面上质量的物块甲相连,轻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及轻质光滑动滑轮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物块乙挂在动滑轮下方,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劲度系数,定滑轮左侧的轻绳水平,动滑轮两侧的轻绳竖直。轻推一下物块甲,物块甲恰好可以水平向右匀速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且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量;
物块乙的质量;
物块甲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9.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的时间通过窗口,取,问:
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窗口的高度;
该雨滴最后内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
20.猎豹是一种广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的大型猫科肉食性动物,捕猎时能达到最大时速。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猎豹发现它的正前方的地方有一只羚羊,开始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追击羚羊,羚羊在后察觉有天敌追击自己,就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向正前方逃跑。现为了简便处理不考虑现实中猎豹和羚羊存在的转弯动作,两者均可看作质点且只做直线运动。
求猎豹在其加速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位移;
求猎豹开始追击羚羊捕猎后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
若猎豹以最大时速追捕猎物的生理极限时间为,后精疲力尽以做减速运动,羚羊一直按照最高时速逃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分析本次猎豹是否能捕猎成功。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7.;
;
;
18.根据胡克定律有
解得
当物块甲向右匀速滑动时,物块乙匀速下落,有
解得
当物块甲匀速滑动时,物块甲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物块甲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可得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
又
解得
19.根据,代入数据解得雨滴运动时间为:
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雨滴落地的速度为:;
雨滴在到达窗口上沿时的速度为,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其中,代入数据解得:
代入数据解得:;
雨滴前的位移为:
雨滴落地前最后内的位移等于:,根据平均速度:。
20.解:猎豹达到的最大时速,
则达到最大时速所需要的时间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
猎豹在第 时的位移为,
则猎豹在前 的总位移为,
羚羊达到的最大时速为,
达到最大时速需要的时间为,
羚羊在前 中有 的反应时间,故羚羊在 内先静止,后做匀加速运动至最大时速
则羚羊的位移为,
故第 后,猎豹与羚羊之间的位移为;
按题意分析,猎豹只有在最高时速达到极限时间前或者在做减速运动时与羚羊的最大时速相同前追上羚羊才能捕猎成功,其他情况均不能成功。故先分析在猎豹极限时间前是否可以捕猎成功,猎豹在前 的位移为,
羚羊在前 的位移为,
则在猎豹达到极限时间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
故猎豹在极限时间内未能追上羚羊,再计算分析猎豹做减速运动时的情况
猎豹减速时与羚羊同速度时需要的时间为,
根据,
解得猎豹的位移为,
羚羊的位移为,
则此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
故猎豹能追上羚羊,此次捕猎可以成功。
第1页,共1页